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论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第55卷 第6期2002年11月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Social Sciences)

Vol.55.No.6

Nov.2002.654~658

民商法

论电子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刘 颖

(暨南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作者简介]刘 颖(1962 ),男,湖北武汉人,暨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应用经

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网络与电子商务法、国际经济法、金融法的研究。

[摘 要]承诺生效的时间与地点就是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由于电子合同既涉及虚拟空间也涉及现实空间,而在虚拟空间目前尚不存在网络法与虚拟空间司法机关的情况下,应将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与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分别认定。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应为承诺的数据电文进入要约人在虚拟空间中的支配范围的时间,除非要约人和承诺人另有约定;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应为要约人在现实空间中的营业地、惯常居住地等与电子合同具有最密切联系的现实空间的地点。

[关键词]电子合同;成立时间;成立地点;虚拟空间;现实空间

[中图分类号]DF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2999(2002)06 0654 05

一、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

有关合同的成立时间,包括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笔者赞成这样的观点,承诺的目的是使要约人了解承诺的内容,因此从理论上讲,似乎应以要约人了解承诺的内容的时间作为承诺生效的时间。但是在采用书面或其他物体具体化的承诺的情况下,承诺人不能仅依书面的交付,直接使要约人了解承诺的内容,还须要约人阅读始能了解。但是,要约人的阅读行为只能由要约人自己进行,承诺人对此完全不能控制。假如要约人对其受领的书面承诺,不为阅读,承诺就不生效,则其效力之发生,将由要约人任意支配,对于承诺人显失公平。因此,依书面或其他物体具体化的承诺,如已进入要约人的支配范围,且根据交易上一般观念,使要约人处于可了解的状态,就应使承诺生效。如能就到达主义!做如上理解,我们认为到达主义能最合理地在要约人与承诺人间合理分配风险。因此,所谓作为承诺的意思表示的到达!,应满足以下条件:

1.承诺的意思表示已进入要约人的支配范围。到达!的第一个要件,是意思表示已进入要约人的支配范围,例如邮件或电报已投入要约人的信箱,或将书信放置于要约人回时易见的处所,例如写字台,或在其住所交付于其家人,或交付于其居住的旅馆的收发室,而期待其能了解。要约人接受邮局通知领取邮件,亦生到达的效力,但挂号邮件因要约人不在,邮递员未留通知而带回者则不为到达。承诺的书信交付与相对人同居之亲属、家人、受雇人者,不须这些人有受领之权限,即可发生到达之效力。

2.承诺的意思表示已脱离承诺人的支配范围。到达!的第二个要件,是承诺的意思表示已脱离承诺人的支配范围。在采用书面或其他物体具体化的承诺的情况,如不将其书面或其他物件交付于要约人,仍由承诺人自己占有,而仅采用提示于要约人使其阅读的方法,仍不构成承诺的到达。

收稿日期:2002 08 01

3.承诺的意思表示处于可期待要约人能了解的状态。 到达!的第三个要件,是承诺的意思表示处于可期待要约人能了解的状态。承诺的意思表示不仅应进入要约人的支配范围,而且应处于可期待要约人能了解的状态。因此,假如承诺人秘密地将承诺的信件放入要约人的口袋之内,则在要约人发现之前,不生 到达!的效力。在为订立私人合同而为承诺的信件情况,如承诺的信件载有要约人的公务地址,则该信件送至要约人的办公处所时不生到达的效力。根据德国帝国法院的判例,在非营业日投入事务所的信箱的承诺信件,应于次营业日开始时才构成到达[1](第445 446页)。

如果对 到达!做如此解释,则不论是对纸面合同,还是对电子合同,不论在现实空间,还是在虚拟空间,到达主义能够最恰当地在要约人与承诺人间分配风险?。要约人仅承担源于他自己领域的风险,如他的秘书没有将承诺信件交给他批阅,或他的子女用火点燃了信箱内的东西,或他未开机去看是否有承诺的电子邮件。而对承诺的意思表示承担主要责任的承诺人,则不仅承担他自己领域产生的风险,而且还要承担承诺的意示表示在其支配的范围与要约人支配的范围这两个领域间传送时的风险,如承诺的纸面信件在从承诺人送达到要约人的途中灭失,或由于计算机系统的故障,承诺的电子邮件未能通过互联网传送至要约人等#。

电子合同与传统的合同均为双方当事人意示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其特殊之处在于,电子合同不仅涉及现实空间,而且涉及虚拟空间,因此应对承诺之 到达!作出新的解释,始能符合电子合同日益广泛应用的需要,促进合同法的发展与演进。

我们认为,在纸面合同的情况,承诺生效的时间应指承诺到达要约人在现实空间的支配范围,如信箱、收发室、办公室、亲属等;而在电子合同的情况,承诺生效的时间应指承诺到达要约人在虚拟空间的支配范围,如电子信箱、计算机系统等。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对数据电文的收到时间做有明确的规定。该示范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除非发端人(originator)与收件人(addressee)另有协议,数据电文收到时间的确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情况是如收件人为接收数据电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统,在此种情况,如果数据电文进入了该指定的信息系统,则以数据电文进入该指定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第二种情况是如果数据电文发给了收件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则以收件人检索到(retrieved)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第三种情况是如收件人并未指定某一信息系统,在此种情况,则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2](P.8)。

示范法规定,如收件人为接收数据电文而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统,而数据电文发给了收件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则以收件人检索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收到时间。此项规定实际上是采了解主义。示范法例外地就以数据电文传送承诺的合同的成立时间采了解主义,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要约人已指定了某一信息系统而承诺人的承诺却发给了要约人的一个信息系统但不是指定的信息系统,要约人从主观上讲可能并未注意该信息系统。但是要约人是否已检索到该数据电文或于何时检索到该数据电文,十分难以证明,若要约人故意或怠慢检索该承诺,使承诺人蒙受不利益,则显失公平。有鉴于此,权衡利弊,我们认为,仍应以数据电文进入要约人的任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收到时间,但承诺人应对要约人在一定程度上负损害赔偿责任。

