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物质推断专题

初三化学物质推断专题

物质的推断解题思路:原题审题分析物质特点(颜色、现象、性状)题中隐含条件(反应条件等)寻找突破口物质特征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结论验证突破口的选择:颜色特征;反应特征 [找“题眼”]物质推断的一般方法:(1)一点击破,顺逆推断抓住“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断,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2)相遇组合,对比推断采用类似数学中的“相遇”方法用图中列出的各物质反应次数,再由各物质的性质及反应规律列出各物质反应次数,然后对号入座推断出各物质(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题眼——隐含条件”:知识点物质推断物质间的关系反应类型1.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常见反应)(1)化合反应:单质+氧气→氧化物;2CO+O 2点燃2CO 2; H 2O+CO 2=H 2CO 3; CaO+H 2O=Ca(OH)2(2)分解反应:2H 2O通电O 2↑+2H 2↑;2H 2O 2二氧化锰2H 2O+O 2↑;2KMnO 4△K 2MnO 4+MnO 2+O 2↑; 2KClO 32MnO ∆−−−→2KCl+3O 2↑; CaCO 3煅烧CaO+CO 2↑; H 2CO 3=CO 2+H 2O(3)置换反应:Fe+CuSO 4=FeSO 4+Cu ; Zn+H 2SO 4=ZnSO 4+H 2↑; (4)复分解反应:6HCl +Fe 2O 3=2FeCl 3+3H 2O ; HCl+NaOH=NaCl+H 2O ;2HCl+CaCO 3=CaCl 2+H 2O+CO 2↑; Ca(OH)2+Na 2CO 3=2NaOH+CaCO 3↓;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2. A+B→C+D 类型(1)置换反应: ①活泼(氢前)金属+酸→盐+气体②活泼金属+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活泼金属盐+较不活泼金属(2)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③酸+金属氧化物→盐+水;④碱+酸→盐+水;⑤酸+盐→新酸(H2O+CO2)+新盐;⑥可溶性碱+可溶性盐→新碱+新盐;⑦可溶性盐+可溶性盐→盐+碱;(3)⑧CO2+2NaOH=Na2CO3+H2O(CO2+碱→盐+水)(4)⑨CO+Fe2O3高温2Fe+3CO2;(5)⑩CH4+2O2点燃CO2+2H2O(碳氢化合物燃烧)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反应:①②⑩;有单质生成的反应:①②⑨;有水生成的反应:③④⑤⑧可能有沉淀生成的反应:②(金属沉淀)④⑤⑥⑦⑧(五白一蓝一红褐);有气体生成的反应:①⑤⑨⑩【例1】(★★★2011朝阳一模)现有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未知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食盐、纯碱、去污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和使用过的生石灰干燥剂。

化学小组为了确定每种未知固体的成分,将它们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后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1: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②、③完全溶解,①、④均在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且①中有明显放热实验2: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层清液,加入试剂A③、④均有气泡产生实验3: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试剂A 白色固体均消失;①③④均有气泡产生例题精讲(1)实验1中,物质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物质②为,试剂A为。

(3)实验3中,试剂A与物质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通过实验判断,物质①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例2】(★★★2011通州一模)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由H、C、O、S、Cl、Na、Ca等7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A~D均含一种相同元素,且A、B、D均为氧化物,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B的化学式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D均为化合物,且D、B、A、C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B和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B的化学式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D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有如右图所示的实验,C、D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

若关闭K2打开K1,将D中溶液滴入A中,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B中溶液变浑浊;此时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广口瓶中液体进入C中,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

则D为,B→C的化学方程式为。

【例3】(★★★2011丰台一模)下列字母表示的各种物质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物质。

其中A, B, C, D 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一”表示可以进行转化),四种物质中均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

B是纯碱,其化学式为_________X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酸,请写出X与B反应生成D, Y和Z的化学方程式A在受热时可以分解生成B, Y和Z,那么A的化学式为向A的溶液中加入C的溶液,可以生成B和Z,清写出该化学方程式从上述物质中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看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符合要求的两组物质。

