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调研测试-----------------------作者:-----------------------日期:2010届省海安高级中学、外国语学校、市金陵中学高三调研测试语文(必试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
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下,主观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的题号下空格..........................的横线上....。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和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 .圈.养/可圈.可点 语塞./敷衍塞.责 埋.单/互相埋.怨 B .挑.剔/武装挑.衅 慰藉./声名狼藉. 扎.染/安营扎.寨 C .提挈./锲.而不舍 花圃./魂惊甫.定 祛.除/胆怯.畏缩 D .机杼./毁家纾.难 胼胝./民脂.民膏 绯.闻/成绩斐.然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 .众所周知,2010年世博会的五个副主题之间具有极为丰富的关联性。
主题馆每一个板块在重点对应一个副主题的时候,也将涵盖该副主题与其他副主题之间。
B .不管是企业的低碳行为,还是我们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其实都是要行之于简朴自然,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C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
D .今年春晚人气最旺的当属解散多年又重聚的小虎队。
“小虎队”这个演唱组合的名字,对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3.根据下面一段材料,概括说明“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不超过30字)(4分)虽然通货膨胀已经退潮了,但通货紧缩却正向我们逼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们认识到,目前经济的最主要风险已经从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一般是指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表现为与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所对应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的趋势性下降。
通货紧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以致引起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从而导致物价水平的普遍下跌。
当出现这种通货紧缩时,市场表现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度减缓,最终引起经济增长率下降,甚至会出现经济衰退。
广义的通货紧缩除上述引起的原因之外,还包括一系列非货币因素,例如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商品和劳务的丰富,新技术的普及和运用的加快,政府放开管制后的竞争剧烈等,都是构成商品和劳务价格下降的因素,由此有可能形成物价的普遍下跌。
答:▲4.阅读下面一段材料,以第二人称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表达对人物的崇敬赞美之情。
要求抓住人物特征,感情真挚,使用两个对称的比喻句,不超过40个字。
(5分)浩是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
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到派出机关要求将他留任。
浩在小岗村一住就是几年,处处为村里谋规划、办实事,大年三十还泡在村里,几年来一直租住在村民家中。
几年里,小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美丽、和谐、富裕、文明的的社会主义新小岗重新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魅力,跻身“全国十大名村”荣誉行列。
2009年11月6日,他因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
年仅46岁。
答:▲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人。
少时即具倍年之觉,总角工为时艺,塾师大奇之。
年方十五六,即结文社于城南,自为社长,社友年三十以下者皆师之,奉其约束不敢犯。
时于举业外,为声歌古文辞,已有集成帙矣。
后久研性命之学,颇有得,识者谓其识力、胆力迥绝于世。
乙未谒选为吴县令,始以其学试之政。
人皆谓吴门繁剧,而公超脱,或足以困之,乃公洒然澹然,不言而物自综,事自集。
吴赋甲于天下,猾胥涂改簿籍,多征民间,人皆不知。
公一目了然,摘其影射之条若干,呼猾胥曰:“此何为者?”胥不敢欺,皆俯首曰弊,公俱置之法,而清额外之征凡巨万,吴民大悦。
公机神朗彻,遇一切物态,如镜取狱具,自非重情,无所罚赎,杖影,即巧幻莫如吴而终不得遁,故遁词恒片语而折,咄嗟..之示惩而已。
以故署门酒家萧条,皆移去。
县胥隶之类,或三四为共一役,不食县官,唯借公事渔猎里闾,公拣其宜用者食之,无所差遣,终日兀坐,不能糊口,皆逃去归农。
居常不发私书,尘复函数寸,期年而政已成。
公为令清次骨,才敏捷甚,一县大治。
会因讼意见与当路相左,遂闭门有拂衣之志。
公既得请,走吴越访故人,同览西湖、天目,登、齐云,恋恋烟岚,如饥渴之于饮食。