我国?合同法%不仅规定了传统的合同订立制度,而且规定了应用计算机系统订立合同的制度,即电子合同制度。与?电子商务示范法%一样,我国合同法规定的以数据电文订立合同时,承诺生效采取到达主义。只是此时 到达!的标准是要约人在虚拟空间的支配范围。与?电子商务示范法%相比,我国?合同法%缺少一项规定,即在要约人为接收数据电文而指定了某一系统,而数据电文发给了要约人的一个系统但不是指定的系统时,数据电子的到达时间。我们认为,我国?合同法%应补充规定,在此种情况,仍应以数据电文进入要约人的任一信息系统的时间为到达时间,但承诺人应对要约人在一定程度上负损害赔偿责任。

&655& 第6期刘 颖:虚拟空间的标准与现实空间的标准

二、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

如前述,传统上,不论是大陆法还是英美法,对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似乎未加以区分。如采投邮主义,承诺投邮生效,合同在承诺发出时成立,承诺发出地即为合同成立地;如采到达主义,承诺到达要约人时生效,合同在承诺到达要约人时成立,承诺到达地即为合同成立地[3](第300页)。我国?合同法%

第34条第1款规定: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在涉及虚拟空间的电子合同的情况,前已述及,有关电子合同的成立,应采取虚拟空间的标准,当承诺的意思表示进入要约人在虚拟空间的支配范围时,承诺生效,合同成立,始能在电子合同的要约人与承诺人间适当地分配风险。而合同成立的地点在法律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合同案件法院管辖权的依据之一和涉外合同法律选择的连接点之一。由于许多国家有关互联网的立法处于空白状态,有关的国际条约亦未出现,有人提出发展一种网络空间法(Cyber Law ),并认为网络空间法可以是 示范法!或 虚拟社区法!,由虚拟社区中 居民!行使 点击投票权!将制订和选择规则的权力委托给相应的网络服务提供商(ISP),由网络服务提供商制订和执行的一种特殊的法律[4]

(第430 431页)。然而,我们认为,这些虚拟社区是否有权制定和执行某些行为标准,赋予其强制执行力,并排除现实空间的法律的管辖,至少在目前还是一个问题。有鉴于此,电子合同案件的管辖权目前仍应由现实空间的司法机关行使,电子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也仍应是现实空间的法律,因此,有关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的标准,则应为现实空间的标准。

有关数据电文的收到地点,?电子商务示范法%第15条第(4)款规定: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数据电文应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place of business)视为其收到地点。就本款目的而言:(a)如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应以对基础交易(underlying transaction)具有最密切关系(closest relationship)的营业地为准,又如果并无任何基础交易,则以其主要的营业地为准;(b)如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habitual residence)为准[2](P.8)。可见,就承诺的数据电文的收到地点,即合同的成立地点,?电子商务示范法%采用了现实空间的标准。我国?合同法%第34条第2款规定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虽然我国?合同法%第34条第1款规定: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但是,就电子合同而言,我国?合同法%将承诺的数据电文到达的时间与合同的成立地点区别开来,规定了不同的标准,到达的时间以要约人在 虚拟空间!的支配范围作为标准,合同的成立地点采用了 现实空间!的标准。

如前述,合同成立的地点在法律上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合同案件法院管辖权的依据之一和涉外合同法律选择的连接点之一,而在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的立法和实践中,合同案件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问题均允许当事人有选择权。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4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律管辖。我国?民法通则%第145条第1款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鉴于此,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示范法%就数据电文收到地规定的前提是 除非发端人与收件人另有协议!,我国?合同法%就电子合同成立地的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这些规定均表明,在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方面,采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即由当事人自己去对合同成立的地点作出约定,这实际上与各国所规定的当事人可以约定合同案件的管辖法院和涉外合同的准据法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在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则应采?电子商务示范法%所规定的认定标准,而不采用我国?合同法%所规定的认定标准。就合同案件的管辖权及法律适用问题,各国立法与实践多把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意示自治原则的补充。美国第二部?冲突法重述%第186?188条规定,当事人无协议选择时,应适用与合同和当事人有最重要联系的地方的法律。希腊1964年民法第25条规定,合同债务适用当事人&656&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5卷

自愿受制的法律,如果没有此种法律,适用按照全部具体情况对该合同适当的法律[5](第537 538页)。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规定,因涉外合同纠纷,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被告提起的诉讼,如果合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履行,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我国?民法通则%第145条第2款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合同所适用的法律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的国家的法律。而根据在判定 最密切联系的法律!时已普遍采用的特征履行说,特征履行方的住所地,惯常居所地,营业所,管理中心等为重要的联结因素。因此,?电子商务示范法%所规定的认定合同

成立地的标准,实际上是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具体化[5]

(第539 543页),是与现实空间中确定合同纠纷法院管辖权与适用的法律的潮流一致的。而我国?合同法%所规定 收件人的主营业地!,并非必然与合同存在最密切联系,这在跨国经营或连锁经营的公司尤其如此。是以, 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不宜认定为合同的成立地点,并进而成为合同案件法院管辖权的依据和涉外合同法律选择的连接点。

另外,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示范法%以 现实空间!的 营业地!或 惯常居住地!作为承诺的数据电文的收到地,亦即电子合同的成立地是合理的,因为这将使合同等法律行为与现实空间的行为地有实质的联系,从而避免以 信息系统!作为收到地可能造成的不确定性。由于 信息系统!所在地在跨国交易的情况下难以确定且极易变动,极有可能要约人在 虚拟空间!的支配范围的内 信息系统!根本不在要约人在 现实空间!的所在国,这与传统纸面合同的情况完全不同。为了使合同等法律行为与现实空间的行为地有实质的联系,?电子商务示范法%采用了 营业地!标准,即原则上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收到地点,而在存在多个营业地的情况下,采纳最密切联系营业地;在不存在营业地的情况下,则以 惯常居住地!作为收到地。

可见,对于收到数据电文的地点,?电子商务示范法%采用的基本标准是现实空间的 营业地!或 惯常居住地!,数据电文应以收件人设有营业地的地点视为其收到地点,如收件人有一个以上的营业地,应以与基础交易具有最密切关系的营业地为准,如收件人没有营业地,则以其惯常居住地为准。

三、小 结

综上所述,就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应采到达主义,其标准应为虚拟空间的标准,当承诺的意思表示进入要约人在虚拟空间的支配范围时,承诺生效,电子合同成立。就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方面,应采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其标准应为现实空间的标准,即由当事人自己去对合同成立的现实空间的地点作出约定。在当事人未约定时,电子合同的成立地点则为要约人的营业地,惯常居住地等在现实空间与电子合同有密切联结的地点。

