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试题库及答案13、3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基础》试题库及答案13、3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最适合的一个答案。

共120题,每题1分)1 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A.探索情绪B.探索好奇心C.探索意识D.探索态度2 探索过程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A.心理前提B.物质前提C.核心要素D.以上都是3学前儿童学科学的动力是()A.探索态度B.探索过程C.探索对象D.探索结果4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实质是()A.教师的指导B.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C.获取知识D.主动建构5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的是()A.探索态度B.探索过程C.探索对象D.探索结果6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A.获取丰富的科学经验B.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C.培养学科学的方法D.培养儿童真善美的完美个性7对已经获取的初步信息进行加工、获得结论的能力是()A.分类的技能 B.概括的技能 C.思考的技能 D.实验的技能8有一个儿童,他认识了猫。

有一次到了动物园以后,凡是看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为“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的“猫”的概念是()A.科学概念B.初级科学概念C.科学经验D.想象中的概念9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科学知识有两个层次,即()A.初级经验和高级经验B.科学经验和初级科学概念C.感性的知识和理性的知识D.具体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10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A.技能方面的目标B.方法方面的目标C.知识方面的目标D.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11有的教师认为,既然科学的内容十分广泛,那么选择什么内容也就无所谓了,而有的教师则认为可以无限制地增加学习内容。

这是没有正确理解()A.教育内容的代表性原则B.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原则C.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原则D.教育内容的地方性原则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A.科学性和启蒙性B.广泛性和代表性C.地方性和季节性D.时代性和民族性13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的探索A.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B.人的心理活动C.个体的生命过程D.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14在选择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时,坚持科学性要求,就是( )A.教师要给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B.反对迷信C.不仅是要给儿童正确的、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反对迷信D.教师一定要用严密的、准确的术语向儿童解释科学15()是“人造”的自然,是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具体体A.猪、牛、羊、狗等B.汽车、轮船、宇宙飞船、拖拉机、电冰箱等C.砂、石、土等D.水、阳光、空气等16在认识某些可直接通过观察来达到教育目标的内容时,由于幼儿园的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提供给儿童观察的条件时,则可以()A.通过科学实验来进行B.通过种植和饲养来进行C.通过散步和采集来进行D.通过观察图片或借助于电教媒体来进行17教师在选择和编制游戏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游戏的科学性B.游戏的趣味性C.游戏的活动性D.游戏的规则18下列属于幼儿园可做的物理小实验的是()A.种子发芽实验B.“变色花”实验C.摩擦实验D.蚯蚓翻土实验19科学游戏旨在()A.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B.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C.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D.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20 “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B.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C.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D.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21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A.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B.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C.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D.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22下列不属于电教媒体的特点的是()A.具有形象生动性 B.具有时空宽广性C.具有媒体的多样性D.具有直接性23下列观察记录的形式中,不属于天气记录常用的形式的是()A.绘画式B.表格式C.插袋式D.转盘式24 “奇妙的口袋”、“听一听谁在叫”这类游戏属于()A.活动性游戏B.情景游戏C.排列游戏D.感知游戏25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B.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C.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D.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26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A.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B.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C.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D.可自选活动时间27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A.正规性科学活动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C.偶发性科学活动D.都不是28在下列活动科学活动中,能够最大强度地激发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是()A.正规性科学活动B.非正规性科学活动C.偶发性科学活动D.都不是29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A.封闭性B.自主性C.开放性D.互动性30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需要教师的直接指导B.都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活动C.都是儿童主动地选择材料D.都有固定的场所31下列都可供儿童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组材料是()A.锤子、钳子、温度计、尺、纸盒、纸杯、饮料瓶等B.气味瓶、让儿童通过触摸分辨物体的“魔箱”C.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磁铁、指南针、三棱镜、手电筒、滑轮等D.鸟类标本、昆虫标本,儿童自己收集的树叶、种子、动物骨骼、昆虫世界、无土栽培的植物等3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中,不是一种实体,而是需要依赖于一定的载体的一种特殊资源是()A.人力资源 B.材料资源 C.自然资源 D.信息资源33探索过程是学前儿童学科学的()A.心理前提B.物质前提C.核心要素D.以上都是3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的要素的是()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心理环境D.物质材料35科学知识的来源是()A.探究的过程B.前人的经验C.科学家的论断D.自己的思考36关于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B.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C.技术是对科学的总结D.技术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的过程37儿童科学活动过程的最大特点是()A.对具体操作活动的依赖性B.有严密的逻辑性C.有较强的程序性D.有明确的目的性38适宜于秋季进行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是观察()A.雾和霜B.落叶树C.彩虹D.冰39学前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科学内容是()A.太阳的结构B.太阳能发光、发热C.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D.太阳黑子40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A.个人探索B.集体教学C.分组学习D.小组讨论41关于自然角的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角是为儿童提供的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长期系统观察4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一般步骤为()A.设计评价方案→确定评价目的→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B.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C.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处理评价结果D.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方案43儿童在“玩水”活动中,发现积木总是漂在水面上。

