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关系》———有关说明与实施要则一、考试要求本大纲是中国高教学会公共关系教育分会《现代公共关系》一书的考试大纲。
根据《现代公共关系》一书的知识体系和操作技巧的要求,编写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试要求,具体内容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四个层次。
1 识记:指学习后应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方法、原则和意义等内容。
2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理解和把握现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 简单应用:指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基本的公共关系问题。
4 综合应用:指在现代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某些公共关系的问题并能掌握灵活运用技巧。
二命题依据:1 、试题类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2 、考试时间120分钟。
3 、命题的原则:根据教学大纲,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考核所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试题的分数比例为:识记20%;理解3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试题的层次和难易程度适当兼顾,保持合理的结构。
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是。
A 传递信息B 推销主产品C 沟通与协调D 建树形象2 、爱德华·伯尼斯的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A 《有效公共关系》B 《舆论明鉴》C 《实用公共关系学》D 《公共关系学》3、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 组织B 公众C 个人D 社区4 、公众形成的基础是。
A 客观存在B 与组织的相关性C 人群的集合D 共同的利益关系5 、公关传播的内容是。
A信息与观点B方针与政策C组织概况D员工资料6、公关传播最常用、最有效、且最为重要的传播类型是。
A个体传播B群体传播C大众传播D网络传播7、是公从对组织的真实评价。
A组织实态B实际形象C市场实态D产品形象8 、是公共关系目标的集中体现。
A公关广告B分析公众C选择媒介D公关主题9、组织成员自觉、主动开展公关活动的社会意识,是指导公关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
A 公共关系行为B 公共关系状C 公众舆讼D 公共关系意识10 、下面属于宣传型公关活动项目的有。
A 参观活动B 联谊会C 记者招待会D 座谈会11 、举办庆典活动中,在拟定宾客名单后,应提前天发出请柬,以便被邀请宾客安排时间准时参加活动。
A 1-2B 3-5C 7-10D 20-3012、公关策划的基础,离开这一基础,公关策划就没有了针对或者不具有现实的操作性。
A 公关活动B 公关调查C 公关方案D 公关评价13、是社会组织无偿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资助某一项事业,以取得一定的形象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
A 接待B 新闻发布会C 庆典D 赞助14、组织形象识别系统的英文简称是。
A. CISB. CS C .CRM D .CSM15、根据,可以把公众化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
A 公众对组织的态度B 组织对公众的态度C 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D 组织对公众的重要性16、指顾客对企业褒扬和赞美的程度。
A 回头率B 指名度C 知名度D 美誉度17 、危机公共关系的基本策略有预防策略和。
A 管理策略B 调查策略C 处理策略D 评价策略18、指一组织针对本国以外公众所进行的公关活动或对国外有着显著影响的公关活动。
A 绿色公关B 国际公关C 危机公关D 情感公关19 、在政府公关中主客体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就决定着政府公关的出发点就必然从着眼。
A 国家利益B 公务员利益C 公众利益D 领导利益20、政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于广大公众来说,他们所见的所接触的政府是实际上是代表政府履行公务的具体人员。
从这个角度上讲,所谓政府形象问题就是的形象问题。
A 主要负责人B 接待人员C 政府公务员D 第一把手21、公关接待中,自我介绍是起“”的作用。
A 先声夺人B 先入为主C 喧宾夺主D 牵线搭桥22、政府公共关系指的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与作为客体的公众之间体现政府的一种公共关系实践活动。
A 管理职能B 行政职能C 监督职能D 执政职能23、会议接待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A 会谈B 送客C 接站D 安排住宿24、与组织的销售、财务、人事、经营、技术等部门处于同级地位的公关部属于A 部门并列型B 部门归属型C 最高当局直属型D 对象25、公共关系公司按照经营方式可以划分为合作型和两种。
A 综合服务型B 专业型C 专项型D 独立型26、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共关系研究是一种。
A 行业型公关社团B 综合型公关社团C 学术型公关社团D 职业型公关社团27、在公关部的内部机构中,担负组织内外接待的任务的是。
A 培训部B 联络部C 宣传部D 接待部28、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是以作为指南的。
A 传统文化B 先进文化C 流行文化D 通俗文化29、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A 外讲贡献B 外求发展C 外拓市场D 外求形象30、社会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形成的关系状况被称作。