注 释:

? 就是在传统上采投邮主义英国,学者也认识到电子合同应采到达主义。因为如采投邮主义,合同在发出承诺函件之

时即告成立,即使该函件没能寄达目的地亦不影响合同的成立。发信的地点极有可能成为合同成立的地点,而使用计算机时,数据电文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发出,如发送人的营业地、发送人拥有计算机的任何地点,甚至可以用手提式计算机在旅途中发出承诺电文,所以如果采用投邮主义,可能使合同成立的地点与合同失去任何有意义的联系,而且具有不确定性。英国著名的丹宁法官(Denning)在1955年的一个案例中指出: 当事人间采用迅即通讯手段的规则应与投邮主义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应于要约人收到承诺之时才能成立。!丹宁法官提出的这项规则也许可以用来确定通过计算机技术订立的合同的成立的时间,但到目前为止,英国还没有形成任何适用于无纸合同的一般规则。参见冯大同主编:?国际贷物买卖法%,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01页。

# 德国目前存在有关 到达!的另外的不同表达,在内容上大体相同。根据帝国法院就已使用,后来由联邦最高法院沿

用的定义,如果一封信件 以交易中通常之方式,进入相对人或另一个有权代理相对人受领信件的人之实际处分权范围,并且该相对人或另一个人具有知悉的可能性!,即为到达。联邦最高法院另一更为常见的表述是:意思表示必须进入受领人的控制领域,并在通常情况下可以期待受领人能够知悉意思表示的内容。有学者用 储存!一词,形象&657& 第6期刘 颖:虚拟空间的标准与现实空间的标准

地将上述定义中出现的 处分权!、 控制领域!等概念做了更为精确的说明。这样,通过电话转达承诺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被视为向对话人出的)在要约人那里被记录在磁带上的情形,也可以顺利地包容在这个概念中。储存的本质特征在于,要约人可以重复知悉意思表示的内容。既然这样,要约人就没有必要立即去知悉承诺的内容。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 211页。

[参 考 文 献]

[1] 史尚宽.民法总论[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 U.N.Doc.A /CN.9/XXIX/CRP.1/Add.13.

[3] 冯大同.国际货物贸易法[M ].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3.

[4] 肖永平.论冲突法[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 李双元.国际私法(冲突法篇)(修订版)[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 车 英)

Electronic Contract:Time and Location of Formation

LIU Ying

(Jinan U niversity Law School,Guangzhou 510632,Guangdong,China)

Biography:LIU Ying (1962 ),male,Doctor,Associate professor,Jinan University Law School,

majoring in cyber law and E commerce la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banking law.

Abstract:Electronic contracts involve cyber space and physical space also.Because there is no cyber law and cyber space court,w e should determine the time of form 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act and the location of form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act differently.The time of form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act should be the time the data message of acceptance enters the space w ithin the control of offeror in cyber space,w hereas unless otherwise agreed by offeror and acceptor,the location of form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act should be the place of business,habitual residence of offeror which has the closest relationship to the electronic contract in physical space.

Key words:electronic contract;time of formation;location of formation;cyber space;physical space &658&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5卷

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本文详细分析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及区别。指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制度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都容易混淆,现行的我国《合同法》在专门的二章对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做了具体的规定。正确认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区别,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标签:合同;合同成立;合同生效;联系;区别 关于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规定,在我国的《合同法》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合同法》中的第二章,第三章中都设有专章规定,“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份成立并生效的合同,是合同履行的开始,就是交易成功的一半。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合同法律制度中两种不同的制度,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实践中,很容易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相混淆,所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与不同,具有现实意义。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经由要约,承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成立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的一种事实状态。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法律拘束力。体现了国家意志对当事人意志的一种评价。 一、合同成立与生效的联系 1、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 合同的成立代表了合同关系的存在,如果合同根本没有成立,那么确认合同的有效与无效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合同成立后,只有符合生效条件的合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起始时间是一致的 在合同依法有效成立的情况下,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的起始时间是一致的。即合同成立之日,也是合同生效之时。因此合同成立的时间可以成为判断合同生效时间的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合同的成立时间与生效时间是不同的。如附条件的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在条件未成就之前,该合同的效力处于待定状态。 3、合同生效是合同成立的积极结果 签约双方的主体签订合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得到依法实现,只有合同生效后,合同才能对双方产生拘束力,合同的目的也因此得到很好地实现,这也是双方当事人希望看到并积极争取的结果。所以说,合同生效是合同成立的积极结果。 二、合同成立与生效的区别

电子合同怎么签订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biz.doczj.com/doc/2218938439.html, 电子合同怎么签订 电子合同是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双方或多方在网络上签订的一种合同。随着无纸化的推广,使用电子合同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样不仅节约成本,还方便快捷。也许大家就会问了,电子合同怎么签订呢?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了解。 签订电子合同是一个简单快捷的过程:首先要使用智能文档设计工具,编辑合同内容(也可以从word文档直接导入),签约双方填写相关合同信息,并确认后,甲方先用电子印章(将一个类似于u盘大小的物体插入电脑,两次输入密码后,用鼠标点击电子文件下方空白处,一个红色的公司印章就印在指定位置)。之后,甲方用网络将合同传输到乙方,乙方用同样的方法盖上电子印章。这样,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合同就生效了。 一、保障安全性 据专家介绍,电子合同比传统的纸质合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电子合同的安全性保障主要来自于电子印章技术和数字证书。一方面,电子

