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在施工过程中以设计文件及现行规范标准为依据,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标准,遵循既定的质量方针,建立更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切实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作用,使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质量均处于受控状态。

通过对质量要素和质量程序的控制,切实落实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为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总工、生产项目副经理要对质量总负责,项目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员,作业班组设兼职质量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二、项目人员培训(一)人员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为满足本工程施工目标的圆满完成,实现对业主的各项承诺,凡参加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均进行培训。

本工程施工中人员培训将按1SO9001:2000程序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实施。

(二)培训对象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作业人员均为培训对象。

主要包括,项目管理班子、项目技术管理人员、须持证上岗的专业技术工人、特种作业人员、班组长、施工队伍操作工人等。

(三)培训内容对进场的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教育和安全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本工程的工程概况,本工程的质量要求和达到的标准,施工技术要求和安全教育,并对员工进行工艺标准,操作规程教育,以及各项安全操作要求教育,并做好记录。

对项目经理进行工商管理知识更新、领导管理艺术和企业质量方针为主的培训教育。

对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岗位技能、业务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规范等方面和知识培训。

对作业层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方面的培训和技术交底。

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各的使用,在使用前对其操作方法进行学习、研究,正确掌握其操作规程,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有关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培训学习,作好培训记录。

(四)培训方式培训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组合。

内培:组织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培训;外培:组织员工参加企业外部有培训资格的单位开展培训;委培:委托地方有培训资格的单位对企业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参加认证单位的培训班:对特殊工程,参加专门认证机构培训班,以取得认证资格。

三、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制度1、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参加,依据施工图及工程实际情况编制,且需有针对性,必须有编制人、审核人员签字。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实施前15天报上级总工程师审阅,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业主及有关部门审批。

3、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各级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上报同意后方可进行实施。

4、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报业主审批并按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后,方可进行实施。

(二)分部分项质量评定制度1、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责任工程师必须督促施工队伍做好自检工作,确保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完毕。

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项目责任工程师必须及时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工作,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交项目质量总监确认。

3、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施工班组之间的质量互检,并进行质量评定。

(三)技术、质量交底制度技术质量的交底工作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交底必须采用书面签证确认形式。

分项工程开工前,主管工程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对特殊过程必须编写作业指导书。

对关键工序必须编写施工方案,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该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经理部接到设计图纸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进行认真阅图,并由业主和甲方组织技术交底会。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毕并送审确认后,由项目经理牵头,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书面交底,列出监控部位及监控重点。

3、本着谁施工谁负责质量、安全的工作原则,各分管工作责任工程师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对施工班组进行书面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必须做到交底不明确不上岗,不签证不上岗。

(四)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测量必须经技术人员复核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保测量准确,控制到位。

(五)工序交接检制度工序交接检即:工种之间交接检、总包与分包间交接检、成品保护交接检。

上道工序完成后,在进入下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检验,并经监理签证。

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坚持做到“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施工测量桩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部全部交接。

(六)预检、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预检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预检计划,明确预检内容、部位、检查人员及检查方法。

2、技术复核结果,根据预检部位填写相应的《预检验收记录》表格,作为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归档。

3、凡分项工程的施工结果被后道施工所覆盖,均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结果必须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作为档案资料保存,隐蔽工程不经签字,不能进行隐蔽。

(七)施工阶段的混凝土浇筑申请审批制度1、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执行签署《浇筑许可令》制度。

2、项目工程责任师填写《混凝土浇筑申请单》,项目质量负责人《混凝土浇筑申请单》签发前的检查准备工作及审批签认工作,项目工程部根据《混凝土浇筑申请单》作好供应工作。

(八)施工过程的质量三检制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实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

工长负责组织质量评定,项目质检员负责质量等级的核定,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九)工程质量检查制度1、遵循“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对各个施工班组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和追踪管理。

2、各专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警告后再犯或发生质量问题,将依据合同条款,对责任方予以处罚,其处罚形式为:整改、停工整改、罚款。

3、各专业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操作规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质,我单位将依据合同条款,对施工队伍进行奖励,奖励形式为:表畅、表彰、奖励。

