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兴词语与流行文化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新兴词语与流行文化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篇一:【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二十一世纪的新兴词汇二十一世纪新兴词汇的调查报告班级:高2012级1班姓名:张超(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王海琼、王芷、姚蕊(负责查找资料及问卷调查)赵钰玮、王新媛(负责编审材料)苏思伟、吕鳞娇(负责总结材料)指导老师:王昌君- 1 -二十一世纪新兴词汇的调查报告班级:高2012级1班姓名:张超(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王海琼、王芷、姚蕊(负责查找资料及问卷调查)赵钰玮、王新媛(负责编审材料)苏思伟、吕鳞娇(负责总结材料)指导老师:王昌君一、研究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盛行,一些网络语言在人们,特别是新新人类中流行。

这些新词汇被他们广泛用于生活语言中。

每个词汇的流行必然有它的市场,我们收集了一些网络词汇,看看下面这些另类的网络语言,你知道的有多少?看看它们既可以说是一种消遣,又可以在听到这些词汇时,不至于迷惑不解。

让我们一同走进21世纪的新兴词汇吧!二、研究意义及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新兴词汇的用法,好处,弊端,促进新兴词汇的发展,加深我们对汉文化的理解,提升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集体的力量,锻炼在多方面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处事能力。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1.研究方法:问卷法、查文献资料法、网络查询法。

2.研究过程:分工合作,分四阶段实施:3. 研究时间:2010年9月---2011年5月① 9月20日- 9月23日,王海琼、王芷、姚蕊(负责查找资料及问卷调查)②10月10日-10月25日,赵钰玮、王新媛(负责编审材料)③ 3月16日- 3月20日,苏思伟、吕鳞娇(负责总结材料)- 2 -②此次问卷调查共调查100人,0-15岁:22人,16-30岁:57人,30岁以上:21人通过这次有关“21世纪新兴词汇”的有关调查可以了解到现在大部分人对“新兴词汇”比较了解,其中16-30岁年龄段的人较多,对“新兴词汇”接触较多,使用较多,也是使用“新兴词汇”的主要群体,主要通过①网络,电视等媒体;②报纸,杂志等读物;③朋友,同学,家人等这三种途径。

并且调查中的大部分人都对“新兴词汇”的发展抱有很大希望,认为这类词汇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新兴词汇”的出现是对中华传统的五千年文化的一个发展和补充,是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见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加以发扬,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变化,希望人们能以正确的眼光加以对待,并能够正确的使用,相信会使我们中华传统的五千年文化更加精彩,丰富。

- 3 -2.新兴词汇示例:? 白奴:“白领奴隶”的简称。

“奴隶主”可能是房子、汽车、奢侈品,也可能是人情世故、理想抱负。

他们拥有自己的办公桌、电脑,靠为雇主服务赚取报酬。

? 白托:白托,“拜托”的谐音,托了他也白托,即“骗子”的意思。

? 奔奔族:“东奔西走”之族,最新的网络名词。

奔奔族是1975-1985年出生的人,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

另一解释是,是指年龄介于20岁至30岁的全新族群。

他们年轻快乐,率真赤裸,创意无穷,不拘传统。

奔奔族被称为“当前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青春力量”,他们一路嚎叫地奔跑在事业的道路上;同时他们又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身处于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时刻承受着压力,爱自我宣泄表达对现实的抗争!? 笔替:笔替是替身的一种。

在影片中代替主角写字(一般是毛笔字,通常对手进行化妆,只拍手。

? 城市依赖症:久居城市生活的人们,大都形成了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作风。

仔细总结一下他们的生活习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种城市依赖症:手机依赖症、网络依赖症、工作依赖症、整形依赖症、情感依赖症。

? 大肚子经济:是指同孕妇有关的,如孕婴用品、孕妇装,如靓丽且剪裁特殊的孕妇肚兜、孕妇瑜伽课程和保健课程、个性化的月子套餐、月嫂服务等。

? 丁宠家庭:pets-only dink family。

近年来,一些年轻“丁克”夫妻一方面不愿养育子女,而另一方面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纷纷养起了宠物,这些家庭被人们称为“丁宠”家庭。

他们给自己的宠物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并把宠物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 寒促:商家在商品销售淡季推出的促销活动。

平台,将自己的物品拿出来换取其他人的物品。

在此过程中交换的双方都得到了满足,不是依靠等价交换为主要原则,而是依个人需求为主要交换原则。

? 灰色技能:一些大学生为了能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毕业前专门修习《厚黑学》、喝酒唱歌等技能,是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物。

也指某些企业要求毕业生具备的诸如喝酒、唱歌、搓麻、打牌等有特殊要求的技能。

? 啃椅族:指在快餐店内买杯饮料一坐大半天的学生或情侣,也就是指快餐店里的长座客。

或者说为了享受空调,在商场、快餐店点两杯饮料坐半天的情侣、学生。

? 裸考:高考新名词,简而言之,就是什么加分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报考高一级的学校。

根据国家规定,能够在高考成绩上加分的学生大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属性的,如少数民族,归国华侨,革命烈士的子女等,这一类学生大约占考生总数的7%;另一类为后天表现特别优秀的,如国家二级运动员,三好学生,在各项“奥赛”、小发明等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

