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订单管理制度_订单管理制度办法

订单管理制度_订单管理制度办法

订单管理制度_订单管理制度办法
订单管理制度篇1
一、制定制度的目的:
对整个订单执行过程实行明析的流程化管理和责任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订单的履约率和客户满意度,保证公司内部各工作单元有效衔接及工作的顺畅推进。

二、订单管理内容描述:
主要是对订单的评审、记录、技术交底、报价、合同签订、图纸设计、产品生产、进度跟踪等程序化管理。

三、订单具体管理程序:
1、业务人员接订单时,对订单内容进行必要的了解,包括品种、数量、工期及质量等,并进行编号记录。

2、业务人员传递《评审报价单》,由生产分管经理、技术部经理组织评审,根据客户情况、产品类型和数量、工期、预计合同额等确定接单方式,非重点或无潜力客户的小订单将考虑提高报价和延长工期,接单后各部门确定各属工作所需时间,填写《合同评审表》。

(小单可传递填写评审表)
3、订单确定后,业务部门安排报价工作,报价人做好报价记录,核定后向总经理汇报(纸质版)
4、业务部门对客户进行沟通,力争在彼此都满意的基础上签订合
同,并对合同进行编号入档,统一管理。

5、生产部门根据《合同评审表》进行生产安排和督办,技术、采购、生产、质检,按评审内容进入各自工作程序,相关部门间做好沟通协调。

6、技术图纸标注重点质量和工艺要求,车间分解落实。

各部门、环节实行质量及工期控制,下工序部门督办上工序部门。

7、产品完工后,质检部终检,合格后生产车间报产成表与相关部门。

8、生产分管经理负责整个过程调度,重点难点工作及时汇报总经理、董事长。

9、各部门每月底前将订单情况、生产情况书面总结,汇报给总经理、董事长。

四、订单管理流程图:
后附。

订单管理制度篇2
一、目的
为更好的完善公司生产系统,配合订单管理流程的编制、修订与执行,使各生产车间生产线订单能够按期交货,特制定本制度文件。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订单的接收、签发、审核管理。

三、职责权限
1、供销部负责客户订单的评审、接单、下单、交付,及原材料的供应。

2、生产部负责对订单计划的分解、评审、实施、跟踪、作业中控制及交付工作。

3、各车间生产线负责生产计划的执行、跟踪、交付入库及报表反馈工作。

4、技术部负责对订单技术资料、文件的整理、图纸审核、下发工作。

5、质量部负责对公司产品加工过程质量的控制工作、入库发货钢背的质量控制。

四、工作程序
1、生产计划:内容包含生产批号、型号、厂家、料厚、完成日期、备注等注意事项。

2、订单下发:完成编制后发送各部门,质检2份,技术1份,下料1份,维修1份,生产线统计1份。

3、下料车间根据订单型号的完成日期,对设备、人员、原材料的验收等情况,按时完成订单的下料。

4、生产线根据下发订单掌握型号的工序多少、简易程度、人员状况、工装情况等,合理分配调节,保证订单日
期的按时交付,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向生产部反馈。

5、维修车间根据生产部下发订单维修计划与各线开具的派工单,按时间完成对模具的维修,并按时入库。

6、技术部接收订单,在1工作内按订单型号进行图纸资料的审核、统计、下发,完成订单后进行收回保管。

7、质量部对产品过程质量、入库发货质量进行控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各线负责人、上级领导反馈,做出调整或修改,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质量评审。

8、订单更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生产部组织协调车间与车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当订单无法完成时,由生产部对计划做出相应的更改或调整并及时通知供销部,其他部门或个人无权对订单进行更改。

9、各部门在生
产订单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或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予以反馈及跟进处理的结果。

10、生产部每月召开一次由相关部门和人员参加的生产会议,对生产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11、对生产加工中的各个环节,需要各部门由派工单的形式进行传递和通知,并准确无误(派工单要求填写) 12、根据评审单的完成日期,对未完成的负责人根据(《未完成原因查找与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每厂家每拖延一天扣考核分1分。

(根据考核标准分清责任)
五、支持性文件
1、《订单评审单》GS/G-SC-01
2、《未完成原因查找与考核标准》GS/G-SC-02
3、《生产计划单》GS/G-SC-03
4、《计划更改单》GS/G-SC-04
六、本制度制定下发之日执行,在生产过程中不完善的内容进行不断修改完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