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司索指挥作业PPT
四 、方形物体吊点的选择 1、吊装方形物体一般应选择四个吊点,四个吊点应选择在四边对称的位置 上。 2、吊点应与吊物重心在同一条铅垂线上,使吊物处于稳定的位置。 3、提升前应做试吊,直到使吊物获得平衡为止以防止提升时发生滑动或滚 动。
18
五、 机械设备安装平衡辅助吊点 1、如果机械设备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时,为了保证安全顺利装配,可采用选 择辅助吊点配合简易吊具调节机件平衡的吊装法。 2、如果设备在吊装中要求严格,吊装中要 求有一定的位置,可用手拉葫芦来调整机件的水平位置,以保证机件的安 装要求。
6
三、 起重作业的安全准备工作 (一)司索人员在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在起重指挥组织下,学习和掌握作业方案及安全技术要求,听取技术与安 全交底 ,了解掌握吊点位置和吊件的捆绑方法。 2、工具与索具的准备 认真检查并落实作业所需工具、索具的种类、规格、件数及完好程度。
3、现场准备
对作业现场进行地貌踏勘,排除作业的障碍物。检验地面平整及耐压程度。 察看吊物,了解重量。实地检查有无影响吊件吊升的因素。
图a 单圈穿套结索法
适用整体性较好、不易松散的物件
图b 双圈穿套结索法
适用整体性较差、易松散的物件
27
2、采用两个吊点---适用于较长、 较重的物件 (1)绑扎在物件的两端 (2)通常采用双支穿套结索法和 吊篮式结索法吊装作业。
图a 双支单、双圈穿套结索法
图b 吊篮式结索法
28
(二)垂直斜形吊装绑扎法 1、用于吊装较重、较长的柱子,而起重机 起重杆不够长及对物件的安装有特殊要求 的场合; 2、绑扎点多为一点,绑扎点位置应选在重 心以上,采用双圈或双圈以上穿套结索法, 以防物件起吊后发生滑脱; 3、绑扎时应根据物件的重量选择吊索; 4、为防止物件下部摆动,及方便物件拨正 就位可在物件下部绑扎一根麻绳作为拖拉 绳。
4、 指挥人员发出的指挥信号必须清晰、准确。
5 、不能同时看清司机和负载时,必须增设中间指挥人员以便逐级传递信 号,当发现错传信号时,应立即发出停止信号。
5
6、 在开始吊载时,应先用“微动”信号指挥,待负载离开地面100~ 200mm稳妥后,再用正常速度指挥。必要时,在负载降落前,也应使用“微 动”信号指挥。 7 、负载降落前,指挥人员必须确认降落区域安全时,方可发出降落信号。 8 、同时用两台起重机吊运同一负载时,指挥人员应双手分别指挥各台起重 机,以确保同步吊运。 9、 指挥人员应佩戴鲜明的标志,如标有“指挥”字样的臂章,特殊颜色的 安全帽、工作服等。 10 、指挥人员所佩戴手套的手心和手背要 易于辨别。
13
第二节 物体吊点选择的原则
一、 试吊法选择吊点 1、估计起吊物件的重心位置。 2、采用低位试吊方法逐步找准物件的重心。 3、确定吊点的绑扎位置。 注意:对起重物体重量不清时,严禁试吊。 二、 有起吊耳环的物件 1、使用耳环作为连接物件的吊点。 2、吊装前注意检查耳环是否完好。
14
三 、长形物体吊点的选择
11
(二)指挥人员在吊运作业中的安全要点 1、在作业中,起重指挥要认真贯彻执行起重吊运方案及技术、安全要求 和措施。 2、要正确运用包括手势、音响、旗语等指挥信号,组织司索人员绑挂吊 位,指挥起重机吊升、就位、校正和最后固定。 3、严禁超负荷使用起重机与工具和索具。 4、严格执行在吊装作业区内不准闲人进入的规定。任何人不得停留在吊
2
一、 起重司索、指挥人员的职责及安全要求
一、 司索人员的职责
1、 必须熟悉各类起重工具、设备和机械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2 、应掌握吊钩、绳索及其起重工具性能和报废标准。 3 、作业前严禁饮酒,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好工作计划,各人明确自己
任务,并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合乎要求。
4、 接班时,应对吊索具及起重设备进行检查,发现不正常时必须在操作 前排除。
封头空中翻转180°见图a~c
副钩 主钩
主钩
副钩 (B) A
主钩
副钩
A (B) (B) G 图a 副钩斜向提升 图b 主钩不动副钩下降 图c 副钩降至水平
25
A
八 、吊运大直径薄壁物体及大型桁架构件吊点的选择 吊装大直径薄壁型物体及大型桁架构件时,应特别注意所选吊点是否满足 物体整体刚度或构件结构局部强度、刚度的要求,以防物体起吊后整体或 局部变形造成的构件损坏。必要时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8
(2)检查、落实吊运工具的种类、规格、件数及完好程度,检查索具的
完好程度。 3、现场准备
(1)对作业现场进行地貌踏勘,排除起重吊运的障碍物 ,检查高压线路是
否对作业有影响。 (2)实地察看吊物,校核重量 ,是否有牵制物影响吊升。
(3)检验地面平整程度及耐压程度。确定起重机在作业时的位置。
9