合同的内容在盖了电子印章后不可更改,而且电子印章不能分拆出来使用。另一方面,数字证书是一个网上的身份证,它可以确保合同的签订方和合同本身是可信任的。此外,电子合同采用了密码验证和在传输过程加密的办法,以保证其安全性。电子合同如果万一被篡改,还将会提示为无效合同。据了解,电子印章与一份权威机构出具的数字证书结合,还有双重的密码验证,充分保证合同签订双方的正确身份。在传输中,也将采取加密措施,充分保证数据的保密性。另外,技术上还可以提供专门的阅读插件,可以独立使用,保证合同不外泄。安全电子印章绝对不只是企业用户的产品,如今越来越多的个人网上交易,同样也需要。 专业人士说,电子签名过程中要加密、解密,交易双方使用的密匙是随机产生的,由1024位乱码组成,实现破译的概率是零。与传统合同相比,数字认证更具有信息的保密性,数据的完整性等优势。 二、电子合同形式的合法性问题 任何一种合同,只有其符合法律的要求,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才能具备有效性和和可执行性。各国立法对合法形式的规范主要是要求采用书面形式,而电子合同区别于传统合同的最大特点恰恰是无纸化,所以电子合同可能会因形式不合法而被认为无效,不予保护。电子商业示范法采用了一种令人信服,易于被各国接受的办法,这就是功能等同法认为电子合同只要满足了书面形式合同的基本功能,就应认为

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练习题

合同成立时间与地点练习题 2、甲公司与一香港公司就购买一批文化用具进行磋商,甲公司在传真中言明如达成协议则以最终签订售货确认书为准。香港公司在接到甲公司的最后一份传真时认为双方已就该笔买卖的价格、期限等主要问题达成一致,遂于1996年9月1日向甲公司开出信用证,但甲公司以信用证上注明的价格条件不能接受为由拒绝发货。依照法律,下列有关该案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买卖合同不成立,甲公司有权拒绝发货 B. 买卖合同不成立,甲公司有权拒绝发货,但应补偿香港公司相应的损失 C. 买卖合同已成立,甲公司应履行合同 D. 买卖合同已成立,但因未发生实际损失,故甲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 3、甲超市向乙电器厂洽谈购买一批电暖气,双方已达成书面协议,尚未盖章。随后乙电器厂按照约定向甲超市发货,甲超市收到货物后即摆放在柜台上销售。一个月后,因销售不理想甲超市要求退货,为此形成纠纷。此案应认定为()。 A.合同因未盖章尚不成立 B.合同因未盖章无效 C.合同因有书面协议所以成立,但未盖章合同关系无效 D.合同因乙电器厂已经履行供货义务,甲超市接受供货,该合同成立 4、甲于2月14日向乙发出签订合同的要约,乙于2月28日承诺同意,甲、乙双方在3月13日签订合同,合同中约定该合同于3月25日生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的成立时间是()。 A.2月14日 B.2月28日 C.3月13日 D.3月25日 5、下列关于合同成立地点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B.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C.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发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D.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成立地点有特别约定的,其约定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6、甲乙准备签订一个买卖合同,双方2009年6月1日约定在2009年6月15日在北京饭店在合同书上签字的时候合同成立,但是甲由于想腾出自己的仓库,在2009年6月10日把货物运至乙处,甲和乙按照约定在北京饭店签订了合同,甲当天在合同上签字盖章,乙将合同带回总部后第二天在合同上签字并盖章,以上情况下,合同成立的时间为()。 A.2009年6月15日 B.2009年6月1日 C.2009年6月10日 D.2009年6月16日 7、甲、乙两公司拟签订一份书面买卖合同,甲公司签字盖章后尚未将书面合同邮寄给乙公司时,即接到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发来的货物,甲公司经清点后将该批货物入库。次日将签字盖章后的书面合同发给乙公司。乙公司收到后,即在合同上签字盖章。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该买卖合同的成立时间是()。 A.甲公司签字盖章时 B.乙公司签字盖章时 C.甲公司接受乙公司发来的货物时 D.甲公司将签字盖章后的合同发给乙公司时 8、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合同成立的情形有()。 A.甲向乙发出要约,乙做出承诺,该承诺除对履行地点提出异议外,其余内容均与要约一致 B.甲、乙约定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在签订书面合同之前甲已履行主要义务,乙接受了履行 C.甲、乙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一合同,但在双方签章之前,甲履行了主要义务,乙接受了履行 D.甲于5月10日向乙发出要约,要约规定承诺期限截止至5月20日,乙于5月18日发出承诺信函,该信函5月21日到达甲 9、甲公司拟购买乙企业的加工设备,双方约定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一分买卖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该合同自双方约定一致时成立 B.该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成立 C.在签字、盖章之前,乙企业将货物送到,甲公司接收了货物,该合同成立 D.在签字、盖章之前,乙企业将货物送到,无论甲公司是否接收货物,该合同成立 10、北京碧溪公司与上海浦东公司订立了一份书面合同,碧溪公司签字、盖章后邮寄给浦东公司签字、盖章。该合同于何时成立?( ) A.自碧溪公司与浦东公司口头协商一致并签订备忘录时成立 B.自碧溪公司签字、盖章时成立 C.自碧溪公司将签字、盖章的合同交付邮寄时成立 D.自浦东公司签字、盖章时成立11、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合同,约定甲供给乙狐皮围脖200条,总价6万元,但合同未规定狐皮围脖的质量标准和等级,也未封存样品。甲如期发货,乙验收后支付了贷款。后乙因有20条围脖未能销出,便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向法院起诉,其诉讼代理人在审理过程中又主张合同无效。本案中,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 A.合同不具备质量条款,合同未成立 B.合同不具备质量条款,合同无效 C.合同有效,但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D.合同有效,甲不应承担违约责任 12、依照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合同成立的表述中,是正确的。() A、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盖章之前,当事人已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B、法律、行政法规定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C、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但没有采用书面形式,而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另一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D、承诺合同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13、下列关于合同成立地点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B、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C、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发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D、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成立地点有特别约定的,其约定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14、下列关于合同成立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B.承诺人收到要约时合同成立 C.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D.采用合同书形式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论电子合同当事人的确认及缔约能力

