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单元综合测试及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全册单元综合测试及答案

示,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红对勾】 2015-2016 学年高中生物 第 1 章 走近细胞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 1、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共 60分) 1.细菌和病毒最明显的区别是 ( )解析: 细菌是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无细胞结构。

答案: C2.某生物学家研究一片草原中的生物群落,他应该研究 A. 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 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C. 草原中的全部动植物D. 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解析: 生命系统分为不同的层次,群落是其中之一。

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有直接或 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因此要研究草原的群落水平,必须研究草原上的全部生物。

答案: B3.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 山上的松树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种群结构层次C. 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 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 生命系统中的高等植物无系统层次;山上的松树不是同一物种,故不属于种群这答案: C的病原体 (SARS 病毒 ) 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 有无细胞壁C.有无细胞结构D. 有无遗传物质一结构层次;生命系统中各生物组成、 结构、功能各不相同。

4.研究表明:“非典型性肺炎”S蛋白质M蛋白质HE蛋白质H蛋白质RNA基因A.SARS病毒是一种RNA病毒B.SARS病毒属于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C.高温、酸、碱等方法可以杀死SARS病毒D.SARS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产生特异性抗体解析:SARS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侵入人体后,人体能够产生相应抗体。

它既不耐高温,也不耐酸碱。

答案:B5.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 Wilso n)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他做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细胞并非一切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但有些生命活动如反射必须依赖多个细胞的合作才能完成,不是每个细胞都能进行一切生命活动。

本题易把“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误解为细胞内可以进行一切生命活动而做错。

答案:C6.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顺序是:生物大分子T细胞T病毒。

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结构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解析:生物进化的结果(或方向)一般为繁化或简化(特化)。

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看,若病毒出现于细胞之前,则应具备独立生存(增殖)能力,而不可能是专性寄生。

核酸结构的相似也只是说明两者存在着亲缘关系。

答案: A7.下列关于生命系统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相互依赖,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B.从生物圈到细胞,各种生态系统,大大小小的种群、个体、个体以下的系统、器官和组织,都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C.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是细胞D.—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解析:分子和原子没有生命现象,不属于生命系统。

答案: D8.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且在视野中央,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 )A.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B.没有调节反光镜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解析:低倍镜下物像在视野中央,因此不用移动装片,而物像不见,说明焦距没有调整好,高倍镜下需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答案: D9.19世纪 30 年代创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 )A.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C.证明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解析:1665年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从而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细胞这一微观领域。

19 世纪 30年代,施莱登和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 ( 动植物 )结构的统一性,也就是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答案: C10.下列各项中,阐述生态系统的是 ( )A.—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B.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C.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D.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解析: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A 项“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与项“地球上全部生物的总和”都缺少了无机环境。

C 项“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属于种群的概念范畴。

答案: D11.生命系统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 )A.是直接联系的B.是没有联系的C.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密切联系,各层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功能解析:生命系统富有层次性,个体水平以上是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而个体水平以下又包括系统、器官、组织,直至细胞。

总之,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 C12.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与细胞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人体发育的基础B.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子代可以获得亲本的遗传物质C.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细胞的生长必然导致人体的生长D.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是原核细胞解析:精子和卵细胞分别由父母体细胞经减数分裂方式形成,其中必然携带着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所以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子女和父母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

人的成熟红细胞虽然没有细胞核,但是由有核的细胞分裂分化而来,还应属于真核细胞。

答案: D13.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内 (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解析:低倍镜视野大,通过的光多,放大的倍数小;高倍镜视野小,通过的光少,但放大的倍数大。

答案: D14.下列关于蓝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单个细胞直径虽然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B.水体富营养化时生成的水华中含有多种蓝藻C.发菜、颤藻、念珠藻、蓝藻都属于原核生物D.蓝藻的叶绿体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解析:蓝藻是原核细胞组成的原核生物,其细胞直径比细菌大,其中不含叶绿体,但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答案: D 15.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当用低倍物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物镜却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观察到的物体。

以下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 )A.物体不在视野中央B.将切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C.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D.未换目镜解析:从低倍物镜转换到高倍物镜时,在两点要求:一是物镜转换器功能正常,转换后高倍物镜的焦点正好和低倍物镜的焦点在同一平面。

如果高倍物镜焦点平面不与低倍物镜焦点平面重合,就不可能看到低倍物镜下所看到的物像。

二是低倍物镜放大倍数低,视野大,高倍物镜下放大倍数增大,视野缩小。

如果在转换物镜前,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即使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焦点平面一致,仍可能看不到物像。

因此,A、C项是可能的原因。

当切片放到载物台上准备观察时,有的同学由于粗心可能将切片放反,载玻片在上面,盖玻片在下面。

低倍物镜与切片间距离大,尚可看到物像,而高倍物镜与切片间距离小。

当切片放反时,看不到物像,甚至物镜会因碰撞切片而损坏镜头,B项也是可能的原因。

目镜是将放大的物像进一步放大,最后成为倒立的像。

转换物镜后看不到物像与目镜无关,D项错误。

答案: D16.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下列有关其主要内容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解析:A、B C三项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但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创立的。

答案: D17.20 世纪 70 年代末,科学家在东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发现了几处深海热泉,在这些热泉里生活着众多的生物,包括管栖蠕虫、蛤类和细菌等。

深海热泉是一个高温 ( 热泉喷口附近的温度达到 300 C以上)、高压、缺氧、偏酸和无光的环境,根据资料分析,它们可以构成生命结构层次中的 ( )A.种群B.个体C.生态系统D.群落解析:深海热泉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答案:C18.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细准焦螺旋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细胞时,可以观察到核糖体等结构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异物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D.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应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清水,然后再盖盖玻片解析:视野变暗,则亮度不够,应首先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神经细胞的核糖体等结构;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应滴加生理盐水。

答案:C19.下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解析:显微镜成倒像,物像旋转 180。

即为物体的实际方位。

答案:B20.下图为某人体内几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A.这些细胞最初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B.a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属于真核细胞C.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D.这些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解析:人体内的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这些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基本结构,因而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但已分化成不同功能的细胞了。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10分)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和观察的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降镜筒时,必须用双眼从侧面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物镜触及装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