四、起重司索、指挥在吊运作业中的安全要点 (一)司索人员在吊运作业中的安全要点 1、认真执行起重吊运方案及技术、安全要求和措施。 2、正确使用绑挂物件的方法。通晓指挥信号。 3、不歪拉斜吊,不起吊不明重量、半掩埋、冻结于地面、连挂于其他物 件的吊物。 4.做好作业过程中的监护工作,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任何人不得
20
3、吊点的选择 (1)当两台起重机的起重量相等时(G1=G2)则吊点应选在平衡梁中点处。 见图a1、图a2
G
1
G2 L L/ 2
吊点
G
1
G2
L L/2 L/ 2 双吊 点
L/2
图a1 起重量相同时单吊点起吊
G
图a2 起重量相同时双吊点起吊
21
G
(2)当两台起重机的起重量不相等时(G1≠G2)则应根据力矩平衡条件选 择吊点的具体位置。
G1 G
1
LL
Hale Waihona Puke G 2 G 2 bba a
G2 L 或 G1 L b= G a= G
其中: G1--第一台起重机的起重量 G2--第二台起重机的起重量 G--吊运物体重量 L--平衡梁长度
吊点 双吊 点 G G 起重量不相同时双吊点起吊
22
七、 物体翻转时吊点的选择 1、大型铸、锻件在垂直面内的翻转 (1)通常采用兜翻的方法, 吊点选择在物件 重心之下靠近物件的底部 或侧面的下角处。 (2)为防止物件连续倾 翻,避免起重机受到冲击 可在物件上角部加挂副 绳(保险绳)。见图a
5、 根据吊运物件正确选用吊运工具和吊运方法,选择绑扎点,绑扎要
牢固,尖锐边角处要用软物垫好。 6、 工作时应事先清理吊运地点及运行通道上的障碍物招呼无关人员避让
并为自己选择安全位置。
7 、应具备绑扎、吊挂知识和熟悉起重指挥信号。
3
8、 吊运重物时尽可能不离地面太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禁止吊运重物从人 的上空越过。任何人员不准在吊起的吊物下方停留或行走,不准将重物长 时间悬吊在空中。 9、 工作中禁止用手直接校正已被重物涨紧的绳索,吊运中发现绑扎松动或 吊运工具发生异样、怪声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绝不可存在侥幸心 理。 10、 起吊物体时,应将附在物体上的活动件和绑扎后留下的不受负荷的绳头 固定好,以防吊物移动时活动件伤人。 11、 禁止用人身重量来平衡吊运物件或以人力支撑物体起吊。 12、 工作结束后,应将使用工具擦净油垢做好维护保养。
停留在已吊起的吊物下方。
5.在作业全过程中,如发生异常和不明事务应及时报告起重指挥。
10
6、当吊物离地100~200mm时,应停机复检绑挂的牢固程度,查询起重 机的稳定程度以及吊具、索具有无异常,吊件未完成就位动作,严禁解除吊 索和放松溜绳。 7、吊升应平稳,避免振动和摆动。 8、在室外作业时,遇有6级大风、重雾、雨雪等不良气候应停止作业。夜 晚进行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条件。 9、认真保护吊件的安全和不受损伤。
物下方。
5、严禁人员随同吊物一同吊运上升攀高。 6、在室外作业时,遇有6级以上大风、重雾、雨雪等不良气候,应停止作
业。夜晚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条件,且经有关部门批准。
12
7、因故停止作业,须采取安全可靠的维护措施保护吊物与设备。严禁吊 物悬空长时间停留。 8、起重吊运大型吊件通过桥涵时,须先调查测量核算桥涵的宽度,承载 能力,以确保顺利通过。在道路上行驶的起重机,时速应符合有关 规定,车辆距路边不得小于1.5米。 9、认真保护吊件安全和不受损伤。
副绳
主绳
吊点 图 a 垂直面内翻转
23
2、柱子、横梁等大型构件的翻转 (1)采用兜翻的方法。如果水平面内翻转,吊点选在构件重心两侧。见图 b (2)水平放置的构件在垂直面内翻转,吊点选择在构件重心之上。见图c
重心 图b 水平面内翻转
重心 图c 垂直面内翻转
24
3、特殊形状或大型物件的翻转 (1)一般采用绑扎后利用机组滑车或主副钩或两台起重机在空中完成翻转 作业。 (2)翻转绑扎时应根据物体的重心位置、形状特点选择吊点,保证物体在 空中能顺利安全翻转。
7
(二)指挥人员在作业前的安全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掌握起重、吊运任务的技术要求,包括学习审查图纸、调查了解吊 装物的情况。 (2)参加编制吊装吊运方案,确定吊装作业人员的构成。 (3)向参加吊装吊运的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 ,对作业班组进行明确 的岗位分工和职责交底,认真交待指挥信号的运用。 (4)选择和确定吊点及吊运器具。 2、吊装机械、工具的准备 (1)组织司机进行起重机检查、注油、空转和必要时的试吊。
临时加固支架 临时加固杆
图 a 薄壁物体临时加固吊装 图 b 大型桁架构件临时加固吊装
26
三、吊装物体的绑扎方法
一、柱形物体的绑扎方法 (一)平行吊装绑扎法 (有两种) 1、采用一个吊点---仅适用于短小、重量轻的物件。 (1)绑扎前找准物件的重心 (2)使被吊装的物件处于水平状态 (3)通常采用单支吊索穿套结索法吊装作业。根据所吊物件的整体和松散 性,选用单圈或双圈穿套结索法。(见图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