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 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身 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夜 深千帐灯”,“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 此行队伍之庞大。在这羁旅野外的深夜, 顶顶帐篷,点点灯火,也算是一个特殊的 景观,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
1、作者的“身”在哪里?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 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身在何方。
身在征途
2、作者的“心”又在哪里?
心系故园
1、同学们自由朗读词的上阕,你们的眼前出现 了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你看到了翻山越岭的画面。 你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 你 看到了眺望家乡的画面。 你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你看 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词的下阕,如果身在故园,又会 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
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 故乡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针针纳入寒衣的线啊! 故乡就是妻子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啊! 一个多么宁静、多么美好的团圆之夜啊! 故 园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其乐融融的生活。
《长相思》读到这里,你们感受到了 作者一颗怎样的心?
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 的春色之中,张籍的乡愁是肃 杀的秋风引起,诗人纳兰性德 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 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人在旅途,思乡情重。在王安石 的眼中,乡愁是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 徐春风;在张籍的笔下又成了一封写 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在纳兰性 德的心里,乡愁则是那暗夜呼啸的风 雪。诗人用多情的笔墨表达了对家乡 的思恋与热爱,令人回味缠绵。Βιβλιοθήκη 长 相 思纳兰性德
长 相 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 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多情贵胄——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清词人。 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性德;字容若 (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 人。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生长在北京。 善骑射,好读书。经史百家无所不窥,谙 悉传统学术文化,尤好填词。康熙十五年 (1676)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 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 (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 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仅三十一岁。 被埋葬在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 作品特点:词以小令见长,多感伤情调,间有雄浑之作。词集名 《纳兰词》,有单行本。
孤独、思念、期盼、破碎、煎 熬、痛苦、伤感
长相思
李煜 •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 • • •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主 题
• 《长相思》描写了戍边的关内将士,在北 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 之情油然而生。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体 现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 转变来细致描写将士的心理。夜的静谧更 显出了风雪的声音之聒耳,睡梦被无情地 打断,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睡意全无。听 着帐外的风声雪声,感受着袭来的阵阵寒 意,更加怀念故园的温暖、宁静和祥和。 “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 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 畅地流淌出来。
翻译
• 山路走一程,水路走一程,走了一程又一 程,向山海关那边行进。夜深人静,千百 座营帐中仍然亮着灯。风吹了一更,雪下了 一更,风雪声扰使思乡心碎,旧梦难成,故 乡从未有过这样的风雪之声.(“故园无此 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 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 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诗词成就: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 “清词三大家”。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 长相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在 本词中是词牌名。用“长相思”格律填写 的诗,内容不一定是写思念的。 • 榆关:即山海关。当年清兵就是通过山海 关占领北京,夺取政权的 。 • 更:量词。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 更,每更约两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