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口语》网络形考作业辅导一 单项选择题

《教师口语》网络形考作业辅导一 单项选择题

《教师口语》网络形考作业辅导一:单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教师口语基础(24题)1、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变化主要决定于()P17A.调值 B.调类 C.共鸣器 D.发音体2、普通话有()个辅音声母。

P9A.22 B.23 C.21 D.203、(A)的韵母是前鼻韵母。

A.斤B.是C.能D.更4、()的音节由3个音素构成。

P8A.zhaB.youC.angD. che5、语音的本质属性是(A)。

A. 社会性B. 生理性C.物理性D. 音乐性6、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弱化,失去原有的调值而变得(),这就是轻声。

它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

P18A.又轻又短B.又轻又长C.无声D.又轻又柔7、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听觉上能够自然分辩出来的()P8A.音调片断B.词语C.语音片断D.字音8、儿化韵除外,一般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与文字基本一致是汉语的特点。

P8A.音素B.音韵C.音调D. 音节9、齐齿呼韵母是指(A )A. i或i起头的韵母B. u或u起头的韵母C. ü或ü起头的韵母D. 不是i、u、ü或以i、u、ü起头的韵母10、开口呼韵母是指(D)A. i或i起头的韵母B. u或u起头的韵母C. ü或ü起头的韵母D. 不是i、u、ü或以i、u、ü起头的韵母11、合口呼韵母是指(B)A. i或i起头的韵母B. u或u起头的韵母C. ü或ü起头的韵母D. 不是i、u、ü或以i、u、ü起头的韵母12、撮口呼韵母是指( C)A. i或i起头的韵母B. u或u起头的韵母C. ü或ü起头的韵母D. 不是i、u、ü或以i、u、ü起头的韵母13、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不受阻碍、声带振动,声音响亮的音叫( C )A. 重音B.轻音C. 元音D.辅音14、普通话的韵母有39个,主要由()构成。

P14A. 元音B. 辅音C.鼻音D. 边音15、三腔共鸣指(A)共鸣。

P25A. 口腔、胸腔、鼻腔B. 口腔、胸腔、头腔C. 口腔、腹腔、鼻腔D. 腹腔、鼻腔、头腔16、“教师口语”是研究()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P1A.教师口语理论B.教师口语方式C.教师口语特点D.教师口语运用规律。

17、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B)。

A.声母是辅音,因此可以说辅音就是声母。

B.声母是辅音,但辅音不一定都可以充当声母。

C.普通话有22个辅音音素,都可以充当声母。

D.所有的音节都有声母。

18、对音素概念的正确表述是()。

P8A.音素是语音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可自然分辨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B.汉语一个音节最少可以由2个音素构成。

C.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普通话共有32个音素。

D. 汉语音节最少由一个音素构成,最多由五个音素构成。

19、下列选项( B )的声母是鼻音。

A.连B.年C.然D.列20、下列选项()的调值是214。

P17A.和B.拿C.力D.海21. 下列选项( A )的韵母是前鼻韵母。

A.斤B.是C.能D.更22、下列词语中加方框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23、“g”是(A)A.舌根不送气清塞音是B.舌根不送气清音C.舌根不送气浊音D. 舌根不送气清擦音24、口语交际就是交际者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运用()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活动。

P27A.肢体语言B.口头语言C.书面语言D.目光语言第二章一般口语交际训练(17题)1、口语交际包括的四个要素是()P27A.口语交际的对象、内容、语境、方式B.口语交际的对象、目的、语气、方式C.口语交际的内容、目的、语境、方式D.口语交际的对象、目的、语境、方式2、口语交际具有的特点是()P27A.交流性、即兴性、表演性B.交流性、领悟性、情感性C.交流性、即兴性、情感性D.理智性、即兴性、情感性3、()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和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思维形式。

P38A.抽象思维B.形象思维C.逆向思维D.发散思维4、()是以说话人的身姿、手势、表情、眼神来传递信息、诉诸于听话人视觉的一种无声语言。

P41A.肢体语言B.目光语言C.口头语言D.书面语言5、()就是举出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论点或反驳对方的论点的方法。

P71A.反证法B. 例证法C.理论论证法D.对比论证法6、口语交际中要处理好书面语与口头语语言的关系、思维与语言的转换关系、还要处理好()的关系。

P30A. 心理语言与肢体语言B.表述语言与肢体语言C. 表述语言与表情语言D. 表述语言与手势语言7、口语交际的方式有两种,它们是()。

P54A.独白体说话和口语体说话B.演讲体说话和会话体说话C.口语体说话和会话体说话D.独白体说话和会话体说话8、词语的基本义指()P47A. 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最迟出现的意义B. 词语在现代汉语中较早出现的常用意义C. 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D. 词语在现代汉语中最特殊的意义9、词语的比喻义指基本义通过比喻用法形成的()。

P48A.特殊的意义B.形象的意义C.抽象的意义D. 固定的意义10、“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这一句话使用的修辞是()P51A.博喻B.暗喻C.借喻D.明喻11、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比喻词改用“是、变成、成为、等于”等等,这种形式的比喻叫()P50A.博喻B.暗喻C.借喻D.明喻12、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白体说话的是()P54A.复述、即兴发言、演讲、讲故事B. 即兴发言、辩论、演讲、讲故事C.复述、辩论、演讲、讲故事D. 复述、即兴发言、座谈、演讲13、故意把事物往高、大、多、强、重等方面言过其实,这种修辞就是()。

