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浮选剂浮选原理
煤炭浮选剂浮选原理:
浮选选煤法是在综合考虑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对于煤炭颗粒进行分选的一种选煤方法。
煤田的细粒煤分选主要采用捕捉剂浮选,目前常用捕捉剂为柴油或煤油,应用机理为捕捉剂在煤炭表面形成疏水膜层,使细粒煤易于随泡沫脱离煤块并予以收集。
煤炭颗粒自身表面都存在着疏水性,同时,在浮选药剂的力量驱使下,煤炭颗粒的疏水性也会得到提高。
所谓疏水,通俗来讲,即和水分离而和油气等各种各样的物质接近。
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工艺处理的基础上,煤炭颗粒的密度是比较大的,然而,也是可以和气泡接近的,因此,也是能够和浮选剂接近的,所以,煤炭颗粒能够浮在浮选机的矿液表面,并且会以泡沫的形式而被回收再利用。
在浮选选矿过程中,为了促进浮选速度、提高浮选效果,往往需要加入一些例如起泡剂、活化剂、捕收剂、抑制剂等类似的药物,不同浮选药剂在浮选过程中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但是洛阳振北工贸在此提醒大家:浮选药剂要在正确的时间内添加,要添加合适的量才能起到作用,否则:
1,捕收剂过量的危害
①破坏浮选机浮选过程的选择性。
大量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当捕收剂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精矿品位就会明显下降。
即使回收率略有提高,也是得不偿失。
②过量的捕收剂会给泡沫精矿进一步精选及混合精矿分离带来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现场往往采取多加调整剂的办法来补救。
由于多加了调整剂,含有过量药剂的中矿又返回流程中,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浮选过程混乱,降低了浮选指标。
另外,由于捕收剂过量,抑制剂用量也要增加,例如,黄药过量,抑制剂氰化物
用量也要增加,这不仅浪费了药剂,还使尾矿中有毒药剂含量增高,造成公害。
③过量的捕收剂可使某些矿物的可浮性下降。
例如,过量的脂肪酸类捕收剂会使氧化矿的可浮性下降。
这是由于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形成了多层吸附的反向层,极性基反而朝外,使矿物表面亲水而造成的。
④过量的捕收剂还会形成大量泡沫而使精矿和尾矿不易脱水,给浓缩和过滤带来困难。
2,抑制剂过量的危害
抑制剂过量时,欲浮的矿物也可能和被抑制的矿物同时受到抑制,导致回收率下降。
这时,为了提高被浮矿物的上浮能力,必须加大捕收剂的用量。
3,活化剂过量的危害
这不仅会破坏浮选过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可能与捕收剂作用生成沉淀而消耗大量的捕收剂。
例如,当活化闪锌矿时,如硫酸铜过量,过量的硫酸铜所产生的铜离子会在矿浆中与黄药生成黄原酸铜沉淀而增加了不必要的消耗。
4,起泡剂过量的危害
会造成大量黏而细的气泡,易使脉石矿物黏附在气泡上而影响精矿品位。
如果原矿中含泥较多,则会形成大量黏性泡沫,容易引起“跑槽”事故,大量精矿就会溢出泡沫槽,造成生产操作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