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一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本课是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而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早期的政治情况,在本单元中具有引领启下的重要作用。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首先在知识与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史实,如…………,同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根据教材内容和老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从而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只有理解和掌握……,才能形成关于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学生这方面能力相对比较薄弱,所以是本课的难点。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历史的学习,建立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兴趣,他们乐观、积极、自信,能够较好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具体包括:讨论法、提问法、材料引导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法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和设计,接下来我说下本次说课的第三部分:教学过程,来践行我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全部过程,谢谢各位老师。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
然后设置问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秦朝正式确立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历程呢?从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顺利进入新课教授。
新课教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教材。
我将在教材的基础上绘制一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选官制度在汉至元的发展演变表格。
然后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予以完成,以便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接着再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校对,校对过程中我也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知识点,以重点讲解如三省六部、行省制度、科举制度等内容。
为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点考察方向、方式,我也将引入部分高考题,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导入新课:我将采取复习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相关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然后设置问题: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又经历了一个怎样演变历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顺利进入新课教授。
新课教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教材,将其划分为明、请两大部分。
首先,明朝君主专制的发展。
我将利用以时间为顺序的知识梳理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归纳出明朝废中书、设内阁的发展演变历程。
然后设置问题,数千年的丞相制度为何为朱元璋一朝废除?这是本课难点所在,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结合材料的基础上归纳出明废丞相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同时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我将引导学生对比内阁制和丞相制度的异同点,让学生明确认识到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行政机构。
其次,清朝君主专制的发展。
首先我将利用陈述法向学生介绍清朝中央机构的发展演变历程。
并结合教材军机处内景图着重分析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及其特点和影响。
帮助学生认识到军机处的设置一方面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弱,这也是高考中喜爱考查之所在。
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导入新课:新课教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从整体把握教材,将其划分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原因、具体历程、特征评价三个部分。
首先,雅典民主政治背景原因。
我将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文字以及教材22页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的基础上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公民因素等角度分析概括出雅典民主制度的背景原因。
同时我也将引导学生对比中国和希腊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体系。
其次,雅典民主政治具体历程。
我将采取以时间为顺序的知识梳理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主归纳民主制度的奠基、确立、发展的具体历程。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再有我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校对,校对途中适当引入高考真题,一方面帮助学生明确考查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
最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这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以及结合资料的基础上全面地评价雅典民主制度。
10.鸦片战争导入新课:由于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起着一个引领启下的重要作用。
所以我将会县带领大家阅读专题导语部分,让学生从对本单元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以便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然后利用陈述法向学生简单地介绍鸦片战争的含义?接着设置问题,1840年中英两国为何会爆发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又带来怎样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顺利进入新课教授。
新课教授:我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将其划分为鸦片战争的背景、历程、结果和影响三大部分。
首先,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
我将利用以时间为顺序的知识数理方法,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绘制中英鸦片战争前的时代背景表格,让学生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予以完成,从而从分培养学生自主性以及动手能力。
再有我带领大家一起进行学习,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即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急需打开中国的市场。
其次,鸦片战争的具体历程。
我将充分多媒体展示法,向学生展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路线图,让学生对鸦片战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最后,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带领大家齐读《南京条约》的内容,并向学生一一分析,帮助学生对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接着,采用材料阅读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学会利用多元史观评价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这也是高考中关于列强侵华史中的一个重要考点,需要让学生既看到……也看到……。
11.太平天国运动导入新课:利用陈述法向学生介绍洪秀全生平事迹以及他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顺利进入新课的教授。
新课教授:我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将其划分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历程、结果和纲领四大部分。
首先,设置问题,一位出身农民阶层、文化水平并不高的洪秀全为何能领导一场长达14年之久的农民运动呢?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阶级、民族和自然灾害的因素。
这里必须明确向学生解释清楚阶级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以避免学生误以为民族矛盾的激化为主要原因。
其次,采取以时间为顺序的知识梳理方法,让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归纳太平天国运动历程主要时间节点,以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归纳能力。
然后再有我带领学生一起加深了解。
在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历程有一个清晰认识之后,设置问题,太平天国运动为何最终归于失败,他失败的原因在何?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或者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其根本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认识到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是无法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
最后,太平天国运动的两大纲领文件,这既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我将结合教材基础上,绘制两大纲领的表格,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完成表格内容,然后在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校对学习,以帮助学生对两大纲领有一清晰准确的认识。
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导入新课:新课教授:我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将其划分为甲午海战的背景、历程、结果三大部分。
首先,设置问题,一直以来向我国俯首称臣的日本为何敢于1894-1895年向我们天朝挑起战争?我将利用材料阅读法,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从国际、中国、日本多方面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日本侵华的原因,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整体史观。
其次,甲午海战的具体历程。
我将充分多媒体展示法,向学生展示甲午海战的的路线图,让学生对战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即:两个阶段,四场战役。
最后,甲午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带领大家齐读《马关条约》的内容,并向学生一一分析,帮助学生对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接着,采用材料阅读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学会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利用多元史观评价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甲午海战之后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并由此引入下节课的内容:八国侵华及《辛丑条约》。
13.辛亥革命导入新课:我将采取复习导入法,通过引导学生复习1840-1901年列强侵华相关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接着设置问题,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中国有识之士又将如何抉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顺利进入新课教授。
新课教授:我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将其划分为辛亥革命的背景、历程、结果三大部分。
首先,辛亥革命的背景原因。
我将采取材料阅读法,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经济、阶级、思想、军事、时机等角度自主归纳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能力。
然后在由我进行整理,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辛亥革命的具体历程。
我将采取以时间顺序的知识梳理方法,让学生自主归纳。
然后由我带领大家重点学习1912年3月颁布的《》,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部约法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重要的发封建意义。
同时,也需要提醒学生,这部约法也存在因人设法的局限性,这也是近年来高考中喜爱考查的地方。
最后,设置问题,辛亥革命究竟该如何评价?我将采取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划分两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从多元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导入新课:我将利用多媒体演示法,展示五四运动相关图片,然后设置问题:你知道以上图片主要讲述了什么历史事件吗?在中国近代史上又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等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顺利进入新课教授。
新课教授:首先,我将利用多媒体演示法向学生展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即:1919年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为任务的民主革命,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大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
其次,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及时间。
然后在由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学习过程中涉及问题探究、习题巩固等环节突破重难点。
1.五四运动。
由于学生初中时期已经学习过,我将利用陈述法向学生简要介绍五四运动背景、历程。
然后设置问题:五四运动为何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里讲引导学生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对比角度上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中国共产党诞生。
我将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绘制关于中共一大二大的表格,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及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予以完成,然后再有我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校对,以加深学生对中国历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