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博士研究生《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入学测试大纲第一部分测试说明一、测试性质《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入学测试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相关专业所设置的一个测试科目。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的博士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及软件开发能力,以利于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各导师择优选拔。
测试对象为参加博士生入学测试的硕士毕业生,以及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
二、测试的学科范围操作系统的外特性,包括: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特性、类型以及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和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
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功能和实现技术,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
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论题:死锁概念。
并发处理的概念及实现技术,包括:进程概念,进程状态及变迁、进程控制、进程同步互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了解进程通信的概念。
实例操作系统,如UNIX系统和Windows系统的类型、结构、用户界面,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的有关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网络使用及安全等。
三、评价目标“现代操作系统”科目测试是要考核学生对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科目的测试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测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 答题时间:180分钟3. 考查内容及考查比例操作系统测试内容占70%,计算机网络内容占30%。
考查内容分为较易、较难、难三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配比例是3 :4 :3 。
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约占30%,需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试题约占40%,需要综合几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试题约占30%。
题目的形式可以有多样,如: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改错题、问答题、计算题、图解题、分析论述题、编程题。
题型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现技术的真正理解,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因为,针对任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类型的试题。
五、参考书目1.《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版庞丽萍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计算机网络》第三版坦尼伯姆电子工业出版社。
3.《计算机网络》第二版、第三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基本概念(1) 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关系,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特性,操作系统的类型;(2)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和分时技术;(3) 操作系统虚拟机概念,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4) 基本硬件结构:处理机的状态和特权指令;(5) 中断和俘获。
2.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了解运行一个用户程序的过程,理解用户界面的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类型及实现技术。
3. 进程及进程管理(1) 进程的概念:进程的定义、进程的描述、进程的状态及变迁;(2) 进程控制:进程控制的概念、常用的进程控制原语及实现。
(3) 进程的互斥和同步:临界资源、临界区、进程互斥定义;进程同步的例、进程同步的定义;信号灯及P、V操作的概念,用信号灯的P、V操作实现进程互斥和同步。
4. 操作系统资源管理(1)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概述资源分配机制、资源分配策略。
(2)死锁死锁的概念、产生死锁的原因、必要条件、死锁的预防、死锁的避免。
(3)处理机管理处理机的多及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算法、调度方式。
(4)主存管理存储管理功能;分区分配机构、方法及放置策略;分页存贮管理的基本概念、页地址变换;请求分页概念和实现方法;段式系统的二维地址结构、段地址变换;段页式存贮管理概念和实现方法。
(5)设备管理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独立性概念;缓冲技术的概念和常用的缓冲技术;设备分配技术;输入输出控制的基本功能。
(6)文件系统文件和文件系统的定义;文件的逻辑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连续结构、串联结构、索引结构);文件目录的定义、文件目录项内容、文件目录结构、文件路径名和当前目录;常用的文件操作命令;文件共享的概念和方法;文件安全的概念和方法。
5. 实例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实例操作系统类型、特点和结构;实例操作系统用户界面;UNIX系统的进程结构、进程状态和状态的变迁、进程调度功能和算法;UNIX缓冲管理技术;理解UNIX文件系统中主要数据结构及功能实现、文件的索引结构及文件目录结构。
