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总复习课件
正比例函数
k1+k2=0;则两直线关于y轴对称
y
y =k1 x
6
y =k2 x
4
2
-5
O
-2
5
正比例函数
|k1|=1/|k2|;即k1·k2= -1
y
y =k1 x
6
4
2
-5
O
-2
y =k2 x
5
x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y=kx+b(k是常数,k≠0)其中k 叫做斜率 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b=0 在没有特别给定的情况下, 一次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y=kx+b
比例系数 直线形状
k>0
左低右高
k<0
左高右低
增减性 递增
递减
经过象限 b>0 一、二、三 b<0 一、三、四 b>0 一、二、四 b<0 二、三、四
习题:直线y=-2x+3经过_________象限.
若直线y=(k-2)x+2k+3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比例系数 k>0 k<0
直线形状 左低右高 左高右低
经过象限 一、三 二、四
增减性 递增 递减
习题:正比例函数y=(k-2)x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则k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正比例函数y=(k2-2)x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则k的 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正比例函数y=(k2+2)x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则k的 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生产前没有产品积压,生产3小时后停止生产另行安排
工人装箱,若每小时装产品150件,未装箱的产品数量y
是时间x的函数,则这个函数的大致图象是( )
y
y
y
y
OA x
OB x
OC x OD x
函数的图象
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这种画函 数图象的方法称为描点法. 自变量取值范围不是任意实数的图象要尽量标明曲线端 点。端点不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则用空心点表示。 习题:利用描点法作函数y=x2 (1<x≤5)的图象。
已知直线y=2x+b上两点A(1,y1),B(3,y2)则 y1___ y2 (填>、<或=).
一次函数
斜率k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k的绝对值越大,直线越 倾斜,与x轴的锐夹角越大;反之则越小。
|k1|>|k2|>0;则k1>k2>0
y
6
y =k1 x +b1
4
y =k2 x +b2
2
-5
O
-2
5
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m+1,-2n)和点(n,-m),则 k=____.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的水平距离为3,竖直距离 为4,过两点的直线过二、三、四象限,与y轴交点到原 点的距离为2,则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
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的一般形式(只针对一次函数)
y=k1x+b1 (x≤a) y=k2x+b2 (x>a)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1)和点(-1,2)。 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已知一次函数y=kx+b中,当x=1时,y=3,当x=-1时,
y=7。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且求当x=3时,y的值。 y
如图,求直线的解析式: 3
已知y-1与x+3是正比例函数且图象经过(0,2),
求y和x的函数解析式。
O4
x
实际问题的解
解释实 一次函数问题的解 际意义
方案选择一般是利用分段函数选择最优方案以解 决实际问题。
选择方案
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选择方案
方案选择中,经常要涉及到最值问题。 通过函数图象可以直观看到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x
一次函数
斜率k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k的绝对值越大,直线越 倾斜,与x轴的锐夹角越大;反之则越小。
|k1|>|k2|>0;则k1<k2<0
y =k1 x +b1
y
6
4
y =k2 x +b2
2
-5
O
-2
5
x
一次函数
直线y=kx+b可以看作y=kx向上(b>0)或向下(b<0) 平移|b|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画出 选取
一次函数的
图象直线l
(待定系数法)
1.设函数解析式:y=kx+b(或y=kx) 2.代入已知点坐标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 3.解方程组(或方程)确定系数k和b(或k)
待定系数法
习题:若点(-1,1)在函数y=kx的图象上则k=___; 在一次函数y=kx-3中,当x=3时,y=6,则k=___; 一次函数y=3x-b过(-2,1),则b=___。
直线与x轴相交于(-3,0),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 面积是9,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
已知直线上两点(x1,y1)和(x2,y2),则k=
y1-y2 x1-x2
习题: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3,-2)和点(-2,1), 则k=____.
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2a+1,-2)和点(-3,a),则 k=____.
若直线y=kx-3k+1是由直线y=kx+2k-1向上平移3个单位 长度所得,则k=______。
一次函数
已知直线l1:y=k1x+b1与l2:y=k2x+b2 当k1=k2 ,b1≠b2时, l1//l2 ; 当k1+k2=0,b1=b2时, l1与l2关于y轴对称; 当k1+k2=0,b1+b2=0时, l1与l2关于x轴对称; 当k1·k2= -1时, l1⊥l2 . 习题:已知直线y=(b2-3)x+2与直线y=2bx-1互相平行, 则b=________; 已知直线y=(b2-3)x-b+2与直线y=2bx-1互相平行,则 b=________。
长方形的周长为20米,那么它的一边长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
函数解析式
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可以记为:y=f(x).
习题: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20米,写出腰(y)和底(x)的 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_。
函数的图象
对于一个函数,若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 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 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从这个图象中可以方便地看 出当自变量增大时,函数值怎样变化.即函数的增减性。
技能要求:能从函数图象中读取信息,完成问题。
图象信息(形)
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数)
对应关系和变化规律
函数的图象
对于一个函数,若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 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 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从这个图象中可以方便地看 出当自变量增大时,函数值怎样变化.即函数的增减性。
技能要求:能从函数图象中读取信息,完成问题。
习题:某产品的生产流水线每小时可生产100件产品,
正比例函数y=-2x,若0≤y<3,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
正比例函数
直线:y=kx与y=-kx关于y轴对称; 它们的斜率的和等于0。 习题:写出与直线y=2x/3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
直线:y=kx与y=-x/k互相垂直; 它们的斜率的积等于 – 1。 习题:写出与直线y=2x/3互相垂直的直线解析式。
一次函数
k1=k2且b1≠b2;则l1//l2
l1:y =k1 x +b1
y
6
l2:y =k2 x +b2 4
2
-5
O
-2
5
x
一次函数
k1+k2=0且b1=b2,则 l1与l2关于y轴对称;
l1:y =k1 x +b1
y
6
l2:y =k2 x +b2
4
2
-5
O
-2
5
x
一次函数
k1+k2=0且b1+b2=0,则 l1与l2关于x轴对称;
如果当 x =a 时,对应的 y =b, 那么 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 a 时的函数值.
习题:下列解析式中,y不是x的函数是( ) A、y+x=0 B、|y|=2x C、y=|2x| D、y=2x2 +4
函数y=x2+5x-6中,当自变量为24时,函数值 为____.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既要考虑函数的数学意义,也 要考虑函数的实际意义。 任意函数都有自变量取值范围,没有特别指出自变量取 值范围的函数默认其数学意义下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因此,任意函数都要先考虑它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已知函数y=(1-2k)x+k-1. (1)当k____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2)当k取何值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
在没有特定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情况下,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可以通过两点法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0,b)、(1,k+b) 直线与y轴的交点(0,b);与x轴的交点(0,-b/k)
函数是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数学家欧拉 在1734年提出一种简便的记法,使用“y=f(x)” 来表 示y和x的某种对应关系. 如对于函数y=4-2x可用f(x)=4-2x来表示,那么当x=3时, y=4-2×3=-2,可表示成f(3)=-2. 现若f(x)=3x-2,请求出f(-1)和f(f(-1))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