A 公共关系活动B 公共关系状态C 公众舆论D 公共关系行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是。
A 组织B 公众C 资金D 社区E 传播2、艾维·李在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发展中提出了。
A 投公众所好B 公众必须被告知C 说真话D 把组织“自己的利益同公众利益联系起来”E 凡宣传皆好事3、“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
A 主体B 手段C 过程D 客体E 宗旨4、公共关系协调的方法主要包括。
A 信息反馈调节法B 强迫屈服法C 严以律已法D 信息传播法E 情感交流法5、公共关系调查法的内容有。
A 组织员工资历调查B 外部公关状况调查C 社会环境状况调查D 组织公关活动效果调查E 内部公关状况调查6、常见的赞助类型有。
A 体育事业赞助B 文化事业赞助C 科教事业赞助D 慈善事业赞助E 福利事业赞助7、文化公共关系在具体运用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A 理念倡导法B 心理暗示法C 情感关怀法D 文化包装法E 人际吸引法8、政府公关的任务主要有。
A 树立公关意识B 沟通信息C 塑造形象D 服务人民E 收集信息9、为了给公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接待工作应该做到。
A 矫揉造作B文明礼貌 C 气氛热烈D 态度热情E 朴实自然10、公共关系活动中,社会组织要以满足公众为出发点应做。
A 了解公众需要B 尽力服务周到C 尊重公众意愿D 依据市场需要E 满足公众需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公关管理的协调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社会组织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为什么说公共关系可以增进组织的工作效益?4、为什么说公关策划在公关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5、大学生的形象设计应该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四、论述题(本题8分)1、联系大学生成才实际,阐述学习和研究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五、应用题(本题12分)日本东京的一家公司的公关销售部有一位年20岁的小姐,她隔不多时就要为一位常常来日本的德国一家公司的经理订购往返大阪与东京的车票。
久面久之,德国经理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每当他去大阪的时,他的座位总在右边窗口,而从大阪返回时,又总是坐在左边窗口。
经理去问这位小姐,小姐微笑着就:“去大阪时,富士山在您的右边:返回时,富士山又到了您的左边。
人们都喜欢富士山的壮丽美景,所以我特地买了不同位置的车票。
“德国经理很感动,从此双方的业务往来有了更大的以展。
试从公关角度这们化关小姐的行为在德国两家公司业务发展中的作用。
模拟题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是指多数社会公众对组织政策、行为、人员、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
A 公共关系行为B 公共关系意识C 公众舆论D 公共关系状态2、是公共活动中协调公众关系的主要内容。
A 进行危机管理B 建树形象C 传播信息D 协调利益矛盾关系3、在美国公共关系发展史上,被人们誉为“公共关系学之父“的是。
A 爱德华·伯尼斯B 艾维·李C 雷克斯·哈罗D 卡特利普和森特4、被称为“最早的公共关系学”理论书籍的是。
A《高卢战记》B《共和国》C《新英格兰的第一批水果》D《修辞学》5、以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状况为标准,可将组织分为正式组织和。
A 政治组织B 非正式组织C 服务组织D 功利性组织6、社会公众对组织的认同感主要用知名度和来衡量。
A 知晓度B 美誉度C 毁誉度D 行为支持率7、公共关系的职能可以分为一般职以和两类。
A 具体职能B 政治职能C 经济职能D 文化职能8、公共关系策动传播,提供的首项服务就是。
A 舆论导向、控制形象B 强舆论、扩大影响C 开诚不会、告知公众D 评估效果、辅助决策9、公共关系中与组织发生联系的各类公众和社会条件的总和被称作。
A 社会环境B 内部环境C 外部条件D 社区环境10、公关调查中,文献研究法的局限性在于。
A信息可靠B速度慢、耗时多C成本高D说服力强11、是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性阶段。
A公关调查B公关计划C公关计划实施D公关实施后的评估12、下面属于交际型公关活动项目的有。
A开业周年纪念活动B新闻发布会C沙龙活动D售后服务活动13、公关策划的灵魂是。
A新奇B独特C实用D创新14、下列公关专题活动中,直接把实物展现在公众以公众“亲眼目睹”、“眼见为实”等直观感受的是。
A赞助B展览会C庆典D记者招待会15、是组织形象战略管理系统的灵魂和核心。
A理念识别B行为识别C视觉识别D语言识别16、指顾客消费了本组织产品或服务之后,再次消费或愿意再次消费,或者介绍他人消费的比例。
A美誉度B指名度C回头率D抱怨率17、CSM指的是,这是顾客在消费了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以后而产生的心理满意状态。
A顾客满意级度B行为满意C理念满意D产品满意18、网络的特性使得组织能够及时、充分地了解公众的需求。
A广泛性B互通性C即时互动D广延性19、绿色公关又称为,是指粹组织为避免由于在环境问题上的失误而损害形象,而有针对性开展的一些传播、沟通和协调活动。
A自然公关B环境公关C生存公关D责任公关20、国际公共关系的涉外性特点是由国际公共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A主体B介体C客体D环体21、是政府和公众的面对面的沟通。
A间接沟通B直接沟通C走访D调研会22、是公众接待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A会谈B介绍C送客D倾听23、电话接待中应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