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练习题(含答案)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不辍(chu o)勉强(qi mg)B.外甥(sh mg)祖籍(j 1)C.规律(I u)溺死(n 1)D.劳碌(I u)慰勉(w百)提示:A项中“强”应读“ qi也g”;B项中“籍”应读“ j i”;C项中“律”应读“I 心”。
答案: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溺死迁涉托辞瞩目B. 荣辱私塾碾转聊叙C.劳碌衙门逊色通辑D.慰勉妯娌竭力发髻提示:A项中“迁涉”应为“迁徙”;B项中“碾转”应为“辗转”;C项中“通辑”应为“通缉”。
答案:D3.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1)母亲这样整日地()着。
(A. 劳累B. 劳碌)(2)母亲就靠那三十亩地独力()一家人生活。
(A. 支持B. 支撑)(3)母亲()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
(A. 管束B. 管教)(4)母亲()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
( A. 沉重时代B.沉痛时期)提示:既要求我们辨析近义词的区别,又要求我们对课文非常熟悉。
答案:(1)B (2)A (3)A (4)B(4)勤劳俭朴宽厚仁慈任劳任怨坚忍不拔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的最大特点是(2)母亲那种___________ ■勺习惯,母亲那种___________ ■勺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
(4)母亲具有的咼尚品质体现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几个方面。
提示:要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作答,答题时能够根据题干内容,在课文中准确找到提示语。
答案:(1「曾血引.包(2)勤劳俭朴'!询恿(3)母亲启丄拗奸丁-我综合?我发展一、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 _____________ (强健、强壮、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 (勉励、鼓励、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珍贵、贵重、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
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母亲是个(普通、平凡、平常)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一一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5.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提示:从选文的前两段中来概括,其中“教给……”提示了作答信息。
答案:(1)教经我与术难什斗钊〕勺绛隠.(2〕经我「个强塔的」加忙「个呦M勺习惯「(3)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6.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提示:注意辨析近义词之间微小的差别,结合语言使用习惯作答。
答案:强健鼓励宝贵平凡7.“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提示:整体感悟,结合全文的主旨作答。
答题的关键点是抓住作者把母亲融入到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当中并对他们进行赞美的目的。
参考答案:抒发了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由爱母亲推广到爱劳动人民,由赞美母亲到赞颂劳动人民,感情升华了,主题深化了。
8.上题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提示:把握“了”和“着”所表示的时间意义。
参考答案:不能。
前者表示已过去,后者表示现在和未来,不能互换。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2题。
母亲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8岁,弟弟才3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
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
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
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快,叫妈妈!’ 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
“不叫就不叫了!’ 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就是不让她摸。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
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
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
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
”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
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
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倒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
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
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
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了泪。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不疼就好,没事就好!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
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
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 岁。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唯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
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
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
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
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
“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
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
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
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是妈妈跳动的心脏。
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
妈妈,请您的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
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9.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噘着()(2)单薄()提示:“噘”不要读成“ ju ©”;“薄”不要读成“ bdo”。
答案:(1)ju e (2)b o10.“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这句话在文章的首尾反复出现,抒发了作者对母亲 ______________ ■勺感情。
提示:这句话所表达的感情都融于文章具体事件的记叙中,结合全文记叙的事件去品析所表达的感情。
参考答案:赞美、感激、怀念11.从车站回来的路上,妈妈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人家好啊,好!”妈妈真的是认为这样好?她为什么要总说好?[来源:学|科| 提示: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境,从语言中理解人物的心情。
我们可以从紧接着这句话后面的“我”的心理活动找到答案。
参考答案:妈妈不认为这样好。
妈妈总说好是为了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
12.阅读画线句,联系上文,体会妈妈的哭所包含的复杂感情。
提示:理解妈妈的“哭”,应结合上文所写的妈妈把姐姐远嫁出去及我的表现去作答。
参考答案:(1〕为女匚远婷血佈A(2)为儿子终于理解和接纳了自己而欣慰。
、语言运用13.在下面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甲句: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即使摘不到,但也能使人看到曙光就在眼前。
乙句: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
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提示:补写的句子要符合语境、意思连贯,要与所给出的句子在修辞与句式上相同。
甲句中所填内容应与“摘”“曙光” 相照应,乙句中所填内容应与“浪”“帮凶”相照应。
参考答案:希望是启明星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