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坛2011年第3期(总第183期)中国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中国工商银行管理信息部课题组[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数模型,对2009年工商银行与10家国际大银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2007年以来,工商银行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与国际大银行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净利润、总市值和品牌价值已成为并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资产质量大幅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进入前列;但产品、业务结构、员工效率和员工激励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未来工商银行应充分运用外生式增长模式,不断提升财富管理等重要业务的利润贡献水平,防范金融创新进程中的各类风险,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国际比较;外生增长模式;财富管理[文章编号]1009-9190(2011)03-0003-07[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志码]A最近几年,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次贷危机的全面爆发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内金融市场结构也在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换的背景下不断调整发展,商业银行面对的竞争愈发激烈。
随着全面开放金融格局的形成、国际化竞争的持续升级、银行客户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商业银行不得不适应更加市场化的利率与汇率等金融价格,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营结构的步伐,加强产品、业务创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金融市场的发展在给银行业带来直接竞争压力的同时,也给银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合作机遇和盈利机会。
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2009年工商银行的竞争力国际比较分析,对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定位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将讨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概念和现实背景,第二部分分析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国际比较体系模型,第三部分总结2009年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比较研究的主要结论,最后就如何培育和提升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方法、路径进行探讨。
一、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在现有关于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文献中,一般倾向于把银行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一种以富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战胜竞争对手而成为客户和市场金融服务供应商,并获得超额利润和持续发展的独特能力。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与世界经济论坛(WEF)是公认的最权威的国家竞争力研究机构,根据它们的观点,银行竞争力最重要的方面是“持续地创造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竞争力理论的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竞争力的定义,但是他的观点与IMD和WEF的观点比较接近(Porter,1997)。
国内外许多专家或机构也从不同角度对银行竞争力进行了剖析(Barney,1991;Prahalad et al.,1990;焦瑾璞,2001),强调了盈利能力对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性。
但大多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定义并不全面,主要是将企业竞争力的定义直接套用到银行业,无法突出商业银行本身的业务特点,或者过多强调了盈利能力,而忽视了银行的风险特性。
综合以往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一家银行能够比其他银行更有效地进行全面风险管理,并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或市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具有现实的、潜在[收稿日期]2011年2月10日[作者简介]课题组组长:刘志刚;课题组成员:刘志刚、陈道斌、张勇、范国英、李忠阳、丁昌锋、杨陶令、刘一、范胜利、秦蕾、万芊、曾华威、赵晶;课题执笔人:刘志刚、范国英(北京,100140),E-mail:guoyinfan@。
金融论坛2011年第3期(总第183期)的、持续的比其他银行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是处在核心地位的、影响全局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是银行的长期持续竞争力,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5个方面:(1)价值优越性。
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创造价值的独特能力,能够最先发现或挖掘并满足客户的有效需求,提高效率和效益,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
(2)服务异质性。
银行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为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能够为不同客户度身定制,以富有创新精神的理念、工具和方法解决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问题。
(3)时空延展性。
银行核心竞争力元素一般具有在时间上能够延伸、空间上能够扩展的特性,在诸多经营元素中起到主导和控制的作用,对银行为企业提供全面、周到、系列化的金融服务和自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难以模仿性。
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自觉培育、积累形成的,有着鲜明的个性烙印。
一个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其他银行难以模仿的,依靠这种能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也不会轻易被其他产品所替代。
(5)不可交易性。
银行核心竞争力可以被识别,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姜建清等,2007;朱纯福,2007)。
(二)核心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的背景与意义自2007年次贷危机全面爆发、蔓延以来,全球金融业在危机中艰难跋涉,包括花旗、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很多大型国际金融机构深陷其中,美国五大投行悉数“覆没”。
