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


人物介绍【3】
兰姨娘 兰姨娘是施家老太爷的姨太太,善良、泼辣、热情而又倔强。 她因为不满从良后的生活而离开施家,投奔了英子家。在英 子家,她不仅能够与英子的妈妈、宋妈等人打成一片,还赢 得了英子的喜爱。后来在英子的安排和撮合下,她最终与英 子爸爸的好朋友德先走在一起,并双双离开。 宋妈 英子家的奶妈,在英子家工作多年,任劳任怨,待人和善, 受到英子一家人的喜爱。她每天都在想念自己的孩子,却最 终得到嗜赌成性的丈夫把小女儿卖掉,大儿子又意外溺水身 亡的消息。在寻找女儿无果后,她在英子妈妈的劝说下与丈 夫回家去了。
好词
糊里糊涂 绵绵软软 擦来擦去 自言自 语 抽噎 欺辱 叮嘱 懒惰 抽抽搭搭 回 心转意 卑贱 毫无目的 轻飘飘 辉煌 模糊 喷云吐雾 靠拢 笨嘴拙舌 清幽 幽 叽叽喳喳
再见!
人物介绍【2】
英子爸爸 英子的爸爸是一个热情善良、有学问、对知识求知若渴的人 他爱护进步青年德先,能与他结成朋友并给他提供庇护。他 温文尔雅,疼爱但不溺爱自己的孩子。在他的影响下,英 子很早学会写字,并如他所愿地代表毕业生发言。后来为让 英子能够安心参加毕业典礼, 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 小偷 英子搬到新家后在荒园中认识的厚嘴唇年轻人。他纯朴、憨厚、 爱护自己的弟弟,却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上偷窃的道路。他与 去荒园捡球的英子相遇并成为朋友。后来,英子在荒草地上意 外捡到小铜佛,致使他被警察暗探盯上并最终被捕。
赏析【2】
我就分不清天空和大海。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 大海升上来的呢?还是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的呢?但是 我很喜欢念这课书,我一遍一遍地念,好像躺在船上, 又像睡在云上。我现在已经能够背下来了,妈妈常对爸 爸、对宋妈夸我用功,书念得好。我喜欢念的,当然就 念得好,像上学期的“人手足刀尺狗牛羊一身二手……”那 几课,我希望赶快忘掉它们! 赏析:从这一段中,我们不仅看出“我”对这篇文章 的喜爱,而且还可以隐约感受到“我”的那份对大海,蓝 天和火红的太阳的希望,对这些东西的强烈期望,我们 可以看出小英子的可爱和乖巧!
推荐语
整部作品是通过女孩小英子的感受和眼光描写了上 一个世纪二、三年代旧北京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 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反动政府对革命青年的血腥镇压, 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动乱的社会局面, 感情基调深深的思念,淡淡的忧伤。
作者介绍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于1918年 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原籍台湾苗栗县头份镇。3岁随父母返台 湾,5岁来到北京。爸爸英年早逝。25年后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 妈,携着、背着、抱着三个孩子。1948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 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湾的文化界人 士提携了大量台湾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 学的祖母级人物”,1998年荣获“终身成就奖”。家父母曾在日本经 商,出生后不久回到台湾,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她 的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往北平居住,曾就读北京 城南厂甸小学、春明女子中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担任《世界 日报》实习记者,与笔名何凡的作家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 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 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 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也没念成,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兄弟,那可是个好学生,年年考第一,有志气。他说, 他长大毕了业,还要飘洋过海去念书。我的天老爷,就 凭我这没出息的哥哥,什么能耐也没有,哪儿供得起呀! 奔窝头,我们娘儿仨,还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呢!唉!” 他叹了口气,“走到这一步上,也是事非得已。小妹妹, 明白我的话吗?” 赏析:这一段那个厚嘴唇男人说的话,真是字字句 句都表现着他的无奈。对于自己现在的错误做法,自己 也是后悔至极的,但是,这生活所迫也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也是十分不良好的,让 人被迫走上偷窃的道路。
人物介绍
英子 英子出生在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是一个善良、聪明、大胆、 富有同情心的女孩。她同情妞儿和秀贞的遭遇,并与为生活 所迫的小偷成为朋友;看到爸爸与兰姨娘的不正当关系时, 能想出完美的办法给妈妈解围;当宋妈遭遇不幸时,她体贴 宋妈并尽力帮助宋妈;最后爸爸的去世,使小英子长大了, 变得更加懂事。 秀贞 别人眼中的“疯子”,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友她与大学生思 康恋爱并怀孕,但思康离开后便不知去向,她生下的女儿妞儿也 被家人扔掉,重打击下最终“疯”掉。后来,在英子的帮助下, 她与妞儿母女相认并打算去找思康,最终双惨死在火车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