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某即时通信软件的“红包”服务功能,有一项规定:红包在发起后的24小时内没有被领取,将自动退款。

这个规定主要是保证信息的()
A.时效性B.共享性C.交互性D.载体依附性
2.关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递信息的途径有多种,获得信息的途径也有多种
B.信息被一个人使用时其他人就不能使用
C.信息是一种资源,使用后会产生损耗
D.两个人聊天,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3.信息无处不在,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一台收音机
B.计算机
C.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
D.一本书
4.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普遍性B.科学性C.依附性D.共享性
5.“家书抵成金”这句话体现了信息的()
A.普通性B.共享性C.价值性D.客观性
6.2012年诺贝尔奖官方网站10月11日消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全世界因此了解了莫言及其获奖作品《蛙》。

这主要说明信息具有()。

A.真伪性B.价值相对性C.时效性D.共享性
7.在我国古代,使用“鸣金收兵”来传递信息,此时信息传递所依附的媒体是()。

A.声音B.图象C.文字D.空气
8.下列有关信息与信息的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同一条信息可以加载到多种不同的载体上
②信息可以不依赖于载体而独立存在
③发掘于汉代墓葬的《孙子兵法》,其所用的竹简是信息的载体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9.同学们通过主题班会交流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这主要体现的信息特征是()
A.共享性和价值性B.价值性和真伪性
C.时效性和传递性D.时效性和真伪性
10.在科研、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利用传感器对环境进行测量,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形成数据。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传感器的作用是把环境中的各种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B.从传感器得到的信号一定是数字信号。

C.除了传感器之外,互联网也是数据的主要来源。

D.手机屏幕之所以可以随着环境改变亮度,是因为手机上有光照强度传感器。

11.下列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线电的发明使信息脱离载体传播成为可能
B.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损耗
C.动画、视频、声音、图像是信息的表达技术
D.现代信息技术包含广播电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二、填空题
12.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

13.每年的台风季节,气象台都会提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发布台风预警让相关部门做好防护工作,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我们也能及时调整做好个人计划。

天气预报的发布必须通过某些渠道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

这说明了信息特征中的____________ ;这些信息可以被千千万万的人知道,说明了信息特征中的____________;相关部门收到台风预警后做好防护工作,大大减少损失,这说明了信息特征中的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4.常用的采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

红包在发起后的24小时内没有被领取,将自动退款,这个规定主要是
保证信息的时效性,故本题选A选项。

2.AD
【详解】
3.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概念。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一台收音机、计算机、一本书均属于信息的载体,故本题选C选项。

4.B
【详解】
5.C
【详解】
6.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特征。

信息的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本身是抽象的,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

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都可以作为信息的载体。

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不同的载体,例如同一个新闻事件,可以通过文字见诸于报纸,可以以声音的形式在广播播报,也可以视频的形式在电视中播放。

(2)可加工性:信息可以加工和处理,例如统计用户的评价信息,确定商铺的信誉等级。

(3)可存储性: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4)共享性性: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例如报纸上读到的新闻,再讲给同学听。

(5)时效性性:信息有一定的时效性,过了特定的时间信息就失去了效用,比如开奖后的彩票号码。

(6)真伪性性:信息有真也有假,我们需要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世界因此了解了莫言及其获奖作品《蛙》。

这主要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

故选项D 正确。

7.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

使用“鸣金收兵”来传递信息,此时信息传递所依附的媒体是声音,故本题选A选项。

8.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相关知识。

同一条信息可以加载到多种不同的载体上,①正确,信息具有依附性,必须依附在某种载体上,故②错误;发掘于汉代墓葬的《孙子兵法》,其所用的竹简是信息的载体,③正确,故选项C正确。

9.A
【详解】
10.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传感器相关知识。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故从传感器得到的信号不一定是数字信号,选项B说法是错误的。

11.B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应用。

A选项:无线电传播的载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电磁波。

任何信息都不可能脱离载体传播。

A选项错误;B选项:信息在传递和共享的过程中不会丢失和损坏。

B选项正确。

C选项:动画、视频、声音、图像是信息的表达方式,不是表达技术。

C选项错误;D选项:广播电视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

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2.信息
【详解】
13.载体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及特征。

每年的台风季节,气象台都会提前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发布台风预警让相关部门做好防护工作,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我们也能及时调整做好个人计划。

天气预报的发布必须通过某些渠道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

这说明了信息特征中的载体依附性;这些信息可以被千千万万的人知道,说明了信息特征中的共享性;相关部门收到台风预警后做好防护工作,大大减少损失,这说明了信息特征中的价值性。

14.媒体(1分)、交流(1 分)、亲自探究(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