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月诗派: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一阵容强大、政治倾向鲜明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
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牛汉等,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他们创作多政治抒情、注重对重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内容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呼唤人们的抗敌斗志。
在艺术上,注重以炽烈的激情去撞击人们的心灵,而不讲究文学雕琢修辞。
质朴、粗犷、奔放是七月诗人共有的艺术特色。
代表作: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
2、白马湖作家群:20年代夏丏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叶圣陶、俞平伯和李叔同等汇聚在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时期形成:“平淡如水,明白如话,善于在平凡之中发掘生活哲理、追求高原意境,严谨而有韵致”的散文风格,其中最杰出的是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
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作了著名的《讲话》。
《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强调指出要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作家必须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
《讲话》阐明人民生活是文艺的无尽的唯一的源泉,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履行思想,获取无限丰富的艺术源泉,并继承和借鉴中外优秀文学遗产,这样才能创造真正为人民大众的文学。
《讲话》还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政治服务在当时尖锐的斗争形势和正确的革命政策下,与文艺真实反映时代历史风貌和社会心理基本上是统一的,从主要方面说是起了积极作用。
总之,《讲话》是对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从理论上解决了新文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新文学具有重大深远的指导意义,造成了继五四之后又一次深刻的文学革命。
(毛泽东于与延安座谈会上作重要讲话,以“为什么”和“怎么为”为全篇中心思想,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
要求文艺工作者“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使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从根本上为文艺指明方向。
)4、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它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
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
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林语堂:福建龙溪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笔名毛驴、宰予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早年留学海外,回国在北大任教。
1932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世间》,1935年创《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任务。
1935年后,于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66年定居台湾。
6、吴荪甫:吴荪莆是茅盾在《子夜》中塑造的人物,他有才能智慧、有经营本领、有雄心壮志有胆量气魄、敢做敢为、刚愎自用。
他办企业有魄力有野心,性格又凶狠、残酷、反动,脆弱阴暗。
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阶级、民族、时代个性的血肉丰满的典型人物。
《子夜》通过对他的艺术塑造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艰难处境和必然破产的历史命运,表露了他们两重性的阶级特征,揭示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从而驳斥了托派的谬论。
7、孤岛文学:指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存在时间是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租界止。
这时期的租界,四面都是日军侵占的沦陷区,仅租界内是日军势力未到而英法等国控制的地方,故称"孤岛"。
文艺工作者利用租界这一特殊环境进行抗日文学活动,称"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一是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等发表了很多紧密联系现实、爱憎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关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二是戏剧活动特别活跃,于伶和《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的《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二、简答题(6题考3题)1、简述钱钟书小说的艺术特色。
(1)密度极大的知识容量,旁征博引。
钱学贯中西,知识渊博,仅《围城》一书,中比喻喻体就融入了文史哲、科学、宗教、艺术、民俗、掌故等方面知识。
(2)讽刺艺术幽默而富于哲理。
钱小说语言幽默风趣,喜欢以幽默风趣笔法讽刺时弊。
(3)人物心理分析的细致深入。
钱善用敏锐眼光尖锐笔法刻画人物心理,其犀利精致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
(4)新奇、犀利而又多样的比喻艺术。
钱以细腻笔法勾勒人物,采用精妙的明喻、暗喻、典喻等手法,把非凡的想象和广博的知识结合于喻体与本体之中。
2、简述解放区文学的主要特征。
(1)首先体现在它服务于时代政治任务的功利性。