P53A.扩大夸张B.缩小夸张C.超前夸张D.滞后夸张14、“我累坏了,浑身没有二两力了。

”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P54A.拟人B.夸张C.比喻D.排比15、为了反驳某个论题(点),先假设这个论题(点)是正确的,然后由它推理出明显的荒谬结论,从而证明这个论题(点)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叫()P71A.例证法B.归谬法C.类比法D.归纳法16、交际语()特点要求交际者思维敏捷、反应灵活、表达迅速。

内部语言的思维与外部语言的口语几乎是同步。

P65A.及时性B.突发性C.特定性D.综合性17、手势语中的情意手势主要用于表达()P41A.说话者的情感B. 指明要说的人、事物、方向等C.描摹人或事物的形貎D.抽象概念第三章教学口语训练(20题)1、教师口语的形象性是指教师善于创造(),唤起幼儿对具体事物的真切感知。

P80A. 直观形象B.理性形象C.抽象形象D.感性形象2、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为主,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生动、具体的教育影响,需要借助形象来认识事物。

P80A.抽象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3、“注意”是对某些事物的指向与集中,可分为()两种。

P108A.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B.瞬间注意与长久注意C.临时注意与永久注意D.主观注意与客观注意4、教学口语的()是指教学口语应当遵守国家的规定,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应符合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范。

P76A.逻辑性B.趣味性C.规范性D.形象性5、教学口语的情感性就是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使教学口语充满强烈的()P82A.理性感染力B.动态感染力C.形象感染力D.情感感染力6、既无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P108A. 有意注意B. 无意注意C. 临时注意D. 永久注意7、当教师建议幼儿用西瓜皮给蛤蟆做小房子时,说:“小动物们觉得用西瓜皮给蛤蟆做幢房子不错,你们说呢?”这是采用()。

P90A.直接建议B.间接建议C.一般建议D.特殊建议8、教学活动开始时,为了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教学活动的内容而使用的语言是()。

P97A.导入语B.讲解语C.疏导语D.过渡语9、幼儿教师语言拟人化成分较多,这是与幼儿思维的()特点有关。

P85A.幼稚性B.跳跃性C.“泛灵”性D.形象性10、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

注意集中的时间可长达()。

P109A. 15分钟左右B.3—5分钟C.10分钟D.25分钟11、在教学过程中为引起幼儿的注意、启发幼儿思考,常用的活动指导语是()P100A.导入语B.讲解语C.疏导语D.提问语12、在教学环节中起连接过渡作用的话语叫()。

P102A.导入语B.讲解语C.疏导语D.过渡语13、()的作用是委婉、巧妙地解决幼儿之间的隔阂和矛盾,因势利导,使幼儿愉快自觉地接受规劝。

P103A.导入语B.讲解语C.疏导语D.过渡语14、教师讲述、阐释教学活动内容的用语是(),它主要用于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

A.导入语B.讲解语C.疏导语D.过渡语15、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P109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临时注意D.永久注意16、幼儿阶段()占明显的优势,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P109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临时注意D.永久注意17、小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水平低。

即使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一般集中注意的时间也只能有()。

P109A. 15分钟左右B.3—5分钟C.10分钟D.25分钟18、教学语言的(??? )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环境、不同年龄或水平的幼儿运用不同的语言。

P84A.逻辑性B.生动性C. 针对性D.情感性19、这是一节主题为“认识电”的课。

刚上课,老师说:“小朋友们,老师打一个谜语请你们猜——我的本领大,我的本领强,走进灯泡就发光,照得满屋亮堂堂。

你们快动脑筋,看谁最快猜出它是什么。

”老师的话是教学用语中的()P98A.导入语B.讲解语C.结束语D.过渡语20、学前儿童注意的特点是()P108A.无意注意已有很好的发展,有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

B.无意注意还在逐步形成中,有意注意已有很好的发展。

C.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已有很好的发展。

D.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还在逐步形成中。

第四章教育口语训练(20题)1、属于幼儿教育口语的特点的是()P136A.直白具体B.规范雅致 C.多用修辞 D.恰当得体2、胆汁质幼儿的神经类型属于()P139A.弱型 B.强、不平衡型 C.强、平衡、惰性型 D.强、平衡、灵活型3、多血质幼儿的神经类型属于()P139A.弱型 B.强、不平衡型 C.强、平衡、惰性型 D.强、平衡、灵活型4、抑郁质幼儿的神经类型属于()P139A.弱型 B.强、不平衡型 C.强、平衡、惰性型 D.强、平衡、灵活型5、粘液质幼儿的神经类型属于()P139A.弱型 B.强、不平衡型 C.强、平衡、惰性型 D.强、平衡、灵活型6、“你说得对!还有别的想法吗?”这句话是用了评定语技巧中的()P153A.诱发法 B.试探法 C.追问法 D.煽动法7、“这个主意真不错!你一定还有别的好主意!”这句话是用了评定语技巧中的()P153A.激将法 B.试探法 C.追问法 D.赞赏法8、胆汁质幼儿的心理表现是()P139A.敏感、畏缩、孤僻 B.反应快、易冲动、难约束C.安静、迟缓、有耐性 D.活泼、灵活、好交际9、抑郁质多质幼儿的心理表现是()P139A.敏感、畏缩、孤僻 B.反应快、易冲动C.安静、迟缓、有耐性 D.活泼、灵活、好交际10、多血质幼儿的心理表现是()P139A.敏感、畏缩、孤僻 B.反应快、易冲动C.安静、迟缓、有耐性 D.活泼、灵活、好交际11、教育口语的浅显性原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善于运用语言创造()来帮助幼儿理解和感知各种抽象的事物、词语、概念,让幼儿明白各种道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