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物质推断题专题训练一、叙述式推断题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和硝酸钾中的某几种组成。
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静置、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2)向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但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可能含有。
(填化学式)2.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断,把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填在表中的空格内。
3.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通过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I-、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1)取污水仔细观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
由此可知,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
肯定没有的离子是,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Ba2+、OH-、CI-、NO3-、CO32-8种离子,两种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子应该是。
5.现有以下三组物质:(1)Fe(过量)、Cu(OH)2、H2SO4(2)Zn、AgNO3(过量)、Cu (3)Fe(过量)、Cu(NO3)2、AgNO3在各种物质里加水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有一种金属的是;有两种金属的是;有三种金属的是;(填序号)二、表格式推断题6.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钠、硝酸银、硝酸钙和稀盐酸五瓶溶液。
将其任意编号:A、B、C、D、E,进行两两混合,其现象如下表:(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B,C,D,E。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E________________B+E______________________7.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钡、碳酸钠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编号为A、B、C、D。
每次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表中(“—”表示无明显现象;“↓”表示有沉淀生成;“↑”表示有气体生成)。
由此推断4瓶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B.;C.;D.写出上述实验过程的有关反应方程式:A+B C+D三、连线式推断题8.下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试根据图中关系确定A、B、C、D、E、F各物质的化学式。
9.下图里有A、B、C、D、E、F六种物质,它们是硝酸铜、碳酸钠、氯化钡、稀硫酸、氢氧化钙五种溶液和单质铁。
凡用直线相连的两物质间均可发生化学反应。
(1)推断:B是。
(2)C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框图式推断题10.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反应关系如下:(1)试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 B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2)写出A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A、B、C、D分别是氯化钠、硝酸钡、氢氧化钠、和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
现用一种无色溶液X把A、B、C、D一一鉴别来开,已知X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
鉴别方法见于下图所示(所加溶液均过量,使反应完全)。
回答下列问题:(1)确定A、B、C、D和X代表什么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B;C;D ;X;(2)写出X和B、X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和B___;X和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有一种钠盐A和一种可溶性钙盐B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按下列步骤实验:由此可判断混合物中两种正盐(填化学式)A;B。
13.由三种可溶性正盐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其中有两种钾盐,按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推断:(1)原混合物一定含有的一种正盐是(写化学式,下同)(2)另外几种正盐可能是(有几种可能写几种)和或和或和……14、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碱。
右图表示的是A、B、C的溶液两两反应时的实验现象。
请根据有关实验现象回答:(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D的化学式____________.(2)B与C反应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溶液与洁净的铁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易溶于水,且跟水化合生成亚硫酸:SO2十H2O == H2SO3。
亚硫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水:H2SO3==SO2 +H2O 。
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反应而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
加热时,溶液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2)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
16、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欲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原理]:Na2CO3+H2SO4=Na2SO4 + H2O +CO2↑;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①如图连接装置(除B、C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②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1)(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 。
③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④连接上B、C。
⑤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
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⑦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2)。
(称量时注意封闭B 的两端及E右端的出口。
)⑧计算。
请回答:(1)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则干燥管A的作用是,干燥管C的作用是,E装置的作用是。
步骤③中鼓气的目的是;步骤⑥中鼓气的目的是;本实验能否同时省略③、⑥两个步骤? ,原因是。
(2)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5g,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分液漏斗F中至少要盛放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 /mL,若m1为51.20 g ,m2为53.18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7、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 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 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4)[现象与结论] 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5)如果用C n 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8、几种物质的检验:19、2003年12月23日,川东北某天然气矿井发生特大“井喷”,含有大量硫化氢的天然气.......逸出,造成243人死亡的重大事故,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可溶于水,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请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气体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则此气体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和。
(2)用点燃的方法可除去H2S气体,但生成的二氧化硫又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
(3)专家提醒:发生H2S气体泄漏时,可用湿毛巾...捂住鼻子迅速离开现场。
这种做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井喷”事故发生后,村民虽已闻到弥漫在空气中的臭味,但直到几小时后,村干部通知他们迅速撤离,才意识到危险。
对此,你对学习化学知识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右图所示:⑴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
⑵我认为可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⑶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我采取方法。
⑷将海水通过该装置(填“能”或“不能”)转化为淡水。
五颜六色的物质黑色的物质:木炭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氧化铜红色的物质:铜、红磷、氧化铁、氧化汞蓝色的物质: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铜沉淀、硫酸铜溶液、及其它的可溶性铜盐溶液黄色的物质:硫磺、氯化铁溶液及其它的正三价可溶性的铁盐溶液绿色的物质:氯化亚铁溶液及正二价铁盐溶液、碱式碳酸铜(铜绿)红棕色的物质:氢氧化铁沉淀收集方法气体的性质适用气体检验方法干燥用的试剂吸收用试剂密度比空气小。
常温下,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氢气(难溶)点燃,罩上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浓硫酸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氨气(易溶)能使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碱石灰或生石灰或烧碱固体浓硫酸甲烷(难溶点燃,罩上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倒入石灰水变浑浊。
浓硫酸略一氧化碳(难溶)点燃,罩上烧杯内壁涂石灰水,变浑浊。
浓硫酸或氢氧化固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密度比空气大。
常温下,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氧气(微溶)能使带余烬木条复燃浓硫酸通过灼热的铜网二氧化碳(能溶)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或使烛火熄灭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或碱石灰难溶于水。
不与水发生反应氧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略略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