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挡土墙(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挡土墙(模板、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7.2.1挡土墙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2 编制依据
2.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版。

2.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版。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及要求
3.1.1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未经培训合格者不得上岗。

3.1.2依据设计图纸编制挡土墙施工方案,已经审批;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1.3已办理挡土墙开工报告、材料报验等审批手续。

3.1.4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试配工作。

3.2 材料准备及要求
3.3 主要机具
电焊机2台,钢筋加工设备1套,插入式振动棒4台。

3.4 作业条件
开工报告已批复,施工人员进场(技术及管理人员2人,钢筋工30人,木
工30人,混凝土浇筑工10人),对分包队进行技术交底,测量组施工放样完毕。

4.2 操作工艺
4.2.1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测量放样出挡土墙基础轴线等位置,保护好放样桩位。

根据设计及施工需要,定出基础开挖的范围,用白灰标出开挖的边线。

将放样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4.2.2基础开挖:基础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土为主,人工配合为辅。

开挖坡比为1:1.2,坑底预留施工作业宽度0.5米。

挖掘机开挖接近设计标高后,剩余工程量采用人工开挖进行找平以准确控制挡土墙的基底标高。

当基底出现地下渗流时,采用在基底部分外侧挖流水沟集中明排水措施,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排水工作。

基底要用小型夯实机具进行碾压处理,自检压实度合格后应找监理报验检测基底压实度,确保不小于设计值。

合格后按照不小于设计厚度做砂砾垫层,用小型夯机夯实,检验砂砾垫层压实度,合格后打混凝土垫层,打完混凝土垫层后精确放线。

4.2.3基础及墙身预埋钢筋:钢筋进场应分批验收,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并按分批进场、分批进行检验,且必须通过试验合格后方可下料加工制作。

在制作前须调直除锈,钢筋表面应洁净。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双面焊时,焊接长度为5d ; 采用搭接单面焊时,焊接长度为10d ;焊接接头与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
砼试块检测
砼试块制作
反滤层墙背回填
砼试块制作
检查验收 砼试块检测
10d,也不得出现在最大弯距处同一截面主筋搭接数量超过主筋数量的50%。

钢筋在场地内下料加工成半成品,运输至现场绑扎。

钢筋现场分两次施工,第一次绑扎基础和墙身预埋的钢筋,在浇注完成基础混凝土浇筑后绑扎墙身钢筋。

钢筋施工时应特别注意两次钢筋施工时搭接长度的预留和接头的错位布置。

钢筋按沉降缝的位置分段绑扎,每段绑扎完毕后找监理验筋,合格后开始支模。

4.2.4挡土墙基础模板:挡土墙基础模板采用新购的大块优质竹胶板,模板厚度1.5cm,模板的后面采用10*10cm方木作为背棱,钢管固定,竹胶板重复利用时要将竹胶板表面的水泥浆清除干净,然后涂抹脱模隔离剂。

模板间的拼缝采用双面泡沫胶进行补缝处理。

基础模板支完后验模,合格后准备浇筑混凝土。

4.2.5挡土墙基础混凝土浇筑: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注的连续性,混凝土配比设计时按泵送混凝土配比进行设计,坍落度控制在180±20mm,浇筑现场由试验人员随时检测水灰比和塌落度,试验室做混凝土试件。

为保证混凝土的拌和质量,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混凝土尽量采用商混凝土、汽车泵浇注的方式。

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

振捣时振捣棒离侧模模板的距离应控制在5~10厘米之间,同时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和钢筋,振捣器的插入间距不大于500MM。

每一处的振捣必须振捣到密实,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密实的标准为混凝土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泡且混凝土面不在下沉。