这一感受属于科学教育的()A.过程B.结果C.原理D.问题44关于间接指导的论述中,错误的...是()A.间接指导一般不直接干预儿童的探索过程B.间接指导主要表现为操作材料的设计、选择和提供C.间接指导旨在让儿童实现“自我指导”D.间接指导仅适合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45在学前儿童学科学的活动中,发挥动力作用的要素是()A.探索态度B.探索对象C.探索过程D.探索结果46让城市的儿童认识压路机,让农村的儿童认识拖拉机,这样的考虑体现了科学教育内的()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求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47有关科学技术教育的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的是()A.了解灯的发展历史B.制作不倒翁C.了解基因工程D.学习用小剪刀、小锤子48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是()A.“它是什么?”B.“它们一样吗?”C.“你们愿意参加吗?”D.“你刚才发现了什么?”49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重要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学前儿童科学活动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B.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让儿童享受科学探索过程带来的乐趣C.学前儿童科学活动可以帮助儿童记忆一些科学术语D.学前儿童科学活动让儿童尽快地得到科学结论50儿童用绳子测量树的粗细,这属于()A.正式量具测量B.非正式量具测量C.比较测量D.观察测量51关于教育评价的表述,正确的是()A.教育评价是一种测量过程B.教育评价是一种心理测量过程C.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D.教育评价是一个事实判断过程52记录儿童的某种特定行为或事件的完整过程称为()A.情境观察B.行为检核C.事件详录D.现场调查53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C.能尊重儿童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54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是()A.初级科学概念B.抽象科学概念C.科学经验D.科学理论体系55 “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A.大班目标B.中班目标C.小班目标D.托班目标5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57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A.雾和雪B.昆虫C.彩虹D.小草5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59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A.气温的变化B.四季的成因C.雨、雪现象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60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A.可操作性 B.针对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61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往往没有从()角度提出相应的目标A.数学经验B.认知能力C.动作技能D.情感态度62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是()A.游戏法B.操作法C.比较法D.讲解演示法63基数的教学是安排在()A.小班B.小班到大班C.小班到中班D.中班64()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A.口头数数B.按物计数C.说出总数D.按数取物65 等差关系存在于()A.数的组成B.序数C.相邻数D.数的运算66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A.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B.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C.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D.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物取数→说出总数67书写数字是结合()教学进行A.数的组成B.加减法C.基数D.相邻数68 10以内数的相邻两数中存在()关系A.可逆B.大小、多少C.传递D.等差69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A.智力B.抽象逻辑思维能力C.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D.思维能力70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A.任务分析B.问卷调查C.观察D.谈话71()是幼儿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A.现实生活B.操作活动C.教学活动D.交往活动72认读数字一般是结合()教学进行A.数的组成B.加减法C.基数D.相邻数73相邻数中存在()关系A.可逆B.大小、多少C.传递D.等差74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A.活动目标的制定B.动内容的选择C.操作材料的准备D.活动过程的安排75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中班76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往往开始于:()A.对操作材料的兴趣B.对活动过程的兴趣C.对活动结果的兴趣D.对活动内容的兴趣77书写数字是结合()教学进行A.数的组成B.加减法C.基数D.相邻数78数的组成中总数与两个部分数中存在()关系A.互换B.互补C.函数D.等差79幼儿学习将相关的物体一一匹配,这属于( )A.分类B.对应C.排序D.比较80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进行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中、大班81把游戏运用于学前儿童的科学教育活动中,这种做法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