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文写作之请示

公文写作之请示

公文写作之请示、报告
一、请示
(一)性质和适用范围:下级机关向其所属的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

一般说来,凡属自己无权、无力解决或决定的事项或没有把握的问题,均可向上级请示。

(二)特点:1、请示的内容限定性。

必须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或无权解决的问题。

2、要求答复性。

3、事前性。

(三)种类:1、请准类。

即请求上级批准办某件事。

多半是在下级认为办事条件已经成熟而批准权在上级手中的情况下,向上级请求准予办这件事。

2、请帮类。

即请求上级给予在思想上或物质上的帮助。

有些书籍里分为政策请示(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本部门限于权限,或由于政策把握不准,而向上级机关请求给予更为明确、具体的指示)和工作请示(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某些应对措施,而有不能擅自做主,向上级机关请求予以审定批准)
(四)写法
1、标题。

有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有时省去发文机关。

2、主送机关。

只能有一个。

3、正文。

包括三部分
(1)开头,写明请示原由、起因。

用“特请示如下”引起下文。

交待请示的原因、依据,可能因情形复杂、原因多样而形成较大篇幅,应注意条理分明,事理充分,简括而有力。

(2)主体写明请示事项。

全文的主旨与核心,要求上级机关给与
那些指示、批准哪些措施,都需要写得清楚具体、明确,不应含糊其辞和作不必要的客套。

要求清楚明白,简明扼要。

(3)结尾提出请示要求,收束全文。

结束语应根据不同的事项分别使用,请求指示的,可以写“以上请示,当否,请批复”、“请指示”等。

请示批准的,可以写“请予批准”、“所请当否,请予审批”等。

4、署名和日期。

(五)注意
1、观点明确,事项和理由要具体充分;
2、内容集中,一文一事;
3、不能多头主送。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可用抄送形式,不能送领导个人,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4、不能越级请示;
5、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委婉。

二、报告
(一)性质: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应与“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等专业性文书区分开来。

(二)种类:
按报告性质分
1、工作报告。

将本机关一个时期的工作情况向上级汇报。

可是综合性也可是专题性报告。

如《关于2002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2、情况报告。

将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和情况向上级报告。

如《关于×××事故的情况报告》。

3、答复性报告。

4、建议性报告。

按行转方向分
1、呈报性报告:以陈述存在的问题为主,呈报后不要求转发,只供领导参考。

2、呈转性报告:以具体一件为主,一经上级批准,对有关部门的工作就有了指示性。

(三)写法
1、标题。

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也可省去发文机关。

2、主送机关。

原则上只报一个直接的上级机关。

可抄报有关的部门或机关。

3、正文。

(1)报告的缘由。

用“特报告如下”或“现作以下报告”等过渡。

(2)报告的内容。

(3)结语。

一般用“特此报告”、“专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执行”等语
4、署名和日期。

(四)注意
1、情况必须属实,有据可依。

呈报性报告必须忠于事实,概括而具体,不可空洞无物,不可夸大或者缩小问题等。

呈转性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安排措施必须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具体明确,切实可行。

2、要求要明确,尤其是呈转性报告,结束语观点要鲜明,便于上级处理。

特别要注意,结束语不能用请示语如“报告当否,请批示”
3、条理要清晰,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如果内容较复杂,要围绕一个中心分项表述,避免重复和交叉。

4、不能夹带请示。

(五)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1、行文目的不同。

报告是汇报情况、反映问题,目的是让上级了解有关情况;而请示是请求上级指示或批准,要求上级答复。

2、行文时间不同。

报告可在事前、事后、事中;而请示只能在事前。

3、行文的效果不同。

报告上级可答复可不答复;而请示上级必须答复。

4、行文的内容不同。

报告可是综合性的,也可是专题性的,且都不能夹带指示;而请示只能一文一事。

例文1:
关于承办省第五届大学生篮球赛器材经费的请示
省教育厅:
将于2003年10月举行的省第五届大学生篮球赛由我校承办,鉴于我校目前比赛场地仍很简陋,比赛用器材也缺乏,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需要改善设备和补充器材,希省厅能拨给专用经费。

经核算,共需经费元,请审批。

附:省大学生篮球赛器材设备预算表
××大学
二〇〇二年十月十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