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尸■、亠
前言
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而曾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贡献的老年人, 他(她)们的养老问题又成了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国家政策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的养老形势依然严峻, 老年人看病难、花钱难、生活单调枯燥无味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

为了掌握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第一手材料, 我们对延庆区延庆镇以及下水墨村等乡村进行了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养老资金匮乏、家庭赡养功能弱化, 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难以得到慰藉、农村医疗体制不健全, 老人看病难问题突出等。

我们认为要想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必须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创建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让农村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的目的
我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是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的, 伴随着人口生育与死亡率的下降的前提下开始的。

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导致适龄妇女不能生育, 加之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 这样就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步伐。

目前, 我国虽然处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 但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老年人寿命也在不断提高, 这给我国进
入老年化社会创造了条件。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潮时期的到来, 我国人口将出现一种青黄不接的状况这是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5%,因此, 农村
老年人口数量相当惊人,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首要问题, 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处理的好, 不仅有利于,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农村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和谐社会以及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发展因种种原因又裹足不前。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还有一个根本的原因, 那就是养老金的问题, 受旧的社会体制的影响, 农村人的养老保险与城镇人的养老保险还有很大的差距, 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险也是异曲同工。

因此, 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首先应该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抓起。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得到了解决, 社会才能稳定, 我们的国家才能国泰民安,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早就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国家的各种惠农政策正在改变农村的实际面貌,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将会得
到进一步的完善。

(一)调查方法
我们采取实地调查与电话联系相结合的方式
(二)调查过程
1 、7 月15 日到8 月25 日, 我们先后 5 次对延庆区延庆镇进行了调查走访, 发放问卷425份, 回收问卷425份。

2、电话访问镇上领导(因为领导工作忙, 没能见到)
二、调查结果
(一)经济来源困难养老金形同虚设
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主要还是靠自己劳动来养活, 这个数据占到总人数的65%,子女赡养的占30%,两种方式只占人口总数的95%,而其他的几乎没有经济来源。

调查中我们观察到, 超过六旬的老年人几乎都在从事农业劳动, 靠子女赡养的老年人多半都是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现在农村实行新农村建设, 一部分土地用于基本建设, 一部分实行流转。

这样, 流转分红、种田补贴、养老金、加上老年人种地的收入四项加起来不到3000。

如果出现突发疾病和意外伤残, 那老年人的生活就存在很大问题了。

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 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金也就700 元每年。

(二)家庭赡养名不符实
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形式, 或者说主要资金来源还是依靠家庭, 另外从农村老年人经济来源可以看出家庭养老依然是我国农村的主要养老模式。

我们在调查中还了解到, 农村60 岁以上的老人平均有3— 4 个子女,3 个以上子女的老人占调查总数的95%。

从子女的数量上来看, 老人的养老应该不是问题, 或者说应该生活得相当不错, 可是, 调查的结果恰恰相反。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 有的子女间对赡养老人的义务相互推诿, 都不想承担义务, 怕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影响, 有的甚至为了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大打出手, 闹的鸡犬不宁, 有的甚至闹上法庭。

但当我们问起老年人子女是否孝顺时, 没有一个老年人说自己的子女不孝顺的,这与传统的“家丑不外扬”的观念有关。

(三)生活枯燥无味
1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 农村老年人丧偶后孤独, 很少出门, 或者不出门。

要出门就是到地里干干活而已, 将自己的思想埋葬在对自己亲人的思恋中。

这样老年人的晚年就在这种悲痛中度过。

农村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单打麻将、聊天、看电视。

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 也没有谁来组织老年人
参加什么活动, 或者组织老年人举行什么有意义的活动。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枯燥的主要原因,一是文化知识欠缺,二是没有引起地方领导的重视, 三是受到农村自然条件的限制。

(四)农村医务室形同虚设
新农村建设给老年人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少好处, 譬如, 合作医疗这给老年人给老年人看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实惠,并在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该村的老人普遍比较长寿,65 岁—75 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同55--65 的人数一样多。

但同时如此大的高龄老人比例,必然会导致老人整体的健康水平较低, 调查发现46%的老人表示自己不健康,常患小病或患有慢性病, 有%的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感觉身体常有不适,但由于没影响到日常生活而没去医院检查。

因此,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的合作医疗给农村老年人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医务室设备简陋、陈旧, 医务人员专业水平较差,一般都是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 ,后来参加过医疗培训, 但也只是外表形象。

在他们的心中, 医务室就是一个药店而已, 看不了病, 也没有人来看病, 有的只是感冒了来打打针, 稍稍严重一点的都到镇上医院去了。

所以医务室的医务人员也没有认真行医的态度, 这样农村人出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调查结论以及对策建议
(一)调查结论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 农村老年人养老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与农村集体的经济建设、政府的养老保障体系、年轻人养老意识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实施以及有些年了, 但由于与农村养老密切相
关的法律存在空白,也因为农村的实际条件存在一定的因素, 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影响到该法律的执行。

2 、政府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缺位是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笔者调查了解到我国农村基
本上仍然是以土地养老为核心的家庭养老。

3 、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是产生问题的现实原因随着我国加速进入人口
老龄化社会, 我国农村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4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产生问题的客观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 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 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5 、年轻人尊老观念弱化是产生问题的内在原因
农村老年群体对养老的要求是很低,多数老人只要能够解决温饱就十分满意了, 照顾老人的生活一般不会给其子女的生活带来明显的影响, 只是农村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正在慢慢被人忽视和丢失,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媳妇)的道德水平较低,家中经济权力由男性转移到女性手中, 姻亲关系重于宗亲关系。

对策建议
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完善相关法
律法规, 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靠;2 、保障老年人的土地

营权,以土地养;3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立相应的活动中心;4 、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组织
成立农村老年人工作网站;5 、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提倡孝道教育, 推动敬老爱老社会风尚的形成。

总之, 养老、敬老、爱老仅仅靠法律规范的约束是不够, 必须引起全民的广泛关注只有年轻人身先士卒为子女做表率, 树形象,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