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现场个人卫生及管理要求规范
一、加工现场的个人卫生
1、加工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
不得留长指甲。
进入车间和原料仓之前,要穿专用的工作服。
要更换工作鞋。
要戴工作帽。
工作服应每天由专人收集洗晾。
待洗的工作服放入蓝色的工衣桶中。
工作帽须罩到耳垂以下,使鬓角也被遮盖起来,使所有头发均不外露。
2、入车间和仓库时不得涂指甲油,洒香水,不得戴首饰、手表、戒指、手镯、项链。
不得将个人物品(衣服、食品、药品、化妆品、水杯、餐具)等带入车间仓库。
3、不得在车间仓库内吃食物、饮水。
不得在车间仓库内吸烟。
不能随地吐痰。
如需吐痰可吐在有盖的废物桶中的内衬塑料废物袋中。
4、养成好习惯,不在车间内抓头发,揩鼻涕、挖耳、挠腮。
应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等行为。
5、如有腹泻呕吐,或伤口发炎,请自动报告车间主任或 QC 以更换工作或安排休息。
6、入车间时应洗手消毒。
工鞋应趟过消毒水池以消毒后进入车间。
7、不得在车间仓库内擅自食用公司的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
开放性的操作,如挑选原料,挑选成品应戴口罩。
二、加工现场管理要求
1、限制不同加工区域人员和物料的交叉流动。
2、盛产品、中间品的筐、盘、桶、盆等容器应放在塑料垫板上,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
成品桶、成品瓶不得挪作他用。
3、用颜色区分容器的用途:垃圾桶用灰色有盖塑料桶,内衬塑料垃圾袋。
工衣桶用蓝色有盖的塑料桶。
搞卫生用红色的塑料桶。
丢下脚废物也用红色塑料桶或塑料筐。
配消毒水用浅蓝色或浅灰色桶。
4、不允许木地台板进入湿式生产车间,须转移到塑料地台板才可由拖车拖入车间。
纸箱、纸桶不能进入湿式生产车间。
塑料地台板应定期刷洗和消毒水浸泡。
5、铁丝、塑料绳、不干胶带、橡皮圈、纸板不能做临时维修材料。
6、生产区域及仓库内不允许使用钉书钉、大头针、回形针、图针等小的金属文具。
7、车间内有专用工具柜。
工具和五金零配件应在工具柜内有序存放。
取用工具和零配件应登记。
工具用完后应放回并销去取用记录。
发现工具或螺丝和垫圈等零配件减少应立即盘查,直至找回。
如不能找回应立即报告车间主任和 QC,此时车间立即进入“警戒”状态,对车间内部地面、角落、沟渠排查,对某一段成品或中间品进行艰苦的开箱排查,务必在产品出厂前找回丢失的工具、螺丝或垫圈。
8、每天在开工前检查机器上的螺丝螺母的数目和紧固情况,不可在生产线上、设备上、电控箱里、投料平台上放置工器具,留存电线头、螺丝钉、垫片等杂物,有用的须立即放回工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