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具体操作方案
如何培训
全班交流的培训 1.小组内分配交流任务:2、3号简单的---4号 稍难的---1号具有挑战的并对展讲做总结。 (根据交流内容确定人数,至少2人) 2. 站姿的要求:发言的学生如需要板书协助 说明观点时,一定要侧身而立,不要挡住旁边 同学的视线,环视全班。 3.个人语言的要求:发言时声音要洪亮,语速 不要太快,注意用语文明:请听我讲,对于补 充和提出建议的同学致谢。
邀请者学会与应答者互动
教师注意站位,尽量远离学生的视线
教师学会帮助学生进行演示,或是配合学生
的话题呈现相关素材 教师学会倾听,并及时判断该聚焦、阻止、 发散,还是自己介入 教师学会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全班交流技巧二 如何让学生全员卷入、乐于交流?
掌声不可少
教师学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 引导学生互评时先找优点
如何培训
组长的培训 1.教会组长方法: 小组交流:刚开始时1号先说---4、3号跟说--2号仿说。后期逐渐变化(主要针对后进生, 小组交流你先来,全班交流你先来) 2.“实战演练法”教师扮演其中一组的组长就 一个问题开始交流,或选择一个组进行培训, 让这个组进行交流其他组参观学习。例如:
大师傅:熊静茹(1号)、大徒弟:吴凡(2号)二徒弟:张圣豪(3号)、 二师傅尚颖杰(4号) 1号:大家默读两遍题,第二遍边读边画出已知条件和对应的问题,画出 已知条件单位和问题的单位名称。 1号:吴凡你说已知什么,求什么,单位需要换算吗? 2号:已知轮宽2米,直径1.2米,求圧路面积,单位统一不需要换算。 1号:大家思考轮宽其实是圆柱的什么?圧路面积有是求圆柱的什么? (此时我看到1、4号很清楚,2、3号同学还不明白) 4号:看我的实验,(拿出彩笔筒滚动),现在明白了吗? 2、3号:知道了,轮宽是圆柱的高,求圆柱的侧面积。 1号:张圣豪已知什么求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是什么? 3号:已知d=1.2m,h=2m,求s侧,公式是:s侧=∏dh. 1号:吴凡,∏d算的是什么? 2号:底面周长。 1号:大家独立解决,算完后互说解题思路。
发展。
生本课堂的基本流程
第一环节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 第四环节 第五环节
独立前置 小组讨论 展示汇报 总结评价 当堂检测
前置是基础 讨论是平台
展示是重点 总结是提升
为课堂中学生的精彩埋下了伏笔 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前置的成果
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折射出学生深度的思考 将学生的理解完善, 将知识点形成网状 暴露隐藏的问题, 教学提升的基点
如何培训
组员的培训
1.根据分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认真预习,完成前置小研究的学习任务, 自主思考提出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3.合作交流时,根据组长安排认真发表自 己的见解。 4.认真倾听给同学补充或提出质疑 5.“实战演练”
如何培训
小组交流的培训
明确要求 1.自己学习思考探究时,不出声音自己进行批注勾画。 2.小组合作时听到组长发出“现在开始交流”的口令, 迅速凑在一起做好发言准备。 3.根据组长的安排发言,口齿清晰不吵不闹,自信大 方陈述自己的观点,发言有礼有节:我认为******, 我同意*****的观点但我有补充,我不同意******的意 见,我认为******。 4.认真倾听每一位同学的发言,一人发言其余同学保 持安静。
全班交流技巧一 如何邀请与应答?
首先邀请讨论的不是很全面的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这样全班交流才有话题。 可小组、可个人学会主动发出进一步交流的邀请 (谁愿意与我/我们交流) 应答者学会先评价、再补充、质疑、反驳等 a讲不全的要补充 (有说话的无对话的) b讲不清的提问 (有观点的生成无观点的碰撞) c观点错误的要反驳 d完美无瑕的要点赞
如何分组
组长的甄选
1.责任心强,乐于奉献。 2.学习成绩优秀。 3.性格外向。
4.组织管理能力强。
5.自身标准要高。
如何分组
组员的分配
1.将剩余学生名单分成均等的3部分 (良好、中等、后进) 2.依次由组长1选1,2选1,3选1的方式完成第 一次的组建。 3.教师调整(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4.为每一部分的学生编号(1、2、3、4号) 或起名(雄鹰、猎豹、猛虎等)
学生交流时话题跑偏时的技巧
提醒:我们现在讨论是什么问题?