二、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a.计算机网络的定义b.互连网络c.协议和体系结构2.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a.物理层的基本概念b.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c.数据链路层的基本概念d.停止等待协议e.连续ARQ协议f.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g.I 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3.计算机局域网a.局域网的体系结构b.I EEE802.3标准:CSMA/CDc.IEEE802.5标准:令牌环d.高速以太网e.局域网络操作系统4.广域网和网络互连a.广域网的概念b.广域网中的路由选择机制c.路由选择的一般原理d.互连网的概念e.Internet的网际协议IPf.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5.运输层协议概述a.TCP/IP体系中的运输层b.用户数据报协议:UDPc.传输控制协议:TCP6.网络使用及安全a.网络使用的概念b.域名系统DNSc.文件传输协议FTPd.电子邮件E-MAILe.万维网WWWf.远程登录TELNETg.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252博士研究生《计算机系统结构》测试大纲第一部分测试说明一、测试性质本测试大纲用于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代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入学测试。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本学科优秀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基础,以利于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各导师择优选拔。
二、评价目标在考察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还要考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测试有一定的深度,还要求考生有较宽的知识面。
三、测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测试类型:选择题、问答题、计算题、分析题等四、参考书1.J. L. Hennessy, D.A. Patterson, Computer Architecture: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hird Edition.即:《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第三版(英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2.郑纬民,汤志忠,计算机系统结构(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部分测试要点1.计算机系统设计基础1.1计算机设计所面临的挑战1.2技术趋势1.3价格和成本对设计的影响1.4性能描述及其测量方法1.5计算机设计的量化理论2.指令集的设计原理2.1指令集结构的分类2.2寻址方式2.3信号处理的地址模式2.4操作类型和长度2.5控制流的指令2.6指令集的编码3.指令级并行及其使用3.1指令级并行概念和挑战3.2动态调度中避免数据冒险3.3使用硬件动态预测减小分支代价3.4使用多发射提高指令级并行3.5基于硬件的推断执行3.6指令级并行的限制4.使用软件方法实现指令级并行4.1实现指令级并行的编译方法4.2静态分支预测4.3静态多发射4.4实现指令级并行的高级编译方法4.5在编译时提高指令级并行的硬件设计5.层次型内存结构设计5.1 cache概念5.2cache的性能5.3减少cache失效代价5.4减少失效率5.5减少命中时间5.6主内存结构5.7内存技术5.8虚拟内存6.多处理器和线程级并行6.1使用程序的特点6.2对称式共享内存多处理器结构6.3分布式共享内存多处理器结构6.4同步问题6.5内存一致性7.存储系统7.1存储设备类型7.2总线7.3可靠性、可用性和依赖性7.4磁盘阵列7.5I/O性能测量7.6排队论基础7.7存储性能和可用性的指标8.互连网络和集群8.1简单网络8.2互连网络媒介8.3网络拓朴8.4互连网络8.5集群技术253 博士研究生《现代操作系统》入学测试大纲第一部分测试说明一.测试性质《现代操作系统》入学测试是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相关专业所设置的一个测试科目。
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优秀硕士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录取的博士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及软件开发能力,以利于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各导师择优选拔。
测试对象为参加博士生入学测试的应届或非应届硕士毕业生,以及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
二.测试的学科范围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特性、类型以及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和操作系统的逻辑结构。
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策略、功能和实现技术,包括: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
了解操作系统的重要论题:死锁概念。
并发处理的概念及实现技术。
包括:进程概念、进程状态及变迁、进程控制、进程同步互斥的概念及实现技术。
实例操作系统,如:UNIX系统和Windows系统的类型、结构、用户界面、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的有关问题。
三.评价目标《现代操作系统》科目测试是考核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的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本科目的测试要求学生能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不要死记硬背;要求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实例操作系统的主要的概念及实现技术。
四.测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考查内容及考查比例考查内容的难度分为较易、较难、难三个等级。
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配比例是3:4:3。
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约占30%,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试题约占40%,需要综合几个知识点来解决问题的试题约占30%。
题目的形式可以有多样。
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计算题、图解题、实现同步互斥的编程题等。
题型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对操作系统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掌握的程度,知识就是每章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
针对任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产生多个不同类型的试题,只有真正的理解、掌握了知识点,才能自如的运用所学知识。
五.参考书目《操作系统原理》第三版,庞丽萍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操作系统基本概念1.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关系,操作系统定义、功能、特性和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2.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和分时技术。
3.操作系统虚拟机概念。
4.操作系统的结构。
5.基本硬件结构:处理机的态和特权指令。
6.中断和俘获。
二.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1.运行一个用户程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