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合同管理大型作业

工程合同管理大型作业

工程合同管理大型作业

1 与现浇混凝土对比

1.1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建设流程对比分析

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建设流程

不同,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在施工工艺及组织方式上存在根本区别,主要如下。

(1)与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建设流程相比,装配式建筑多了构件生产环节;少了内装修施工环节,内装修施工环节在设计、生产结构构件时已完成。

(2)传统现浇混凝土建筑建设过程中,设计先于施工,施工先于内部装修,之间交集甚少;而装配式建筑在项目立项阶段就与设计、施工和构件厂进行深度沟通,为后期构件深化设计及生产做准备。

(3)在初步设计阶段,装配式建筑需充分考虑内装修方案、绿色和节能环保等要求。

(4)在施工图阶段,设计单位、预制构件厂家、施工单位需要紧密沟通、密切配合,对部品构件进行拆分和深化设计,使构件标准化、精细化。

(5)主体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需将预制完的构件运输至拟建的施工现场,利用塔式起重机等起重设备进行构件的拼装连接。

1.2 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工艺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优势。

(1)节省劳动力,解决建筑工人用工紧张,老龄化问题。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建筑工人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施工企业工人年龄30~50 岁占 70% 左右,其中,40~50 岁占40%左右。招工难已是不争的事实。人工价格每年以10%~20% 飞涨。农民工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装配式建筑使建筑工业化,使农民工转变为产业工人,将大力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

(2)质量可控。装配式建筑采用一体化设计,精细化施工,施工安装精度可由传统工艺厘米级别上升至毫米级别,且质量更可控。例如:采用钢副框或窗框预埋,较传统塞缝解决窗边渗漏隐患;外墙内浇外挂体系,减少外墙渗漏隐患;外墙免抹灰及内保温系统解决空鼓开裂问题,保证平整度、垂直度、观感显著提高。

(3)进度可控,节约工期。准化设计完成后,部品构件由工厂室内流水线施工,蒸汽养护,能较快提高混凝土强度,缩短混凝土养护周期,一批构件生产只需 15~20 d;主体工程施工与构件生产相互配合,流水作业,随着装配式建筑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标准化设计的进一步加强,装配式建筑生产周期还有大量空间可缩短。

(4)成本可控。装配式建筑合同价与结算价变化较少,一方面是随着预制率及PC 技术的提高,施工现场用工大量减少,人工费及材料费成本变化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是由于深度设计,无效成本及现场变更大幅减少,使装配式建筑成本可控。

(5)绿色环保。工人在生产车间加工构件,劳动环境显著改善;施工现场噪声低,扬尘等污染大量减少;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

系统、内装修系统一体化成品交房,减少二次施工,符合环境保护及绿色建筑的要求。

总施工合同文本的设计02PART

由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与不同点,在合同文本的设计中,应该以《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试行)》

(GF-2011-0216)为大纲,从一般现浇建筑总施工合同文本中汲取经验,以下几点因装配建筑的特殊性特做特别说明。

1 材料、设备、预制构件管理

(1)构件进场计划确定后,构件厂调度人员应严格执行总包单位构件进场计划,避免出现构件进场型号和数量的混乱,保障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2)总包单位驻厂管理人员应监督好构件的厂内存放管理,避免出现构件因存放混乱导致供应延误。

(3)构件运输车队应具有充足的运力和广泛的协调能力。京津冀地区大型运输车辆管控严格,多数供应北京地区构件的生产厂家都分布于此。地区交管、环保等部门,对构件运输车辆实施分时、分段管控的应对,考验着运输车队的综合实力,也是关系到构件能否顺利供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4)约定由总包单位进行卸车的项目,总包单位应与运输车队确定好构件进场时间范围,现场积极做好道路、堆场、塔式起重机各

方面的准备,应避免出现构件到场后的无效等待,产生不必要的生产资源浪费。

(5)总包单位应与构件生产厂家调度部门、运输车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用微信群等办公软件进行沟通,总包管理人员、监理驻场人员、现场劳务管理人员、构件厂管理人员、运输车队管理人员共同参与。使构件从出厂到进场沟通过程留下痕迹。总包单位与构件供应单位签署合同时,应注意补充构件运输延误导致工期损失的相应处罚条款,以便应对出现构件供应不及时造成的工期和费用索赔。

2 竣工验收

(1)对于装配式结构现场施工中涉及的其他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内容,可分别纳入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等分项工程进行验收。对检验批一般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现场分层分阶段开展部品验收。住宅类分户验收,公共类按功能分区分段验收。

(2)一般如梁板类简支受弯预制构件或大型构件等不允许现裂缝的构件,在进场时,要求进行承载力、挠度和裂缝宽度的结构性能检验。对于有些在多个工程通用的同类型构件、使用数量较少并能提供可靠依据的构件或不可单独使用的叠合板预制底板等,进场时可不进行结构性能检验,但该类构件的生产过程应由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驻厂监督,采用延伸监理的办法来代替结构性能检验。若没有驻厂监督,进场时还是要进行实体检验。

(3)进行预制构件的连接和叠合的浇筑工作之前,需要实行钢筋套筒灌浆,故还需要对预制构件的灌浆连接部位密封性和浆锚灌浆孔道的连通性进行查验,做好该隐蔽项目的实体验收和记录总结。所进行的验收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预制构件连接部位保温材料的大小、位置和类别;钢筋的接头位置、连接方式、搭接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锚固长度和锚固方式等;键槽的大小、位置和数量,混凝土粗糙面的质量;预留管线、预留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数量、规格、固定措施等;预制构件接缝处的防水构造;箍筋弯钩的平直段长度、弯折角度,钢筋的间距、数量、规格等;灌浆过程的影像记录。在整个验收中,要着重查验后浇混凝土板上筋和叠合楼板桁架上筋在位置上的相对关系。

(4)新技术新工艺如新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预制构配件生产、结构安装施工等关键技术的验收,都要建立专门的施工安装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审批进行专项验收或首段验收,现场安排专门的质检员监督和全程记录情况。提高安装定位精确度,全数检查并认真对比量测。个别进行实验室检测或现场检查材料性质或强度。

(5)构配件质量验收时,施工单位需要根据预制构件进行相应的设计、建设、监管以及进行预制构件的实体检验和现场监督。预制构件的质量安全验收包括驻厂监造、进场验收以及首件验收。首件验收意为检验并记录同一个工程项目里的同种预制构件的相关数据。在通过验收之后,预制构件才可以大量进行制造。建设单位要对刚进场的预制构件进行包括尺寸、质量、外观、数量等在内的基本数据查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