在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文艺基本职能被定为宣传、动员和教育人民,政治和文艺的关系日益密切。
但这也致使不少作品忽略其文艺特征。
(2)艺术追求的被乡村化。
以广大农村为依托的解放区,决定了他的艺术受众主要是没有经过文化教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工农兵群,作品染上小生产者习气。
(3)作家心态的“工农兵”化。
解放区文艺作家主要是解放区“土生土长”和国统区或其他地区转移过来的作家,他们把目光放在本土,主动放弃向外国文学学习借鉴。
这也形成了当时与以后文艺的固步自封。
或(1文艺完全意识形态化。
2文艺的政治服从服务化。
3作家精神拥有的无产阶级化。
4知识分子与工农之间的学习与被改造关系。
5艺术格调的歌颂化。
6审美倾向的乡村化。
7人物主体的工农化。
8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化。
)3、简述《雷雨》的艺术特色。
(1)戏剧矛盾的高度集中——以周朴园为中心。
周冷酷自私专横虚伪而假道德,与周围的人发生着尖锐矛盾,最后他也陷于在这些矛盾中难以自拔。
(2)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锁闭式”结构。
曹把过往的历史压缩于现实情景,把外部社会矛盾压缩于周公馆内部矛盾中,把侍萍一家的命运压缩于周朴园一家内部冲突中这使得简单的乱伦故事容纳了整个中国各种尖锐社会和思想的矛盾冲突。
(3)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
他所塑造的人物是真正个性化的。
他们各有自己的感情逻辑与对待人生的方式和自己的思想愿望要求,显得形象鲜明生动。
(4)人物语言富于动作性,并且高度个性化。
(5)戏剧语言精练简洁、明白晓畅,具丰富的潜台词。
(6)具有很浓的悲剧意味,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生活,又明显地受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
4、简述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从客观方面说,造成样子悲剧的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是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祥子想自己买一辆人力车的愿望,只不过是一个独立的劳动者的最低愿望,却在那个社会里却似乎成了奢望。
祥子历尽艰辛,饱尝委屈,三起三落,欲独立自主而终不可得,只因他面对着一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
社会把祥子由“人”变成了“鬼”——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2、是车厂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祥子的生活理想与虎妞的生活理想毫无共通之处,存在着尖锐的冲突。
这是一个资产者丑女引诱和腐蚀无产者强男的悲剧。
二、造成祥子悲剧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两点:1、祥子思想上的局限与性格心理上的弱点。
祥子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尤其是他的个人奋斗思想,是造成他悲剧主观因素中最根本的一点。
祥子没有能看清当时社会的本质,他的悲剧是对当时个人奋斗道路的彻底否定。
2、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
在接踵而来的打击面前遂渐滋生的自暴自弃,在把握自己上他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他曾经全力反抗命运却最终屈从于命运的安排,以至最后他理性彻底泯灭,道德支柱彻底崩溃,终于放纵自我,跌人了流氓无产者之列。
祥子的悲剧,是强者沉沦的悲剧,是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它真切地展现了一个不该毁灭者的灭亡的全过程,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
5、简述《寒夜》的现实主义特征。
1、对现实社会生活深刻解剖。
通过小人物的平凡生活琐事揭示重大主题,是作品现实主义特征主要表现。
小说中描写小公务员汪文宣的生活,异常冷峻的笔调剖析了这个家庭悲剧的社会原因。
通过对汪文宣性格的变化扭曲来尖锐抨击万恶的旧社会。
而汪文宣卑怯懦弱以致变态的性格正是国统区小公务员卑微社会地位的反映。
2、对人物内心世界发掘的细腻。
作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发掘到了异常细腻深刻的程度,它表明作家已掌握了“心灵的辩证法”。
在《寒夜》里,人物的心理描写再不是静态的、孤立的,而是透彻地揭露那些隐秘的心理历程,并且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是怎样在对立的情势下运动的。
比如,曾树生决定离家去兰州,这个决定是在各方面影响下作出的,然而这些影响却常常使她的心理朝着相反方向运动。
当她回家征询丈夫时,出乎意料的是丈夫同意她走,而这反倒使她犹豫了,反倒促使她违心地说出“我不走”这句话来。
6、简述张爱玲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①内容上,不关心大主题,多描写"男女间的小事情"和"软弱的凡人",流露出冷漠和"琐屑人生"的态度。
张爱玲的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沦陷前后上海和香港中上层社会病态的、不健全的、不完满、不幸的婚姻和恋爱,具有传奇色彩的生活和心态,所提供的,都是处于现代环境下,却仍然顽固保留的中国式的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
②喜欢用参差对照的笔法写人生,不喜欢采用强烈对照的方法,基调冷艳、苍凉。
张爱玲并不关心大主题,喜欢用参差的笔法写人生的苍凉,用"参差"的形式感塑造这个"没有完成"的时代里的"凡人"。
③对凡俗生活的发现及肯定。
张爱玲小说中的主人公都生活在一个日常的物质生活的世界中,她们大量算计的是衣服、房子、钱、首饰,她们的喜怒哀乐和她们的情欲、嫉妒、虚荣、疯狂紧紧相连,普遍的人性凝定在普通的人身上。
④雅俗并存的艺术境界。
张爱玲融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古今杂错、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这些小说历来被人们称为"新鸳蝴体""或新洋场小说""娱情小说"等等⑤语言华丽、雅致、圆融光润而意象丰富。
张爱玲对语言的颜色、情调、动静和意蕴多有极其敏慧的体悟,写肖像、写口吻、写神态、写氛围、无不笔致轻灵、才华闪烁、潇洒自如,这是张爱玲小说艺术最动人的地方之一。
论述题:(4题考3题,3选2作答)1、试论述巴金小说创作前后期风格的变化。
题材上:巴金前期小说主要写两类题材,即通过恋爱婚姻的纠葛描写知识青年的社会革命和家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