在订立传统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双方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了解对方当事人的相关情况并确定合同当事人,但在无法面对面进行交易的电子商务活动中情况则有所不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入网络惟一的限制是技术和设备,不受任何社会身份的限制,从而造成网络社会主体的复杂性[1]。这就使得当事人不可能象在传统交易条件下那样对相对人进行考察以判定其真实身份。这也可能导致无权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等情况的发生。鉴于此,采用电子签名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但由于电子签名往往与复杂的认证机制联系在一起,而且其中又涉及不断变化的电子信息技术,所以这一问题并未因电子签名的出现而得到很好地解决。 由于任何合同都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基础,并以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为目的,因此行为人就必须具备正确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思的能力,即是说必须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要件在学理上又被称为有行为能力原则或主体合格原则。[2]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并将其分为三类: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我国《合同法》第9条也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以上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显然不具有缔约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缔约,但是只能进行与之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具有完整的缔约能力。与传统合同一样,电子合同的当事人在缔约时不仅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且还要具有相应的缔约能力。这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是十分必要的。 在传统的面对面交易中,当事人一方往往仅凭直观感觉就能判断,他的交易相对方是未成年人还是精神失常者。[3]然而,在电子合同订立的过程中,当事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确认具有相当的难度。那么,对于不具有完全缔约能力的人,其所缔结的合同是否有效呢?对此,法律界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因此,有学者对网络交易中当事人行为能力之理论基础提出了质疑,认为应当重新思考。[4]在实践中,通常所采用的解决办法是:有关当事人在交易前要求对方提交其真实的个人资料并声明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但上述资料在法律上有何效力,传统合同法对此并没有相关规定。也有学者认为,在电子交易中应抛弃“行为能力原则”,而直接以经过要约与承诺阶段,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作为判断电子合同成立和生效的要件。

论合同解释的原则(一)

论合同解释的原则(一) 【摘要】 合同通常以语言文字为载体,难免产生歧义。在应然意义上,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外观上符合成立条件的合同往往隐含着争议。合同解释即裁判者(法官、仲裁员)运用法律思维、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分析和说明。解释原则的提炼对合同解释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合同解释应当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最小介入原则:在裁判的态度上,基于意思自治的要求以及司法的被动性和中立性,裁判者应当尽可能以超然的姿态面对当事人的争议,合同解释的对象应仅限于争议的内容。其二是宁使合同有效原则:裁判者在对案件进行审理时,首先应当对合同的效力作出判断。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使有细小的瑕疪,也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合意,尽可能维持其效力。其三是主客观相结合原则:合同行为以意思表示为核心,它包括内心意思和表示行为两个基本构成要件。在合同解释过程中,根据解释的目的是探求当事人的内心意思还是通过表示行为所体现的意思,存在意思主义(或称主观解释)与表示主义(或称客观解释)的争论。片面探求内心意思容易陷入唯心主义,孤立看待行为本身,容易导致形而上学;因此应该采取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原则,以表示行为作为合同解释的基础,以合理第三人的立场探究当事人的内心意思,衡量各方当事人利益,才能作出能为社会所普遍接受的解释。“合同”作为法律用语,各国立法和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为之下过多种定义。我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通常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卡尔.拉伦茨认为:语言是一种不断变化着的,具有适应能力的,常常充满歧义的表达工具。某个表达方式的意义,可能随着它所处的不同的上下文,它所指的不同情况以及说话者所属的阶层所独有的表达特点,而具有不同的意义。1]在应然意义上,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外观上符合合同成立条件的合同往往隐含着争议。这些争议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裁判者必须运用法律思维、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说明,并依法作出判决。当事人和局外人对争议的事项也可能作出自己的解释,这些解释对于辩明讼争事项具有参考意义,但是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尽管合同解释人人可能作出,但只有裁判者作出的合同解释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关于合同解释,国内合同法论着通常都有相应的章、节介绍,但大多不注意严格区分合同解释原则、解释规则、解释方法。“原则”一词,意指“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2]解释原则是为解释行为提供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指导性的价值准则,而解释规则是处理具体问题时的行为规范,解释方法则是解决问题的路径。笔者认为:在合同解释中,解释规则和解释方法的研究侧重于解决微观层面的问题,而解释原则的提炼更具有宏观上的指导意义。合同解释的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类合同的解释,对合同解释的结果具有限制、选择、修正的作用。合同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基于合同自身的特性,合同解释应当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最小介入原则,宁使合同有效原则、主客观相结合原则。一、最小介入原则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以法律调整的对象为标准,将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领域。规定国家公务的为公法,规定个人利益的为私法。公法的规范是强制性的,当事人必须遵守。而私法规范则是任意性的,可以由当事人的意志而更改,对当事人来说“协议就是法律”3]这种划分得到了后世学者的普遍认同,历代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其内涵。私法强调意思自治。按照意思自治的理论,人的意志可以依其自身的法则去创设自己的权利义务,当事人的意志不仅是权利义务的渊源,而且是其发生的根据。4]契约自由是意思自治在合同法领域的具体化,意思自治是契约行为的本质属性。无意思自治的行为即使有契约的形式,也无契约的实质,不是真正的契约。人们对契约自由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深化的。在罗马法时代,对契约自由的认识尚停留在直观、感性的层面。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对于缔约当事人双方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这一条款

第三方平台签订的电子合同是否有效

4月份,小许通过网络招聘与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在电子合同平台签订了电子劳动合同,但在9月份的时候,小许向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以其在任职期间,公司未与自己签订纸质书面劳动合同,且在第三方平台签署的电子劳动合同无效为由,要求公司按照法律规定向其支付未签订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 对此,公司认为,受疫情影响,跟小许签订了电子劳动合同,其流程是符合国家政策法律规定的,公司向仲裁机构提交了带有小许本人电子签名的电子劳动合同及相关的书面证明文件,经仲裁委员会核实审查,判定其使用的第三方平台以及签署的电子劳动合同,符合国家《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故最终认可了电子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驳回了小许的申请。 今年年初,由于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企业推迟了复工复产,并转为线上远程办公,这对企业HR招聘带来了困难,同时不少企业也在缩减人员,节省开

支,以往忙碌的黄金3月变成了“修罗场”,就业形势严峻。 为缓和就业形势,3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订立电子劳动合同有关问题的函》,其中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采用电子形式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三方平台签署的电子合同是否有效?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可采用“指定特定系统”。“指定特定系统”通常就是指第三方平台。同时在《电子签名法》中也规定了,电子签名需要第三方认证,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 为此,商务部颁布了《在线电子合同订立流程规范》,其中指出,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的电子合同订立系统中订立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电子合同的订立程序是怎样的

电子合同的订立程序是怎样的 (一)电子合同的与要约邀请(二)电子合同的承诺(三)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与成立地点(四)意思表示的撤回与撤销(五)电子合同的形式。 我国合同的形式有很多,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还有一种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电子形式。电子合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方便合同当事人快速的订立合同。下面,就请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电子合同的订立程序是怎样的吧。 (一) 要约与要约邀请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内容具体确定 (2)表明经受要约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要约邀请则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 2、电子合同的要约与要约邀请