(十)实行质量否决制度选派具有资质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质检工作,质检员具有质量否决权、停工权和处罚权。

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必须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

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必须经过质检员核查合格后方可上报监理。

(十一)质量奖惩制度项目经理部制定质量奖罚制度,从总价中提出相应的费用建立项目质量保证基金,实行内部优质优价制度。

同时实行质量风险金制度,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均按其所负质量责任,在项目开工时,交付风险金,作为个人质量担保之费用。

(十二)计量器具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计量员,各种仪器、仪表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精密水准仪、钢尺、压力计等均按照《检验和试验设备控制程序》进行定期标定,专人负责管理。

1、项目质量部负责本项目所有计量器材的送检及管理工作。

2、现场计量器具必须确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其它人员不得随意动用。

3、损坏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申报修理调换,不得带病工作。

4、计量器具要定期进行校对、鉴定,严禁使用未经校对的器具。

(十三)坚持持证上岗制度焊工、电工、防水工、试验工、测量工、架子工、司机、测量员、材料员、核算员、资料源、质检员、安全员、工长等均要经考核,必须持证上岗。

(十四)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各类建筑材料到场后,必须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现场材料负责人和质量总监等,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货商联系,直到退货。

(十五)做好施工中的协作配合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我们以真诚的合作诚意与设计、监理共同把好质量关,在施工全过程中,教育施工所有人员尊重和服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质量检查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四、质量保证措施(一)组织保证措施根据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岗位各负其职。

根据现场质量体系结构要素构成和项目施工管理的需要,建立由总部服务和控制,成立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实施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副经理进行中间控制,专业责任工程师进行现场检查监督,形成横向从基础、结构、装修到机电等各个施工项目,纵向从项目经理到施工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从而形成项目经理部管理层、各职能科室执行层到作业班组操作层的三个层次的现场质量管理职能体系,从而从组织上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物资采购质量保证措施1、物资根据不同的类别,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总部统一采购,所采购的物资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

2、建立好合格分供方的档案,材料的供应须在合格分供方中选择。

3、加强计量检测,采购的物资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检验和试验,当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加倍抽样进行检查。

①构件检验②构件包装与运输③停止点的设置检测(2)运输质量控制(三)屋面防水质量保证措施1、基层要求及处理(1)防水基层按设计要求用1:3的水泥砂浆抹成1/50的泛水坡度,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

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应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

有套管的管道部位应高出基层表面20mm 以上。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约10mm的小圆角,以便涂抹施工。

(2)所有管件、卫生设备、地漏或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3)施工时,防水基层应基本呈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9%为宜,施工时防水基层要处于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9%为宜,其简单测定方法是将面积约1平方米、厚度为1.5-2.0mm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表面上,放置2-3小时,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无凝结水印,即可满足施工要求。

(4)施工前,先以铲刀和扫帚将基层表面的突出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应认真清理,如发现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彻底清楚干净。

2、施工要点(1)将聚氨酯甲料与专供的乙料按规定比例配合,搅拌均匀后方可使用。

小面积的涂布可用油漆刷进行;大面积的涂布,可先用油漆刷蘸底胶在阴阳角、管子根部等复杂部位均匀涂一遍,再用长把滚刷进行大面积涂布施工。

涂胶要均匀,不得过厚或过薄,更不允许露白见底。

底胶涂布后要干燥24h以上,才能进行防水涂层施工。

(2)根据施工需要用量,将聚氨酯甲、乙料按规定比例配合均匀后,方可使用。

在底胶基本固化干燥后,用塑料或橡胶刮板均匀涂刮一层涂料,要求均匀一致不得过厚或过薄,以1.5mm左右为宜。

开始涂刮时,应根据施工面积大小,形状和环境,统一考虑施工退路和涂刮顺序。

在第一度涂层固化24~72h内(以手触不粘为准),再在其表面涂刮第二度涂层,涂刮的方向必须与第一度的涂刮方向垂直。

在第二度涂层固化前,在其表面均匀稀撒干净的黄沙(直径为2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