浇筑完挡土墙基础混凝土要及时覆盖养生,养生期不能低于7天,混凝土表面必须经常保持湿润。

墙身钢筋绑扎、支模及混凝土浇筑:
绑扎墙身钢筋前应对基础和墙身结合面进行凿毛,凿毛要求凿除松散混凝土及表面的浮浆,露出密实的混凝土。

结合面浇注前要充分湿润。

钢筋现场绑扎,先绑扎墙身钢筋,注意台帽预埋钢筋要绑扎好,并且把泄水孔PVC管放到设计位置,固定好,完毕后找监理验筋,合格后支墙身模板,墙身内、外侧模板后按30CM间距竖向布置10*10CM的方木,方木外侧采用间距60CM横向的双钢管加φ12的对拉螺栓固定。

对模板的垂直度、拼缝、大面平整度进行仔细的检查,模板的所有拼缝要作到严密不漏浆,模板拼缝处无错台。

挡土墙的轮廓线要做到线形顺畅,支完墙身模板后找监理验模,合格后开始浇筑墙身混凝土。

混凝土浇注前应对所有支架支撑进行检查,所有接头必须顶紧密贴、接头过程中应安排专人对模板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混凝土的浇注并及时处理。

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同基础浇筑混凝土相同。

浇筑完底板混凝土要及时覆盖养生,养生期不能低于7天,混凝土表面要经常保持湿润。

4.2.6台帽钢筋和模板:
4.2.7绑扎台帽钢筋前应对墙身顶部和台帽结合面进行凿毛,凿毛要求凿除松散混凝土及表面的浮浆,露出密实的混凝土。

结合面浇注前要充分湿润。

注意护栏钢板的预埋;绑扎完台帽钢筋后支模板,验模合格后开始浇筑台帽混凝土,并通知实验室做试件。

浇筑完后注意养生。

4.2.8附属工程及墙背回填。

主体工程完成后可进行反滤层和墙背回填的施工。

反滤层使用天然砂砾或碎石,并用土工布包裹,墙背回填分层碾压,并保证压实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 质量标准
5.1 主控项目
5.1.1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道墙基槽1组(3点)。

检验方法:查触(钎)探检测报告、隐蔽验收记录。

5.1.2钢筋品种、规格和加工、成型与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钢筋按品种每批1次。

安装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钢筋试验单和验收记录。

5.1.3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班或每100m31组(3块),少于规定按1组计。

检验方法:查强度试验报告。

5.2 一般项目
5.2.1 混凝土表面应光洁、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露筋现象,泄水孔通畅。

检查数量:全部。

检验方法:观查。

5.2.2
钢筋加工、成型与安装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成型与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2的规定。

(2)现浇混凝土挡土墙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3的规定。

注:表中H为挡土墙板高度。

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路外回填土每压实层1组(3点)。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预制混凝土栏杆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4的规定。

(3)栏杆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5的规定。

注:现场浇注的栏杆、扶手和钢结构栏杆、扶手的允许偏差可参照本款办理。

5.3 质量要求
5.3.1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

5.3.2施工中应按设计规定施作挡土墙的排水系统、泄水孔、反滤层和结构
变形缝。

5.3.3当挡土墙墙面需立体绿化时,应报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补充防止挡土墙基础浸水下沉的设计。

5.3.4土方施工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预验收规范》CJJ 1第
6.3节有关规定。

5.3.5挡土墙顶设帽石时,帽石安装应平顺、坐浆饱满、缝隙均匀。

5.3.6当挡土墙顶部设有栏杆时,栏杆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的有关规定。

6 成品保护
7 安全、环保措施
7.1 安全措施
7.1.1项目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副经理担任,具体事务由工地负责人担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要勤查、勤检,做到把安全隐患处理在萌芽状态。

7.1.2工地应制定文明施工目标,成立文明施工管理机构,确立文明施工管理形式,各施工段责任人负责本段的文明施工管理。

7.1.3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施工区内道路通畅、平坦、整洁,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钢模、机具、器材等集中分类堆放整齐。

7.1.4施工现场悬挂施工标志、牌,施工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应戴证上岗。

7.1.5坚强文明施工的检查力度,定期进行抽检,对没有进行文明施工的,进行警告和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