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时,发出订约意愿的一方,只要该表示符合我国合同法关于要约的要件,该意思表示就是要约。尽管网络交易具有特殊性,但是在区分要约邀请方面,仍然应以双方的意思表示作为判断的标准,而不应从交易的对象的种类出发。因此,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分标准,仍然应回到《合同法》中,这一标准应该是: (1)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否具体确定。 (2)其发出人是否有受该意思表示约束的意思。 (二)电子合同的承诺 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一经承诺并送达于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承诺应具备的条件是: (1)承诺应由受要约人做出。 (2)承诺必须在合理期限内做出,或要约规定了承诺期限,则应在规定期限内做出,若未规定期限,应在合同期限内做出。《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承诺应符合要约规定的方式。 电子合同的承诺也应符合上述规定,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确定承诺的生效就成为判断电子的非常重要的问题。

合同的成立案例

第二章合同的成立 【例题】1(要约的有效条件) 下面哪些言辞属于要约 BD A.甲对一直想购买其珍藏的猴年邮票的乙说“我正在考虑是否要将这张邮票卖给你。” B.某建筑公司发传真给某水泥厂,上面写着“请速运20吨150型号水泥来我公司。” C.某大学生张三勤工俭学出售IC卡,他在各个学生宿舍都散发了销售传单,上面写着“面值100、 50、30元的IC卡9折优惠,如需要请呼……” D.赵六素来想购买好友郭七祖传的一副黄庭坚真迹,郭七都不肯割售。一日,两人共饮都有七分醉 意,赵六以言语相激,说郭七自己不懂欣赏书法却不肯出售黄庭坚真迹,郭七不胜赵六之激,便说,“好,你拿30万块钱来,这副画就归你。” 【例题】2(要约邀请的法律意义——可转化为合同内容) 喜好网球和游泳的赵某从宏大公司购买某小区商品房一套,交房时发现购房时宏大公司售楼部所展示的该小区模型中的网球场和游泳池并不存在。经查,该小区设计中并无网球场和游泳池。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赵某有权要求退房。 B.赵某如要求退房,有权请求宏大公司承担缔约过错责任。 C.赵某如要求退房,有权请求宏大公司双倍返还购房款。 D.赵某如不要求退房,有权请求宏大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解析: ABD。《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商品房的销售广告和宣传资料为要约邀请,但是出卖人就商品房开发规划范围内的房屋及相关设施所作的说明和允诺具体确定,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订立以及房屋价格的确定有重大影响的,应当视为要约。该说明和允诺即使未载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亦应当视为合同内容,当事人违反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例题】3(要约的撤回) 乙公司向甲公司发出要约,旋又发出一份“要约作废”的函件。甲公司的董事长助理收到乙公司“要约作废”的函件后,忘了交给董事长。第三天甲公司董事长发函给乙公司,提出只要将交货日期推迟两个星期,其他条件都可接受。后甲、乙公司未能缔约,双方缔约没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A ) A.要约已被撤回; B.要约已被撤销; C.甲公司对要约作了实质性改变; D.甲公司承诺超过了有效期间。 解析:“旋”表明马上发出撤回函,可以推定该函与要约同时到达,因此,该要约已经被乙公司撤回。虽然受要约人的工作人员没有交给董事长,但并不影响要约撤回的法律效力。 【例题】4(要约的撤销) 甲公司于8月2日向乙公司发出要约,要卖给乙公司一台机器设备,甲公司要求乙公司10天内答复。甲公司的要约于8月5日到达乙公司。8月3日,甲公司又给乙公司去信,称该机器设备现本公司需要使用,不能出售,请乙公司原谅。第二封信于8月6日到达。乙公司8月7日回信表示接受甲公司的要约条件,该回信8月 10日到达,甲公司拒绝交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 A.甲、乙之间的合同不成立,因为要约已被撤销。 B.甲、乙之间的合同成立,因为要约没有被撤销。 C.甲、乙之间的合同于8月10日承诺到达时成立。 D.甲、乙之间的合同于8月7日承诺发生时成立。 解析:要约中规定了承诺期限,属不可撤销要约。

试论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试论电子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 内容提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新的交易形式即电子商务。我国《合同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交易形式的要求,明确规定了电子合同,从而扩大了传统书面合同形式的范围。文章从电子合同的含义、特征以及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两点法理思考。 关键词: 数据电文电子商务电子合同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法律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随着Internet资源的开发,人们利用电子邮件( Electronic Mail) 、电子公告牌(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System) 、万维网(Word WideWeb) 等工具进行各种民商事交易,甚至直接以Internet 作为交易平台进行各种自动交易,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新的交易形式———电子商务,引起了传统合同法上合同形式的革新。本文试就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形式签订的合同即电子合同进行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电子合同的含义与特征 电子合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电子合同是指利用一切电子手段所签订的合同,包括电报、电传、传真、计算机处理系统等。狭义上的电子合同只指利用处理系统通过数字信息的传输所签订的合同,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本文所指即为后者。 我国《合同法》第11 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可见,我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明确规定了以数据电文形式签订的电子合同。据学者考证,这里的“数据电文”是从1996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由贸法会起草的《电子商务示范法》中的“DataMassege”一词翻译而来。《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 条对“Data Massege”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以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储存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 EDI) 、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据此,我们可以对“Data Massege”一词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理解:(1) 从数据电文本身的归类上看,它是一种信息; (2)从数据电文的产生与运用方式上看,它是指以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储存的信息;(3) 从数据电文的具体形式上看,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交换( EDI) 、电子邮件、电报或传真;(4) 具有开放、兼容或流通等特性。相比之下,虽然我国《合同法》对“书面形式”一词作了开放性的规定,但对数据电文的概念却作了封闭性的规定,未能像《电子商务示范法》那样具有兼容性。 电子合同与传统合同相比,虽然也必须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要件,但是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 (一)电子合同的要约和承诺是以数据电文的方式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的 在传统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当事人一般通过面对面的谈判或通过信件、电报、电话、电传和传真等方式提出要约和接受要约,并最终缔结合同.而电子合同的当事人均是通过电子数据的传递来完成的,一方电子数据的发出(输入)即可视为为要约;另一方电子数据的回送(回执)即为承诺。由于电子数据交换在功能上具有自动审断的功能,因此,电子合同的签订

