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政治备课组计划3篇

八年级政治备课组计划3篇

八年级政治备课组计划3篇
(1062字)
一、指导思想
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提高,能热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亲,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还着重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不能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本学年,八年级备课组有两名任课教师:朱芳芳老师、杨艳华老师。

这两名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且不止一次教过八年级内容,已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

作为青年教师,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全新的教学观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生现状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政治这门课已有所了解,但却不够重视。

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心态。

努力促使他们刻苦认真学习,养成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素养,在他们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将这一优秀的品质带到更高的年级,带进更高的学府。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分为3个单元,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3课组成。

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
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到繁地安排《新课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本册的重点是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能正确处理与师长的关系以及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工作措施
1、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入学习课改,领会课改精神,教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体现课改精神。

2、坚持每周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进度。

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发言人,开展集体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资源共享,实现效率最大化。

3、加强常规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关心帮助学困生,加强学法指导。

4、在平时积极参加学习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素养。

5、积极参加市、校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
项任务,积极外出听课学习。

附集备安排表:
集备内容、主讲人
好习惯受用一生、朱芳芳
积极的生活态度、杨艳华
优良的意志品质、朱芳芳
人不能选择父母、杨艳华
与父母平等沟通、朱芳芳
换个眼光看老师、杨艳华
行为与后果、朱芳芳
有肩就得挑担子、杨艳华
承诺的分量、朱芳芳
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杨艳华
篇二:八年级下期思想政治备课组工作计划(957字)
一、指导思想:
(1277字)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教育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积极推行学校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

加强组内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时代命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1、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1)深入学习、仔细研讨八年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把握好教材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2)做好教情学情的调查,及时调整教与学。

把“五议”中的议学生学习状况,作为本组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习能力与方法,对知识的掌握与实践。

2、落实教学常规,发挥集体智慧。

(1)贯彻落实政治组教研工作计划,切实将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研讨、学习方法指导作为备课组活动的核心内容。

(2)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发扬团队精神,发挥各自的优势,坚持做到学校规定的“五定”、“五议”、“六有”。

(3)积极参加学校和本组的教研活动,鼓励跨学部、年级和学科听课,加强组内的听课评课,注重组内评课的深度与实效性,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做好教学反思和教学后记,不断丰富和完善本组教案,改进教学方法,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5)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组内统一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精心选题,精讲精练,尽量把作业在课内完成好。

考前统一复习资料,考后做好分析讲评。

3、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1)抓好政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牢固打好基础。

(2)课堂教学要重视和实现师生互动,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应用,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

(3)教学中注重渗透国情和时事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

教师要把教材内容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提高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的科学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

加强课内外辅导,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高整体学业水平。

三、具体安排表:
周次课题
课型主备人 2
第一单元:我是中国公民第一节:我们都是公民
新授
曾庆亮
3 第二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新授朱桂娣 4
第三节:宪法保障公民权利
新授
王淑君
5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一节:维护人身权利
新授曾庆亮
7 第二节:维护人格尊严新授朱桂娣 8 第三节:保护个人隐私新授朱桂娣 9
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权利第一节:维护受教育权
新授
王淑君
10 第二节:维护财产权新授曾庆亮 11 第三节:维护消费权新授曾庆亮 12
第四单元:对社会负责第一节:社会公平与合作
新授
朱桂娣
14 第二节:社会规则与正义新授王淑君 15 第三节:社会身份与社会责任新授曾庆亮 16 第四节:负起我们的
社会责任
新授朱桂娣
17 期终复习复习 18 期终复习复习 19 期终复习复习 20
期末考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