纠偏:让我们还是回到关于“……”的讨
论上来。 阻止:关于这个话题,我建议大家留到课 后去研究。 延伸:你们也关注这个话题么?我们不妨 来研究一下。
学生的交流抓不住中心的应对技巧
追问: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呢? 提醒:我们可不可以换个思路来解决问
题? 切换:有不同的想法吗? 上阵: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思考的
评价机制
评价原则 评价内容
评价要求
评价方式
评价原则
整体与个体评价相结合(小组的评比与
平行水平的个人评比) 拔尖与偏困
评价内容
1.评价的内容不固定,可根据实验的进程逐渐 变化评价内容 2.可以涉及学科内容的,也可涉及习惯等方面 3.我的案例
检测是核心
如何检测:
1.感受学生——思考力是否得以增强:善听且会听;善 说且会说;善读且会读;善写且会写;善思且会思。 2.感受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否真实 有效,不是走过场,更不是领任务。而是真正的合作 交流,合作后碰撞出新的火花的过程。 3.感受每个组的精神面貌——是否阳光积极向上,是否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团结协作,帮扶协助,凝 聚力强。 4.感受教师——实验教师是否积极地、快乐的、幸福的? 5.看自主预习单、自主合作探究单——是否给学生自主 思考的空间,是否给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是否给学 生拓展思维发展思维的空间? 6.看成绩-----如果真信、真做生本,成绩只是附带品
让学生明白,错误本身就是一种学习
让学生学会说感谢 尝试用学生的名字给精彩命名
尝试让学生高举手、喊“我愿意”等方式营
造氛围
全班交流需注意 1.应答者举手与发言者进行交流,师生要心中 有数,他是要提问、补充、质疑、反驳、点赞? 举手有技巧:制定不同的手势 2.注意多关注后进生,多给机会打造他。 3.适当“打压”优秀生,我微笑着看着你就 不让你发言,只有当其他人都偃旗息鼓了才 让你发言,含金量就很高了。 4.全班交流实验初期尽量放,试验后期该收就 收
如何培训
小组交流的培训
技巧: 1.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 a中心发言式(一个人做中心发言,其他人补充) b叽叽喳喳式(不讲纪律各抒己见) c俩俩配对式(先俩俩讨论再综合意见) d接力循环式(轮流讲解) e切块拼接式(一个任务是平行的几块,先分块领取 任务,再组合)
如何培训
小组交流的培训
好好思考, 争取叫到我!
举手了, 也轮不到我!
太难了,不会, 等别人吧!
不明白!不举 手万事大吉!
说错了多丢人,还 是看看他怎么说?
抛问题
教师
赶紧想, 一会儿 要发言!
彩虹组 青松组 朝阳组 蜜蜂组 蓝天组 春蚕组
抛
学习任务
大海组
教师:观察每个组的讨论氛围,进而进入小组聆听讨论质量
如何培训
全班交流的培训 4.小组展讲细节:小组成员登台,小组主持人 介绍:例如“请大家将目光聚焦到我们组,我 们组要展讲的题目是***,请**同学为我们读 题”,“请**同学阐述我们的解题思路”, “请**同学板书”“我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是······”“谁愿意与我交流?”。 小组结束语:“我们小组的展讲到此结束,谢 谢大家的倾听”。
生本教育的理念 生本教育的目标 生本课堂的流程 如何检测 实施生本教育必经之路
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价值观) 高度尊重学生(伦理观) 全面依靠学生(行为观)
生本教育的目标:
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全
面提高。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
如何分工
小组建设
1.为小组起一个具有“目标性”的组名,如: 善思组、答疑组等,并制作组牌。 2.为小组开发一条具有“激励性”的口号, 3.建立小组公约,成员讨论起草共同遵守。
小组公约
小组培训
组长的培训
组员的培训 交流的培训
如何培训
组长的培训 明确组长职责: (1)全面承包2号同学,管理3、4号同学。 (2)组织组员交流,不能丢弃一个组员。 (3)要为小组交流提供思路。 (4)组织展讲合理分配任务。
一.传统课堂有弊端。 1.“大锅饭”——“承包制” 学生
教师
传统的课堂犹如“大锅饭”,民意中提倡民主、尊重, 可事实是好多孩子已经在“大锅饭”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 斗志”,开始滥竽充数,因为课堂俨然属于优秀生,于是, 形成了“我想公平却公平不了,我想让大家伙都富有却怎么 也富有不了”的教育现象。
彩虹组 青松组 朝阳组 蜜蜂组 蓝天组 春蚕组 草芽组 大海组
技巧: 2.用图表来告知学生讨论的方式。如:
如何培训
小组交流的培训
技巧: 3.讨论的开始和结束时可采用口号式,也采用挂牌式, 如挂绿牌——讨论开始,挂红牌——讨论结束 4.小组交流时,组长可对未能认真完成或完成不好的 前置小研究的组员进行批评、提醒与帮助。 5.强调小组的交流不仅是说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同 样要注意吸纳或融进别人的优点,并准备带到全班中 交流。
小组组建
评价机制 前置作业
生本课堂
小组组建
分组、座位
分工 小组建设 小组合作的培训
如何分组
分组的原则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指把学习成绩、能力、 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 4 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
如何分组
小组人数
通过我的实验摸索,我认为4人小组最合 理,座位正常坐,需要合作时前面两位 同学回头即可。
避免出现旁观者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