(合同知识)分论——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合同知识)分论——合同的内容和形式

东宝公司是否该支付借读费 【案情介绍】 原告吴××和王××系夫妻,1999年2月28日,因购买商品房事宜和南京东宝实业XX公司(以下简称东宝公司)达成房屋买卖协议。同时双方又签订了补充协议壹份,于补充协议中,东宝公司承诺保证其孩子入读力学小学分校,有关借读的壹切费用由东宝公司承担,另外发生的壹切费用均和东宝公司无关,原告不能再以小孩上学为由提出退房要求。协议生效后,原告即为其孩子入读力学小学分校交纳了190元的借读费和1万元的捐资助学款(依校方规定,借读生必须交纳每学期190元借读费和每学年2500元捐资助学款)。后原告二人持交费收据要求东宝公司履行补充协议的约定,承担上述已交纳的费用。东宝公司认为双方约定由其承担的只是借读费,而不包括捐资助学款,故不同意承担此笔费用。因双方协商未成,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给付原告有关借读费用共计11520元。 【审理结果】 壹审法院认为:根据双方订立协议的目的解释和协议的文义进行解释,被告主张仅向原告承担借读费的抗辩不能成立。但原、被告对承担捐资助学款的约定违反我国及本省对义务教育收费的禁止性规定,因而该约定对被告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据此判决被告只向原告支付1520元的借读费。 二审法院认为:对“有关借读的壹切费用”不能作限缩的文义解释,而应理解为实现合同目的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学校违规收费不属本案审查范围,东宝公司应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按约定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据此判决,东宝公司应向吴××、王××壹次性支付借读费和捐资助学款共计11520元。 【评析】 本案双方当事人及壹、二审法院的分歧主要于于对合同内容的解释及对合同效力的认定存于不同的理解。

书面合同的形式及内容

书面合同的形式及内容 一、书面合同的形式 根据国际贸易习惯,如果交易双方通过口头或函电磋商,就主要交易条件达成协议之后,就要签订合同或成交确认书,以书面形式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固定下来,作为约束双 方的法律文件。 书面合同的形式主要有: 1. 合同 合同或称正式合同,一般适用于大宗商品或成交金额大的交易,其内容比较全面详细,除了包括交易的主要条件如品名、规格、数量、包装、价格、装运、支付、保险外,还包 括商检、异议索赔、仲裁和不可抗力等条款。这种合同可分为“销售合同”(Sales Contract)和“购货合同”(Purchase Contract)两种。使用的文字是第三人称的语气。 2. 成交确认书 这是合同的简化形式,一般适用于成交金额不大、批数较多的轻工产品或土特产品, 或者已订有代理、包销等长期协议的交易。成交确认书也可分为售货确认书和购货确认书 两种。无论是合同还是确认书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力。 二、书面合同的内容 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1. 约首 约首是合同的首部,包括合同的名称、合同号码(订约日期、订约地点)、买卖双方的 名称和地址、以及序言等内容。序言主要是写明双方订立合同的意义和执行合同的保证, 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等。双方的名称应用全称,不能用简称,地址要详细列明,因涉及到法 律管辖权问题,所以不能随便填写。在我国出口业务中,除在国外签订的合同外,一般都 是以我出口公司所在地为签约地址。 2. 本文 这是合同的主体部分,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合同的各项交易条款,如商品 名称、品质规格、数量包装、单价和总值、交货期限、支付条款、保险、检验、索赔、不 可抗力和仲裁条款等,以及根据不同商品和不同的交易情况加列的其他条款,如保值条款、溢短装条款和合同适用的法律等。 甲方未履行本合同第三条1,2,3,4条款之约定义务时,造成工期延误的,乙方不 承担违约责任,拖延的工期顺延。

民法典新规则解读四十四: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

民法典新规则解读四十四:电子合同的成立时间 第491条【信件、数据电文形式合同和网络合同成立时间】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 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解读 所谓电子合同,是指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数据电文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1]这里的“数据电文”,根据《电子签名法》第2条第2款规定,“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电子交易合同,又称电子商务合同,是电子化的买卖合同,属于电子合同的典型类型,是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协议[2],即在网络条件下,出卖人和买受人之间通过数据电文形式签订的明确双方买卖 交易关系的协议。根据交易主体的不同,电子交易合同主要分为企业(或其它组织机构)之间(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B2B)、企业(或其它组织机构)和消费者之间(Business

to Consumer,简称B2C)、消费者之间(Consumer to Consumer,简称C2C)。 民法典第491条是关于电子合同成立时间的规定,其中第1款是在原合同法第33条规定的基础上稍作文字修改而来,规定了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情形下合同的成立时间;第2款吸收了电子商务法第49条第1款规定,对网络合同的成立时间作出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法释〔2012〕8号)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在按照合同法的规定认定电子交易合同的成立及效力的同时,还应当适用电子签名法的相关规定。”下面予以具体分析。 一、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民法典第491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由此,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此时当事人达成的合同尚未成立,确认书才是此前合同正式成立的依据。需要强调的是,确认书原则上只能对当事人此前通过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达成的合同内容的确认,不能对此前合同内容作出实质性修改,否则,该确认书实质上变更了此前合同的内容,构成合同变更,不产生承诺的效力。当然,在当事人未要求签订确认书的,

