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最近热播剧《琅琊榜》中有一句话:“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

”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凭借超绝的智慧辅佐新君的故事,我们古语也说“得贤才者得天下”,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样的贤臣明君,下列人物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管仲——齐桓公②伊尹——汤③魏征——唐太宗④刘伯温——朱元璋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2.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由此可见唐太宗
A.提倡节俭 B.重视人才 C.勤于政事 D.善于纳谏
3.隋文帝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历史上把他统治的这一时期称为()A.文景之治 B.康乾盛世 C.太平盛世 D.开皇之治
4.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几个有影响的治世,正确的是()
①文景之治;②贞观之治;③康乾盛世;④开元盛世
A.①③④②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5.唐朝时期新罗与中国往来频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罗派遣留学生来中国 B.新罗采用唐朝科举制度
C.大量佛经由新罗流入中国 D.朝鲜音乐传入中国
6.历史上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是发生在统治阶层对农民阶层的横征暴敛时期,由于农民阶层得不到最低的生存保证而发动武装起义。

下列历史人物属于农民起义领袖的是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姚崇
7.玄奘西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A.洛阳尼泊尔 B.北京日本
C.新疆巴基斯坦 D.长安天竺
8.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暴虐无道C.法律严酷D.宦官专权9.唐朝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是()
A.581年杨坚 B.618年李渊 C.626年李世民 D.618年武则天
10.不同的时代,人们追求的时尚生活特点也不一样,下列反映了唐代时尚的有①拔河②射箭③骑马出行④到瓦子娱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
11.《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创立殿试制度
D.选拔贤才
12.有人认为,隋炀帝对历史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下列哪些事件可以为他的观点提供证据
①建立隋朝②创立科举制③开凿大运河④统一全国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下图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她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重视人才,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
B.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C.统治残暴,荒淫无道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4.唐朝中后期国势急转直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使得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A.玄武门之变B.安史之乱
C.黄果起义D.大运河的开凿
15.隋朝统一南北的条件是( )
A.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B.南方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
C.北方的民族大融合,使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步消失
D.科举制度的正式成立
16.唐朝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下列有关“五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统治区域都在黄河流域
②五个政权并存割据
2
③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④政局相对稳定,战乱影响较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有密切关系。

殿试制度的创立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隋炀帝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玄宗
18.“大德远涉沧海,来至此国。

朕先造东大寺,经十余年,于大佛西,欲立戒坛,自有此心,日夜不忘。

”这是753年日本天皇下诏欢迎来自大唐的一位高僧所说的话。

这位高僧是 ( )
A.玄奘 B.鉴真 C.郑和 D.蔡伦
19.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②唐三彩的生产
③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大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

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①唐太宗发兵反击东、西突厥②遣唐使来华
③鉴真东渡④唐蕃和亲、同一家⑤玄奘那烂陀寺成大师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⑤
21.他统治时期,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虚心纳谏,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他是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
22.唐朝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是在()
A.唐太宗即位后B.安史之乱后C.武则天统治时期D.科举制创立后23.唐太宗说:“其(夷狄)情与中夏不殊……四海可使如一家。

”下列史实中,与唐太宗直接相关并体现上述观念的是
A.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
C.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 D.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24.《明史.宦官传》载:“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材料反映了明成祖命令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3
A.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富强
B.收复台湾
C.进行海外殖民,掠夺财富
D.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5.五代十国时期马氏楚国发展商贸的举措不包括
A.发展与中原和周边地区的商业贸易
B.采取免收关税等重商政策
C.铸造铅、铁钱,发行“契券”
D.在梅山地区设置新化、安化两县
二、简答题
26.隋朝时期创建的“三省六部制”在我国古代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三省”指的是哪三省?
27.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8.唐朝的繁荣昌盛能够闻名于世,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9.比较隋朝和秦朝,它们有哪些相似地方?
4
参考答案
1.D 2.D 3.D 4.D. 5.C 6.C 7.D 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 15.BC 16.C 17.C 18.B 19.B 20.D 21.B 22.B 23.A 24.A 25.D
26.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27.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涉及许多领域,文学、绘画、书法、工艺以及服饰等诸多方面无不仿效中国,以致日本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唐朝文化风格。

教育:日本吸取儒家学说,提倡“儒道”,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开办学校。

文字:日本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大化改新后,留学唐朝的日本学者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楷书、草书创造出标音字母——假名,形成汉字、假名并用的独特日本文字体系。

佛教传入:大化改新以后,中国流行的佛教也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

(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8.如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并允许他们长期居住;与外国交往密切文化发达等等,这些促使唐朝繁荣昌盛、闻名于世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9.①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制度,如秦的郡县制、隋的科举制;③都兴修了举世闻名的工程,秦修长城,隋开大运河;④都因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迅速灭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