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森林为例.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森林为例.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单选题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2.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建立自然保护区3.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下列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应该开发,因为那里的人民生活贫困,需要砍伐树木发展经济,所以不应该保护B.应该保护,因为热带雨林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所以不能开发C.应该先开发,再保护D.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适当进行开发近几十年来,云南省大片的原始森林遭砍伐,改为种植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

完成下列各题。

4.云南省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适宜B.交通条件改善C.市场需求变化D.科学技术发展5.橡胶园种植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农业结构变化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地资源减少D.农民收入增加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②改善生态环境③增加农民收入④调整农业结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

研究发现,油棕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

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

8.依据材料推断(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雨林生态恶化C.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9.油棕产业链中( )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B.棕榈油榨取工业宜靠近原料产地C.油棕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0.甲、乙两国都是粮食生产大国,其农业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历史悠久,经济发达D.科技先进,政府支持11.近年来,M河流域农场和牧场扩张迅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③地下水位上升④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增加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③⑤12.2018年4月12日,乙国乳制品正式登陆中国,业界普遍认为与其合作发展前景广阔,其理由是()A.中国鲜奶市场广阔B.乙国牧业发达,拥有高品质奶源C.航空运输缩短相对距离 D.两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二、13.下图阴影部分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阴影部分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主要分布规律是______。

(2)A、B、C、D、E、F 中属于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区的是。

(3)找出下列地理事实的内在联系,在下列方框中填序号,说明它们的关系。

①大气中 CO2含量增加;②全球气候变暖;③海平面上升;④森林面积减少;⑤两极冰川融化;⑥淹没沿海低地。

(4)近些年来,亚马孙部分区域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试分析原因。

(5)说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大规模破坏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

(6)简述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原因和治理的措施。

参考答案1. C 2. D 3.D 【解析】1.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雨林植被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 对。

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等作用与肺的功能无关,A 、B 、D 错。

2.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破坏原因是过度的迁移农业发展,该地以热带雨林迁移农业为主,A 正确。

商业性伐木,以木材换外汇,B 正确。

采矿修路、城镇建设,破坏林区植被,C 正确。

建立自然保护区,作用是保护森林,不是破坏的原因,D 错误。

3.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观点是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适当进行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D 对。

那里的人民生活贫困,砍伐树木发展经济,会破坏生态平衡,A 错。

热带雨林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开发,当地人们不能发展经济,无法摆脱贫困生活,B 错。

先开发,雨林生态系统破坏,很难恢复,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C 错。

【点睛】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雨林植被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建立自然保护区,作用是保护森林。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观点是把保护雨林放在第一位,适当进行开发。

4.C5.B 【解析4.在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中,市场决定了农产品的种类和规模,故云南省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种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变化。

故选:C 。

5.由材料“云南省大片的原始森林遭砍伐,改为种植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可知,橡胶园种植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

农业结构和农民收入不是生态环境影响。

土地资源没有减少。

故选:B 。

【点睛】农业区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6.D 7.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

6.“退耕还林”减少了耕地面积,增大了林地比重,既调整了农业结构,又改善了相应地区的生态环境,②④正确;增加木材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属于经济效益,不是“退耕还林”的“直接”目的,故①③错误。

故选D 7.读图可知:①为“三北”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防风固沙,A 错误;②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主要作用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 错误; ③为沿海防护林,有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袭击的作用,C 正确,D 错误。

故选C8.C9.B 【解析】8.A 、根据材料,油棕产业威胁红猩猩的生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A 项错误;B 、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会导致雨林遭受严重破坏,生态恶化,B 项错误; C 、雨林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为动物和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因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C 项正确;D 、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可以相互协调,实现共同发展,D 项错误。

故选:C 。

9.A 、油棕种植业属种植园农业,商品率高, A 项错误; B 、棕榈油榨取工业宜靠近原料产地,B 项正确; C 、油棕生产会破坏雨林,对环境造成影响,C 项错误;D 、油棕产业链短,规模小,不能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D 项错误。

故选:B 。

10.A11.B12.B 【解析】【分析】考点: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生态破坏及其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10.读图,甲国是巴西,乙国是阿根廷,两国粮食生产都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地区,A 对。

甲是热带草原气候,乙是温带季风气候,B 错。

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落后,C 、D 错。

11.图中,M 河是亚马孙河,流域农场、牧场的扩张,可能导致雨林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①对。

森林减少,吸收的温室气体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②对。

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下渗的少,地下水位下降,③错。

缺少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增加,④对。

流域内降水量大,没有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问题,⑤错。

所以B 对。

A 、C 、D 错。

12.题目中是乳制品登陆中国,不是说鲜奶,鲜奶的保质期太短,A 错。

该国阿根廷有优质牧场,可以提供高品质奶源,B 对。

使用航空运输,生产成本会太高,C 错。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乙国地广人稀,D 错。

13.(1)赤道两侧(2)F(3)412536(4)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进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言之有理即可)(5)破坏全球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减弱,影响生物多样性(6)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措施: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教育公民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移民、建立国际基金 【解析】 【分析】该题考查热带雨林系统生态效益及破坏。

【详解】(1)结合图示信息,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

(2)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A 、B 、C 、D 、E 、F 中属于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区的是F 。

(3)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 CO2 含量增加,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大气中 CO2 含量增加。

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是两极冰川融化,进一步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沿海低地。

(4)亚马孙部分区域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是雨林系统破坏的结果,具体是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进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5)根据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亚马孙热带雨林大规模破坏会破坏全球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减弱,影响生物多样性。

(6)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直接原因有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针对原因,采取的措施有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教育公民树立环保意识、减少移民、建立国际基金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