签订电子合同的注意事项

签订电子合同的注意事项 签订电子合同的注意事项 一、电子合同的认定电子合同是随着网络商业化而产生的一个概念。电子合同是以电子的方式订立的合同,其主要是指在网络条件下当事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通过数据电文等形式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电子协议。我国对电子合同的效力的相关制度主要有《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等法律规定。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形成都属于合同的书面形式。《电子签名法》的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第四条规定:“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书面形式。根据以上相关规定,数据电文的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数据电文使用的是电子、光、磁手段或者其他具有类似功能的手段;二,数据电文的实质是各种形式的信息。数据电文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的内容,且内容是固定的,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稳定存续,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重复展示,供当事人随时查阅的都被认为是由《合同法》调整的合同; 二、电子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应该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 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订立需要有要约和承诺这两个过程,电子合同同样也需要具备这些要件。传统的合同的要约和承诺采用的方式不同于电子合同,电子合同中的要约和承诺均可以用电子的形式完成,它只要输入相关的信息符合预先设定的程序,计算机就可以自动做出相应的意思表示。我国《合同法》第18条规定:“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合同法》第16条第2款规定:“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第22条规定:“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邀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的除外。”由于电子交易均采取电子方式进行,要约的内容均表现为数字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往往要约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按下确认键的同时对方计算机几乎同步收到要约的内容,而对方发出相应承诺通知后合同即为成立。 三、电子合同的生效电子合同的成立只是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已经就合同内容达成了意思表示一致,但合同能否产生法律效力,是否受法律保护还需要看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即合同是否符合法定的以及约定的生效要件。 四、签订电子合同注意事项伪造不易留痕迹。我国在《电子签名法》第5条中规定:符合下类条件的数据电文,应当视为满足法律、行政法规的原件形式要求:(1)能够有效的表现所载内容并可随时调取查用;(2)能够可靠的保证自最终形成起,内容保持完整、未被更改、但是在数据电文上增加背书以及在数据交换、储存和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数据电文的完整性。 所以,为确保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一是需要完善的技术,二则需要较强的证据意识,将双方签订及履行合同过程中的证据予以充分保存,必要时请公证机构进行公证。而针对数据

【最新合同协议】电子合同成立时间与地点范本

合同订立原则 平等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的规定,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不论所有制性质,也不问单位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其地位都是平等的。②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当事人所取得财产、劳务或工作成果与其履行的义务大体相当;要求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另一方的财产,侵犯他人权益;要求禁止平调和无偿调拨。③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合同。 自愿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的规定,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包括:第一,订不订立合同自愿;第二,与谁订合同自愿,;第三,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第四,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变更有关内容;第五,双方也可以协议解除合同;第六,可以自由约定违约责任,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 公平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具体包括:第一,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试论电子合同 本科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试论电子合同 院系:继续教育学院 姓名: 学历层次:专科 专业:电子商务 学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2015年11月30日

试论电子合同 内容摘要: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进行。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电子合同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与核心。因此,我国应加快电子商务的立法工作,建立电子合同监管体制,并完善电子合同交易的法律制度。关键词:电子合同电子商务法律问题

目录 一、电子合同的涵义 二、电子合同的特征 三、电子合同对传统合同法的冲击和挑战 四、应对挑战的策略 五、结束语 六、谢词

网络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越来越多的交易在网上进行,电子商务成为未来商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而电子合同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与核心,它以其独特的订立方式对传统的纸面交易提出了法律、技术和监管等方面的挑战。但是,电子合同中的法律问题阻碍了电子交易的进行,也制约了电子交易的发展。本文拟对电子合同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电子合同的涵义 在合同法理论上,合同又称契约,其本意为“共相交易”。我国《合同法》重新审视了传统合同的定义,将合同视为反映交易的法律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条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可见,合同反映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交易活动都是通过缔结和履行合同来进行的,而交易活动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内容,无数的交易构成了完整的市场,因此,合同关系是市场经济社会最基本的法律关系。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采用,电子合同得以出现。电子合同(Electronic Contract),亦称电子商务合同,目前我国对电子合同尚未作出明确的法律定义,世界各国在其有关电子商务的立法中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解释。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第2条规定:“‘数据电文’系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我国《合同法》第11条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这样,我国《合同法》实际上把电子合同纳入了“书面形式”之内。 从法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电子合同的定义是研究电子合同其他方面问题的一个逻辑起点,也是电子合同立法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从理论上对电子合同进行定义是非常必要的。根据联合国《电子商务示范法》以及世界各国所颁布的电子商务(交易)法,同时结合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电子合同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主要以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等形式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电子合同是以电子方式所订立的合同,主要是指在网络条件下当事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通过数据电文、电子邮件等形式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一种电子协议。

再论合同成立与生效--以附款延期生效合同为中心(高润恒)

再论合同成立与生效 --以附款延期生效合同为中心 高润恒 上传时间:2001-8-7 内容提要:合同生效要件包括一般生效要件和特殊生效要件。合同的依法成立不仅指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还暗含该合同具备了一般生效要件,因此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有拘束力,才受到法律的保护(参见《合同法》第8条第一款和第二款)。附款延期生效合同是即时生效合同的合理延伸,以合同的依法成立为前提,以附款的满足为生效的临界点。附款合同依法成立后生效以前具有期待效力,当事人具有期待权。期待权具有对内和对外的双重效力,从而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及时、充分地加以实现。 关键词:合同依法成立、合同的生效要件、即时生效合同、附款延期生效合同、期待权自19世纪意思自由主义滥觞以来,“合同在当事人之间犹如法律”的意思自治原则已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合同在分配当事人之间成本与报酬、利益与风险时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并因此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丰富。但不论是合同的自治性还是合同的拘束力,均是以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为前提的。合同的成立和生效问题作为合同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一直多为学者所论及。目前国内学者也已经普遍认为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其典型方式为通过要约和承诺订立合同;合同的生效则指法律赋予合同以强制力。两者最显著的区别可以以无效合同为例子,即有的合同虽然有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形式存在,但由于有可能损害国家或第三人的利益而不被法律认可其效力。 合同的成立和生效问题如果仅止于此,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似乎也已经解决了,因为此时合同的成立和生效虽然是两个范畴,由于是在同一订约过程中出现可以把它们仅视作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即合同成立且同时符合生效要件方可---笔者注)。但是当出现了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合同和附生效条件或期限合同(即所谓的延期生效合同)的时候,由于出现了成立和生效的不同步性从而使这一问题变得复杂起来。这类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之间的关系有何特殊性、法律该如何保障该类合同按时生效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即时生效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在探讨较为特殊的延期生效合同以前,首先应当认识一般的即时生效合同的成立与生效问题。在该类合同中,除非有合同无效的情形存在合同自成立时即生合同的效力。而根据《合同法》第52条,合同无效的情形为:(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因此除了上述几种情形以外,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产生合同的效力,对内包括请求力、执行力和保有力,违反合同内容的规定即产生违约责任。这时成立的合同才是法律所认可并给予保护的合同,即《合同法》第8条第一款“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所称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在这里,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作为同一进程的不同侧面而同时存在。借用台湾学者林诚二在论述债务与责任的关系时所用的比喻,即时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