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认识图形备课方式□集体(负责人杜巧)□个人课时分配1课时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教材设计了一些开放性问题。
如:用一张正方形纸对折,能折出不同的图形。
把四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可以拼出多种图形。
这些问题能激起学生独立探索的热情,相互合作的愿望,有利于改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体会“面”在“体”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德育渗透内容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多媒体ppt □学具□教具□实验准备□辅助材料□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
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称。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称。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图形)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感知“面”在“体”上。
□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到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3)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完成。
汇报交流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教师归纳方法。
3.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
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三、游戏:我说你画试试你掌握的本领。
老实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巩固几种图形□ 板书设计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作业设计2月9日必作: 练习册P1选作: 口算天天练第4页课后检查与反思课题动手做(一)备课方式□集体(负责人杜巧)□个人课时分配1课时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划圆拼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树立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德育渗透内容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多媒体ppt □学具□教具□实验准备□辅助材料□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一、展示作品,发挥想象,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三幅图。
逐一展示三幅图画。
让学生充分说一说,每一幅图像什么。
出示最后一幅图,让学生说说这幅图是由我人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2)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同学们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
请同学们来看一看,猜一猜它们像什么。
(3)揭示课题。
这些同学的手可真巧啊!相信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同样能做出这么精美的手工制品。
请同学们也来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看看哪些同学在这我们节课上可以做到又动手、又动口、又动脑。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1)拿出1号图形(等边三角形)。
□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你会把这个三角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试一试。
(学生试折)你是怎样折的呢?(请学生陈述)这两部分一样大吗?请动手剪一剪、比一比。
(请一些学生展示操作过程)(2)拿出2号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圆)你能动手把这个圆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请你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展示、汇报)(3)刚才,我们是分哪几步把1号、2号图形分成一样的两个部分的?生答(师板书:一折,二剪,三比)(4)请拿出3号、4号图形,说出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正方形)你能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比比谁的方法多。
学生折,然后汇报结果。
(可以横折,还可以把相对的两个角对折)(5)请同学们按上面的步骤把5号、6号图形(长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面二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
请一名学生上来剪一剪、比一比。
三、拼一拼(1)你能用刚才剪出来的图形拼一拼吗?(学生拼图)(2)请你动手拼出你最喜欢的两个图形来。
(3)展示学生作品。
请你说一说。
你是用什么图形来拼的?它像什么?(4)喜欢折纸的同学请举手,你们会折什么?(5)请一位同学边折边说你是怎么折飞机(或表蛙)的。
(6)请同不们评价这位同学折得怎么样。
(7)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教其他三位同学折一件物品,折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评价一下。
四、自由创作(1)你会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折成正方形吗?请学生折好后汇报一下自己的折法。
(2)你能把这一张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一样大的部分吗?你有几种方法?课题动手做(二)备课方式□集体(负责人杜巧)□个人课时分配1课时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用七巧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形四边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形式学法指导德育渗透内容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多媒体ppt □学具□教具□实验准备□辅助材料□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来玩玩具。
(出示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生回答。
(板书:七巧板)二、初步认识七巧板(1)为什么叫七巧板呢?由7块板组成。
有7种颜色。
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了颜色不同的7块。
(4)认真观察。
七巧板由哪些图形组成?。
有5个三角形,有1个正方形,有1个平形四边形。
重点介绍其中的平行四边形。
让学生认识平形四边形。
(5)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把七巧板的7个图形分类。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①按图形分。
②按颜色分。
③按大小分。
(6)不但可以分一分七巧板的图形,还可以比一比七巧板的图形,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有大有小。
哪个力形最大?哪个图形最小?(让学生拿起来互相看看)这两个一样大。
你是怎么知道的?放在一起比出来的。
(演示比的方法)(5)介绍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它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
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魔板”。
只要我们动手又动脑,发挥我们的智慧,用七巧板就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
想试验试吗?下面我们就来拼一拼。
三、按要求用七巧板拼出图形(1)拼出正方形。
说说你是用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有没有和他拼的不一样的?还有哪些不同的拼法?(2)拼出三角形。
课题动手做(三)备课方式□集体(负责人杜巧)□个人课时分配1课时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过程与方法目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理解正方形、长方形重/难点和三角形的特点。
创作图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欣赏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法指导小组合作德育渗透内容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多媒体ppt □学具□教具□实验准备□辅助材料□其他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课件展示一些美丽的图案。
智慧老人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
看了这几幅图,从中你发现了哪些学过的图形?同时你有什么感受?它们像什么?二、想一想,涂一涂1.作品欣赏,小组讨论每幅作品都用了什么图形。
风车:看看由哪种图形组成,用了几个这样的图形。
兔子:看看用了哪几种图形,这几种图形是怎样组合的。
金鱼:图形组合,形状变化。
万花筒:图形组合,颜色搭配,变化无穷。
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图形来编织美丽的图案,装饰家庭、衣服。
2.这几个图形在和大家玩捉迷藏游戏呢,你能从下面这些图中找出它们吗?(课本第43页“练一练”第1题)课件出示第一幅图。
请你按要求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并涂上颜色,看谁找得快,涂得漂亮。
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
认识六边形:六边形的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归纳。
在图形中找出六边形,并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作品。
3.课件出示第三、四幅图。
放手让学生用认识六边形的方法自主认识梯形和菱形。
学生交流,全班归纳。
4.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找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三、自主创作。
1.在点子图上利用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个图案,互相说一□ 问题设计及教学呈示重点提示课题备课方式□集体(负责人杜巧)□个人课时分配1课时问题收集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学重/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形式学法指导德育渗透内容体验数学活动中所充满的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及检查□多媒体ppt □学具□教具□实验准备□辅助材料□其他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