间发为诗文,俱从真源中溢出,别开手心灵,搜剔慧性,以荡涤摹拟涂饰之病,其功伟矣。
眼。
天下才人文士始知疏瀹..戊申春暮入都,补验封司主事,摄选事。
猾吏多舞文,正当急选之期,故事掣签时,..凡琐屑事皆郎躬为之,吏无敢近者。
一老吏忽排闼而入曰:“每次大选,例与都吏一二美缺。
今有某驿缺,已予都吏百金矣,幸以见与。
”公目摄之,叱之出。
少宰公乔曰:“吾辈身为大臣,受制胥吏,切齿久矣。
”会猾吏私一姻戚,已罢官而仍留之,公察得其故,大愤曰:“如此则铨柄尽归此辈矣。
”誓除此大蠹。
时冢宰拟以疏文而后逮治之。
公曰:“此胥吏也,但置之于法,以一知会疏上,则迅雷不及掩耳。
虽有奥援,将安用之?”遂如言具疏,而绳胥吏入刑部。
疏下,竟以欺罔..坐重辟。
乙酉公主试中,试官以避嫌不过搜求,公通场皆自取阅,所取士大半得之落卷中,及出榜,多名士,试录为天下第一。
庚戌卒,年四十三。
海知己,谓其识如王文成,胆如江陵,而不逮下寿以殁,天下惜之。
(选自《公安县志》,有删改)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咄嗟..狱具: 霎时 B .疏瀹..心灵: 疏导 C .猾吏多舞文..: 擅长写文章 D .竟以欺罔..坐重辟: 欺骗蒙蔽 6、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正面表现........袁宏道为政“清次骨...”的一组是 ( ▲ )(3分)①公俱置之法,而清额外之征凡巨万 ②遁词恒片语而折,咄嗟狱具 ③以故署门酒家萧条,皆移去 ④终日兀坐,不能糊口,皆逃去归农 ⑤誓除此大蠹 ⑥通场皆自取阅,所取士大半得之落卷中A .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袁宏道少年早慧,不仅擅长写应试的八股文,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创作才能,在同道中颇有威信,长大后又深入钻研理学,思想更加成熟。
B .袁宏道为政清简,嫉恶如仇,严厉打击猾吏侵民的行为,特别是在一老吏干扰人事选拨工作的时候,“先斩后奏”,当即把他抓起来送到刑部的做法,深受百姓称道。
C .袁宏道不仅政绩卓著,而且其诗文别开手眼,提倡独抒性灵,这对改变当时复古模拟和修饰造作的文风起到了很大的矫正作用。
D .袁宏道在中做主考官的时候,大力纠正考官阅卷中的不良工作作风,亲自复查“落选”的考卷,录取的人才大半都是从其中搜得的,可见其过人的胆识。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重情,无所罚赎,杖之示惩而已。
(3分)译文: ▲(2)间发为诗文,俱从真源中溢出,别开手眼。
(3分)译文: ▲(3)但置之于法,以一知会疏上,则迅雷不及掩耳。
虽有奥援,将安用之?(4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北宋·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霜禽:冷天的鸟。
(1)首联中最能突出梅花特点的分别是哪两个字?请作简析。
(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⑹寄蜉蝣于天地,▲。
(轼《赤壁赋》)⑺独学而无友,则▲。
(《礼记·杂记》)⑻▲,勿临渴而掘井。
(朱伯庐《治家格言》)五、现代文阅读(一):文学类文本(23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烟雨桃花潭所巨①桃花潭早在神往之中。
每每由凝思进入幻境,将自己化成汪伦、白,或岸上,或舟中,送人或被人送着,一样的难分难舍、别情依依。
②真到桃花潭来了。
一个暮春的雨天。
雨是江南独有的,似雨似雾,丝丝缕缕;桃花潭也是江南独有的,在青弋江上,在蒙烟细雨和莽莽苍苍的历史之中。
穿过水东翟村,出踏歌岸阁。
面前是墨青色无声的青弋江,背后是青青的生满益母草的踏歌古岸。
我知道,在另外的时空,在另外一个桃花盛开的暮春,白立在船头,就是那种江南特有的小小的梭子船,他的眼睛里有一滴雨一样亮的泪水。
汪伦在岸上,踏着江南特有的节奏,唱一首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的送别歌。
在他们身边,江水悠悠地流淌,桃花灿烂地盛开,小雨牵肠挂肚地下着。
白再也忍不住了,那首《赠汪伦》的诗就顺口流出来,而且就那样平平仄仄脍炙人口地流传千载。
③不见有潭,只有联袂而来,一版墨青的江水,原来春夏水涨,将对岸那潭与青弋江连为一体了。
桃花依然像古代那样地开着,在岸边,在水里,在那种烟雨迷蒙的意境之中,静静的濡染着生命的嫣红。
我突然想起,江水和桃花和谐组合的桃花潭,似乎是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①是等待我呢,还是大唐的白?④白当时住在,“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
但他忽然收到汪伦顺着青弋江漂来的书信。
信曰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就欣然溯江而来。
到翟村一看,并不似信中所言。
汪伦说他的信没错。
离此十里有个桃花渡,岂非“十里桃花”?对岸的万村有家姓万的人开的酒店,莫不是“万家酒店”?白大笑,不仅笑中国文字机巧无穷,也笑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
⑤细雨霏霏,如小猫舌头凉凉地舔着面颊。
江水墨青地静,偶尔贴一朵无声的小漩涡。
江南的蒙烟细雨最是缠缠绵绵地难以招架。
那古意盎盎的水村山廓和许多心绪,也都湿漉漉让人难以招架了罢!上游百米处,三两牧童骑在水牛背上,悠悠地由江水驮过江去,水面只剩一弯盘角的牛头和戴小斗笠的牧童的上半身。
那情景,似在可染水墨画中见过。
歌声悦耳,牧歌呢,踏歌呢?⑥雨丝子密密的,漫天撒下轻丝罗帐。
翟村、万村和不远处的魁星阁都成了淡淡的影了,那雨莫不真个就是江南的情,江南的韵?此时,汪伦和白都隐进乳白色的厚厚的帘幕,只有那潮湿的渡船苍黑着,在原来的地方,静静地,静静地若有所思。
⑦乘船渡过江,渡口叫万村渡。
传说翟村曾与万村争渡口的名字。
但万村人说,“桃花潭水深千尺。
”千尺者,万寸(村)也。
这又是一例江南人的机智和诙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