请根据以上七种物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与A, B, C反应均有气泡冒出b.七种物质中A, B, D属于盐类c. Y与C反应可以生成B和Zd. X,Y, Z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例4】(★★★2011昌平一模)下列用字母表示的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可能由H、C、O、Na、S、Ca、Fe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A是一种氧化物,可用做干燥剂,可用于生成改良酸性土壤的碱B,则A→B的化学方程式为。

(2)C和D发生中和反应生成E和F,C、D、E均含有3种元素,F电解可生成两种气体,写出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电解F的化学方程式。

(3)G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M,又能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C,且M 与C能反应,则G的化学式为(写一种即可),M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

①②③④XY【例5】(★★★2011大兴一模)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Ca、Cl、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上述6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2)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向X溶液中加入Y会生成Z和W,其中X、Z组成元素相同。

X的化学式为,W的化学式为。

(4)向Z中加入M,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M和N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

写出符合要求的3组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均可。

【例6】(★★★2011顺义一模)由H、C、O、Na、Cl五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八种下列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关于这七种物质有下列描述:①A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B;②B能与C反应生成D和E,其中B和E常用作灭火剂;③D能与B、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④D和F均能与G反应生成H,每天摄入适量的H,对维持人体内水分和体液恒定的pH有重要作用。

请根据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的化学式为。

C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是(举一例)。

(2)D→F的化学方程式为。

(3)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以H为原料,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G,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制备装置与实验室制取CO2相同B.该实验的尾气可以用碱液吸收C.该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氧气的收集方法完全相同D.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可以向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例7】(★★★2011平谷一模)(1)如图所示,某混合气体含有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将其依次通过装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甲乙两个试甲乙剂瓶,甲无明显现象,乙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______;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

A B C DA --↓-B --↑-(2)现有稀盐酸、石灰水、食盐水、碳酸钠溶液四种无 色溶液,为鉴别它们分别编号为A 、B 、C 、D ,然后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现象见右表(图中“↓”“↑”“-”符号分别表示生成沉淀、气体和无明显变化)。

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判断①B 为__ ____(填化学式);②A 与C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是___ ___。

(3)某课外学习小组用碳酸钠溶液分别鉴别澄清石灰水与盐酸。

实验后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最后烧杯内液体澄清。

老师引导课外小组的同学讨论分析后认为,烧杯中澄清的溶液可能会含有下列物质:Na 2CO 3、HCl 、Ca(OH)2、NaOH 、NaCl 、CaCl 2,请你根据初三化学所学知识判断:该烧杯澄清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 ___,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__ ____。

【例8】 (★★★2011怀柔一模)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A 、B 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液态物质,且A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和C ,则B 的化学式为 。

(2)D 和F 含有相同金属元素,F 为生活中常用的食品防腐剂,D 与E 反应生成F 和B ,D 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M+H→K+B ;N+H→K+D ,则H 的化学式是 ;N+H→K+D 的反应类型是 。

(4)能鉴别以上出现的盐的方法是 。

【例9】 (★★★2011房山一模)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甲分别能与乙和丙发生反应,乙又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得到丙。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丙分别是气体单质,乙是固体单质。

①甲的化学式是_____;② 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是 。

C ↓ ↑ — - D----(2)若甲、乙是氧化物,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则甲、丙的化学式分别是。

(3)若乙、丙类别(指单质、酸、碱、盐或氧化物)相同,且甲、乙、丙中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①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是,②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若甲是一种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乙、丙可能都是单质②乙、丙可能都是盐③丙一定不能转化为乙④三个反应可能都是置换反应【例10】(★★★2011石景山一模)A、B和C为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为A→B→C(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

请针对以下四种情况回答问题。

⑴若A、B和C均为氧化物,且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原子个数依次减少,另一种元素不相同。

A、B和C分别为。

⑵若A、B和C均为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