除此之外,各省市及高校还有自己的加分“土政策”。

这两项都没有的学生是占大多数的,仅凭分数考取高等学校为“裸考”。

? 美丽垃圾:指过度豪华的礼品包装物。

美丽垃圾留着没用,扔了污染环境,还造成大量浪费,面临着回收难、处理难的尴尬境地。

? 秒杀:speed kill。

是网络游戏中的名词。

指在玩家pk或者是和怪物打斗时,对方过于强大,在玩家没有还手余地的情况下,就被杀死,一般指用法力攻击。

俗称秒杀。

也有把杀字去掉直接叫“秒”某某的。

秒杀,也指在极短的时间内杀死敌对单位(或被杀死),但并不是严格的控制在一秒之内,只要是出其不意的快速杀死,基本都算的上秒杀。

? 诺亚规则:《圣经》中,在人类即将遭受灭顶之灾前,上帝曾告诉诺亚修建一艘方舟来 - 4 -??????????躲避这场灾难。

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对解决当今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是一个启示。

为此,诺亚规则应运而生,指的是在灾害来临前,做到未雨绸缪,共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抑制全球变暖趋势。

陪拼族:特指陪着女士们“血拼”的男士们,血拼即购物,从英语“shopping”的读音转变而来。

捧车族:随着油价上涨,汽车附加费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买得起车用不起车。

买得起“马”却添不起“料”的有车族越来越多,所以,有些已经买了车的人不用车,宁可把车“捧”起来闲置,美其名曰“捧车族”。

简言之,捧车族是指买得起车却用不起车的人群。

穷人跑:低价的跑车,配备、性能都远不如名牌跑车。

入户育婴师:育婴师入户为婴幼儿和家长提供服务,按小时收费,每次服务一般在1.5小时以上,收费的标准一般从30元/小时起,最高可达300元。

三手病:“游戏手”、“鼠标手”、“手机手”,俗称“三手病”,是由于拇指或腕部长期、反复、持续运动引起的指、腕损伤。

当人们过度使用电脑或手机时,就会出现。

三支一: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晒:来自英文单词share 音译,意分享: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一下!睡眠博客:部分网友开设博客后疏于打理,更新速度慢,这种博客被称为睡眠博客。

痛快吧:提供暴力等方式发泄情感、排解心里的郁闷的场所。

网络晒衣族:晒客的一种,多为女网友,将自己的衣服拍成图片发到网上,与人交流搭配心得。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将自己每天的“穿衣日记”放在网站上,一些“穿衣日记”搭配新颖靓丽,不少知名“晒客”受到“粉丝”的追捧。

槑:两个“呆”凑到一起便成了“槑”,在最近的网络流行语中,“槑”不仅呆,而且很呆。

槑(音同梅),部首:木,基本字义:同“梅”。

《康熙字典》:槑,古文梅字。

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雷:在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受到惊吓,更有意思的是,根据被“雷”程度可以分为:轻伤、中伤、重伤、脑残,如果你有幸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就可以不用戴避雷针纵横各个雷文了。

囧:如果对有些过气的“囧”字还瞠目结舌,那么就该补补课了。

囧(音同炅),古同“冏”。

字义:“八”——眉眼,“口”——嘴;原义:光明,网义:郁闷、悲伤、无奈等本作“冏”(粤语与“炯”同音)《唐韵》《集韵》《韵会》并俱永切,音炅。

在网络文化中,它通常情况下表示郁闷的表情。

? 维客:喜欢使用wiki这种超文本技术的网络爱好者。

? 博客:一种网上共享空间,让人以日记的方式在网络上展现自己的形式。

博客让两个女人飞速走红:木子美和芙蓉姐姐。

? 黑客:又称骇客,指在电脑领域有特殊才能或技巧的人。

这类人运用自己的才能或技巧,要么是专门检测系统漏洞,要么有可能做有违道德或法律的事。

? 红客: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中国网络技术爱好者,与黑客相对。

? 朋客:起源于“朋克”。

电脑朋客现在越来越多的被等同于电脑罪犯了。

? 闪客:使用flash软件做动画的人,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子贺卡和网站mtv都是闪客的杰作。

? 极客:也称奇客,geek,指有较高超电脑能力的人。

? 驴友: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

例句:阿肥去年才和松风古琴他们一 - 5 -篇二:研究性学习——流行词语与流行文化研究性学习流行词语与流行文化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神州大地30年,让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许多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词语、短句——即“新词新语”,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以网络用语为主的新词新语开始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好奇最强烈、精力最旺盛的群体——中学生。

这本是时代进步的特征,但情况却不容乐观。

新词新语开始成为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交流与写作,这极大地加深了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新词新语还呈现低俗化的趋势。

如何正确看待新词新语,了解它的影响,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当成为现今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

二.调查研究方法1. 综合全组同学的意见,设计并向汉沽一中高一年段学生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了162张问卷。

2. 访问校外专家和部分学生家长,查找了相关资料,针对实际分析中的现象和问题,与其进行了细致的交流,从中获得了众多建设性的意见。

3. 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参考全组同学的建议,总结并分析了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并客观地提出结论及应对建议。

三.调查分析(一)调查问卷统计(二)分析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新词新语对中学生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新词新语有所了解的同学占到了88%,甚至在生活中有使用过新词新语的同学也高达87.7%,新词新语的普及现象也高达73.4%。

但是在对新词新语的认知上大家还是有些偏差,把新词新语单纯的等同于网络用语或流行用语的占到了半数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