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管理内容
6S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因其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6S”。
6S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
1、革除马虎之心,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认认真真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
2、遵守规定的习惯;
3、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明了的良好习惯;
4、文明礼貌的习惯;
一、整理
◇将工作场所任何东西区分为有必要的与不必要的;
◇把必要的东西与不必要的东西明确地、严格地区分开来;
◇不必要的东西要尽快处理掉;
目的:
●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
●现场无杂物,通道畅通,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
●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
●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
●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二、整顿
◇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
◇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
◇物品摆放要目视化,将摆放的区域加以标示区别;
目的:
●工作场所一目了然;
●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
●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通过整顿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
三、清扫
◇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
◇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目的:
●消除赃污,保持职场内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稳定品质;
●减少工业伤害;
四、清洁
◇将上面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
●维持上面3S的成果。
五、素养
◇培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
开展6S容易,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须靠素养的提升。
目的:
●培养具有良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
●提高员工文明礼貌水准;
●营造团队精神;
六、安全
◇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注重职业卫生安全,全员参与,重视预防,改善工作环境。
目的:
●保障员工安全,改善工作环境;
●减少工伤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6S管理标准规范
1 实验区域现场管理标准
1.1 通道
1.1.1 通道平整、干净,划线清楚且颜色、规格统一。
1.1.2 通道线及标识保持清晰完整。
1.1.3 通道、走道畅通,无任何物品摆放。
1.2 工作场所
1.2.1 工作场所划分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有定置图。
1.2.2 地面的突出物、地坑等应有防范或警示措施与明显标识。
1.2.3 各类物品分类合理,标识清楚,摆放有序,易于查找和取放。
1.2.4 现场没有非必需品。
1.2.5 工作环境保持整洁、干净。
光照明亮,空气流通、清新。
1.2.6 地面、门窗洁净、无灰尘,墙壁无蜘蛛网。
1.2.7 地面油漆及标识线剥落的及时修补。
1.2.8 现场无随意摆放物品。
暂放物品放置在暂放区,摆放整齐、有序,标识清楚、明确。
1.2.9 不在暂放区的临时物品需有临时存放标识。
1.2.10 当天清除垃圾、纸屑、破布、棉纱头等废弃物及地面、作业区的油污。
1.2.11 短期内生产不用的物品分类定位,摆放整齐,并标识。
1.2.12 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物品归位放置。
1.2.13 工作台(桌)面及抽屉及时清理,物归其位,保持干净。
1.2.14 物料架、工作台、货架摆放合理、整齐、干净,有明显标识。
1.2.15 电器线路布局合理,整齐、规范,无安全隐患。
1.2.16 电器开关有控制对象标识,电器检修时需有警示标识。
1.2.17 电控柜、配电柜前无摆放物品,地面有警示标识。
1.3 机械设备
1.3.1 机械设备上不摆放不必要的物品,工具、器具或物品定位摆放,稳定牢靠。
1.3.2 按设备点检要求进行点检并记录完整。
保持干净,处于完好状态。
1.3.3 有管理责任人标识,维修中的机器设备要挂有设备状态标识牌。
1.3.4 不常用的设备、物品应标识并加盖防尘罩。
1.4 工具、工装、量具
1.4.1 工具、工装、量具定期维护、保养,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1.4.2 工具、工装、量具分类定位,摆放整齐,具备明显标识,使用后及时归位。
1.4.3 待修、返修工、夹具、计量器具划定区域放置,标识清楚、明确。
1.5 材料、零件
1.5.1 材料、配件应整齐放于定位区内。
区域划分合理,标识明确。
1.5.2 配件及产品上无积尘、杂物。
1.5.3 废料、余料等及时清理,废品、废料放置于专用废品箱。
1.6 图纸、资料、书籍、表格
1.6.1图纸、工艺文件及文件夹保持干净、完整,定位摆放整齐,标识清楚、明确。
1.6.2柜内图纸、资料、书籍及其它物品分类应摆放整齐,标识清楚、明确,易于取放。
1.6.3作业指导书、记录等挂放或摆放整齐、牢固、保持干净,标识清楚。
1.7 清洁卫生用具
1.7.1 垃圾箱(桶)、垃圾铲定位放置,标识清楚。
1.7.2 扫帚、拖把、抹布挂放整齐,定位标识,保持清洁干净。
1.8 储物间
1.8.1 储物间内的物品分类摆放,整齐有序,保持干净。
物料架(柜)及物品均标识清楚。
1.8.2 多层叠放的物品有限高标识,其高度根据物品的大小、重量、形状等因素确定,确保能够预防物品掉落。
1.9 标识、标签
1.9.1 试验区域现场管理标准中所涉及的各种标识标签由办公室统一制作。
目视化管理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实用、美观、方便的原则自行确定。
2 办公区域现场管理标准
2.1 通道
2.1.1 通道保持通畅、无障碍物、杂物。
2.1.2 通道平整、干净,划线清楚且颜色、规格统一。
2.2 办公场所
2.2.1 地面干净,无污水、污渍,无灰尘,无湿滑。
2.2.2 门窗、墙壁、天花板、照明设施无破损,无积尘、污渍。
2.2.3 现场无随意摆放物品,暂放物品放置在暂放区,摆放整齐、有序,
标识清楚、明确。
2.3办公设备
2.3.1办公桌桌面无灰尘、污渍。
2.3.2办公桌桌面物品定位放置,标识清楚。
2.3.3办公桌上无过期、无效的文件。
2.3.4私人物品与办公用品分开放置并标识清楚。
2.3.5设备导线困扎整齐,接线板固定牢靠。
2.3.6下班时办公桌桌面整理清洁。
2.3.7办公桌、坐椅定位放置,下班时椅子归位,排放整齐。
2.4文件资料
2.4.1各类文件标识清楚,物品实行定置管理、摆放整齐。
2.4.2相关资料、文件按归档规则分类、定位放置,用后及时归位,并有鲜明索引和标识。
2.4.3有用与无用或长期不用的文件资料与经常使用的不能混乱放在一起,不易查找。
3 公共区域管理标准
3.1环境标准
3.1.1道路及公共区域有专人清扫,无纸屑、烟头、果皮等废弃物,无卫
生死角。
3.1.2道路平整、通畅,无堆放物料或有其他障碍物。
3.1.3公共卫生间及时打扫、清洗,保持无臭味,无蜘蛛网,地面、窗户
干净无灰尘,瓷砖、墙面无污垢。
3.1.4公用洗手池保持干净、清洁,池内无丢弃物,无水箱、水龙头关不上,无长流水。
3.1.5清洁卫生用具分类定点放置,无乱丢、乱放现象。
3.1.6地面平整无坑凹,无积水、污水、污物和湿滑。
3.1.7门厅、通道干净无污物,畅通无堆放物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无异味。
3.1.8道路、楼道、走道、廊厅照明设施齐全、完好,无积尘或污迹。
3.2通讯、网络、电器线路安装标准
3.2.1室外动力、通讯、网络线路下地,暗沟铺设,上外墙的线槽、线路
横平竖直成直线。
3.2.2网络交换箱保持干净,无废弃物、污物。
3.2.3预留长出的线路集束成圈,无乱扔乱放。
3.2.4建筑物内电源、通讯、网络明装线路采用阻燃线槽或金属线槽安装,无线路裸露在外。
3.2.5各类插座、开关及电器设备安装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