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动力不强,发达经济体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难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全球金融业也正在发生着影响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刻变革(姜建清,2009),美欧银行继续消化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并购、业务整合或区域调整,经营业绩开始回升,世界各国加强金融监管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全球金融体系大量有毒资产还有待消化,风险化解尚需时日。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目前,中国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各种有利条件依然存在,但国际经济、金融走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国内经济增长的曲折性和宏观调控的难度。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工商银行能否适应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复杂变化,抓住机会进行发展和战略调整,既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强化的过程。
在这种现实背景下,研究比较工商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实现从“上市银行”到“卓越银行”的跨越,不仅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金融决策的需要,而且是主动适应金融形势、市场环境变化和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需要。
二、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国际比较评价体系、评分模型和评价指数国内外研究机构对银行业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排名时,一般要构建两组指标:一组是财务指标数据,包括反映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指标,这类指标可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计算出来;另一组是关于公司治理、创新能力、商誉等定性指标,可通过调查问卷或假定参数的方式将它们定量化。
然后,将这两组指标分别给予不同的权重,经过加权后得出最终的数值(奥古斯托·洛佩兹-克拉罗斯等,2006;朱纯福,2002)。
总体而言,当前国内外对银行竞争力的比较排名都不是较为完整意义上的核心竞争力评价,尚缺少全面、系统、动态的实证评价系统。
为全面客观地评价监测工商银行与国际一流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现状与发展变化趋势,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国际银行核心竞争力实证评价体系和方法,构建了国际银行核心竞争力横向比较的综合评分模型和纵向比较的评价指数模型。
(一)核心竞争力国际比较评价体系本文的评价体系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解为6个维度:资本结构竞争力,产品、业务结构竞争力,风险管理竞争力,组织结构竞争力,员工效率和员工激励竞争力,品牌价值、市值管理、外部环境竞争力,每个组成部分又细分为不同的子项,这些子项由可获得的定量或定性指标来表示。
在现有条件下,本着最大限度反映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原则,本文在充分考虑各构成要素之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选取了核心竞争力6个维度的各项指标。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国际评价体系见图1。
(二)核心竞争力模型设定1.综合评分模型。
根据上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国际评价体系的组成框架,本文设定商业银行当期核心竞争力综合评分模型为:S =6i =1ΣW i G 赞i =29i =1Σw i g 赞i其中:S 为核心竞争力综合评分,G 赞(g 赞)为G (g )———核心竞争力维度(指标)值按样本均值标准化处理后的评分,W(w )为根据代表性或重要程度分配给核心竞争力维度(指标)的权重。
2.评价指数模型。
为进行纵向比较,反映各家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情况,本文设定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综合发展指数模型为:P =6i =1ΣW i (G tii ×100)=29i =1Σw i(g t i g 0i ×100)其中:P 为核心竞争力发展指数,G t (g t )为当期指标数据,G 0(g 0)为基期指标数据,W(w )为根据代表性或重要程度分配给核心竞争力维度(指标)的权重。
(三)样本选择、数据来源与说明本文选取2009年按一级资本全球排名居前且会计年度一致的10家国际大银行(中资银行除外)作为与工商银行对比分析的样本,运用核心竞争力综合评分模型得到2009年综合得分及排名,对样本银行2009年核心竞争力现状进行横向比较;同时以2006年为基期(100点),运用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数模型得到2009年评价指数,对样本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纵向比较。
这些样本银行包括:花旗集团、汇丰集团、美洲银行、巴克莱银行(以下简称巴克莱)、JP 摩根、苏格兰皇家集团(以下简称RBS )、桑坦德中央银行(以下简称桑坦德)、法国巴黎银行(以下简称BNP )、富国银行和德意志银行。
三、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国际比较结果按照上述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评价体系及综合评分、评价指数模型,计算得到11家样本银行2009年的核心竞争力评分及排名(见表1)和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数(见表2),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表12009年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标准化得分国际比较银行核心竞争力一、资本结构二、产品、业务结构三、风险管理四、组织结构五、员工效率和员工激励六、品牌价值、市值管理、外部环境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美洲银行59.14156.68468.11354.94688.31135.881059.993富国银行57.32257.03341.68858.65588.31139.98858.084JP 摩根54.71358.95160.24469.4124.3845.44651.55汇丰集团54.04447.67740.93954.81777.64343.26770.481工商银行53.55557.41220.011162.15350.97549.07561.72桑坦德53.34655.66522.341062.57266.97459.6345.367巴克莱50.81754.18671.25230.821034.97773.53143.618BNP 46.98844.66854.77650.48845.64657.62438.249德意志银行45.97936.231171.67160424.3872.52237.5210花旗集团36.781037.791042.15732.62924.3830.941146.896RBS36.611142.33959.04513.931124.3838.54935.9911中国工商银行管理信息部课题组:中国工商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图1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国际评价体系金融论坛2011年第3期(总第183期)①由于是按均值标准化后的评分,因此综合评分及各项评分的平均分均为一个统一的值,本文在国际比较评分模型中经过相应的线性转化均设置为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