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
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第一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一、让学生自学例题,理解怎样用字母
二、大体了解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三、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4,教师准备:
教学挂图及有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
在理解的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好计算公式,和前面学习的“用字母表示数”实质是一样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优势,体会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是学生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的延伸和应用。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只要接触到的是用具体数字表示数量关系,是至关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很多数量关系的一般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比如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单击、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这些学生都能用文字把他们表示出来,这为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奠定了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
教材编排比较注重利用具体情境和数字,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充分体会数量关系的一般性,再把它们抽象概括出来,借助练习题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好计算公式的好处——可以使数量关系表达更简洁明了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的让学生体会“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让学生逐步掌握理解“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是一个含有字母的等式,注意与“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区别和联系;教师要精心设计铺垫练习,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把所学知识相互联系起来,从已知迁移到新知。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在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学习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
2、在做以上联系时教师要有意识强调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是一个等式,不是一个算式。
判断题要求学生说说想法。
3、我们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4、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8页内容
师:谁知道图上画的是黄河的那个地方?
【百度搜索】黄河宁夏段情况:/news/dtbd-hhja/20100330085040732.html 【百度搜索】2003年宁夏首届沙坡头黄河漂流节:
/20111201/109149.shtml
教师通过两段新闻给同学们介绍了黄河宁夏段和2003年“首届漂流节”的情况。
下面我们就具体了解一下当时漂流的一些情况记录。
让学生看教材“漂流队每天漂流情况记录表”,告诉了我们那些信息?同桌相互议论。
生回答:告诉了我们漂流日期,每天漂流的时间和平均速度。
师:同学们还能提出那些问题?
生:……
2、教师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炼出:每天各漂流多少千米?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漂流日期漂流路程(千米)
23日11×7=77
24日12×6=72
25日6×7=42
…………
以上几个算式我们用了哪个计算公式?让学生写出来。
师:用文字表示这些算式比较麻烦,我们有什么简洁一点的表示方法吗?
生:我们可以用字母表示。
师: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它们。
4、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法。
5、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刚才,同学们都是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的,但今后学习中,一般用一个固定的字母来表示一个量,通常我们用s表示路程,用v表示速度,用t表示时间,你会用这三个字母来表示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吗?生:s=vt
师:这个公式还能怎样变化?
生:v=s÷t,t=s÷v
6、教师出判断题: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要求总价可以写成:ab。
同桌交流,举手汇报。
A这道题是对的,因为要求总价用单价×数量
B这道题是错的,因为我们是表示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间的关系,写成ab不是表示的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师把AB分成两组,让学生展开辩论。
教师见机点评,把正确答案引导出来。
教师概括:B同学说得对,我们要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是一个等量关系,ab不能反映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7、学生自主探索课本第9页怎样用字母来表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8、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概括并板书:
长方形周长:c=(a+b)×2
长方形面积:s=a×b
正方形周长:c=4a
正方形面积:s=a×a
其中a×a可以写成a2 ,读作“a的平方”,表示两个a相乘。
师:我们还学过哪些数量关系式和计算公式,你们能用字母便是出来吗?
让学生自由活动,并有小组相互讨论,最后汇报。
三、全课小结
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啊?
生回答是总结:有些数量关系式是用固定字母表示的,但有些数量关系式不需用固定字母表示,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式和计算公式都是等式,不能写成一个算式。
四、巩固练习
1、不看书和笔记,自己回忆怎样用字母表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如果用s表示路程,用v表示速度,用t表示时间,那么v=(),t=()
3、用自己喜欢的字母来表示全班学生的总体重、全班人数、平均体重并写出这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字母关系式。
五、知识拓展应用
如果A B=AB+1,那么3 2等于多少?
同桌交流,尝试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六、书面作业:
课本第10页第1——4题
七、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漂流日期漂流路程(千米)长方形周长:c=(a+b)×2
23日11×7=77 长方形面积:s=a×b
24日12×6=72 正方形周长:c=4a
25日6×7=42 正方形面积:s=a×a
…………
用s表示路程,用v表示速度,用t表示时间
S=vt v=s÷t t=s÷v
六、教学反思
本课我先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陷阱——让学生用文字拜师数量关系,学生明显感觉不简便,就会自然而然想到了用字母表示。
这一从旧知迁移到新知的过程,使学生更深刻体验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简便。
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再通过游戏顺利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还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协作那里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