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法学真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真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真题及答案【篇一:《教育法学》试题】平台《教育法学》试卷(课程代码:0453)本试卷共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8. 衡量学校是否具有责任能力的唯一标准是() a、法人资格b、法人财产权c、法定代表人d、组织章程9. 对教育事业一切管理工作起到开端性、起始性、引导性的内容是()a、教育发展规划b、教育发展战略c、教育事业计划d、教育年度计划10. 在校学生因故离开户籍所在地,在临时寄居地暂时入学就读,应当办理() a、借读手续b、转学手续c、休学手续d、退学手续 11. 下列关于学前教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学制一般为一年b、学制一般为二年c、学制一般为三年d、必须是全日制教育 12. 下列不属于矫治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措施是( ) a、送工读学校、治安处罚c、政府收容教养d、判处刑罚 13.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是()a、初等职业学校教育b、中等职业学校教育c、高等职业技术教育d、职工在职培训 14. 高中会考属于国家教育考试中的()a、入学考试b、水平考试c、学历认证考试d、地方性考试 15. 以下不属于成人教育特征的是( ) a、社会性b、多样性c、免费性d、职业性16. 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教育行政过程中发生的关系是() a、教育民事关系b、教育行政关系c、教育管理关系d、教育调整关系 17.我国第二学士学位的修业年限一般为() 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18. 根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的身份定位是( ) a、公务员b、雇员c、公务员兼雇员d、专业人员第 1 页共 1 页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教育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a、纵向型的法律关系b、横向型的法律关系c、纵横交叉型的法律关系d、综合混合型的法律关系 2. 我国教育法体系中,由国务院制定公布的是() a、地方性法规b、教育行政法规c、部门教育法d、政府法规 3. 下列不属于国家举办的学校是()a、部属高校b、地方政府举办的高校c、公办中小学d、企业事业组织举办的学校 4.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a、未满15周岁的人b、未满14周岁的人c、未满16周岁的人d、未满18周岁的人 5. 在我国,制定学制的国家机关是( )a、国务院或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b、省级教育行政部门c、省级政府d、全国人大常委会6. 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 a、普及性b、强制性c、公共性d、免费性 7. 国家教育考试是教育质量的()教育法学19. 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在接到公民的教师资格认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审查。

对32.职业培训: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当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颁发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a、15日b、30日c、60日d、90日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86年4月12日b、1993年10月31日c、1995年3月18日d、1996年5月15日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1、下列应当丧失教师资格证的情形有()a、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b、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c、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d、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e、被剥夺政治权利 22、我国的学位等级包括()a、学士b、硕士c、博士d、博士后e、院士23、下列选项中,具有普及性、强制性的教育阶段是()a、学前教育b、小学教育c、初级中等教育d、高级中等教育e、中等职业教育 24、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a、停止侵害b、排除妨碍c、赔偿损失d、解除职务e、没收违法所得 25、我国已颁行的教育法律有()a、《教育法》b、《成人教育法》c、《职业教育法》d、《教师法》e、《义务教育法》 26、培养合格教师给予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包括()a、思想品德b、文化专业知识c、身心素质d、教育专业e、英语能力 27、我国有权举办学校的主体是()a、国家b、企业事业组织c、社会团体d、其他社会组织e、公民个人 28、下列选项中,学生的基本义务有()a、遵守法律法规b、尊敬师长c、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d、遵守学生行为规范e、遵守学校管理制度29、下列人员中,可以在高级中学任教的是()a、取得小学教师资格的人员b、取得初中教师资格的人员c、取得高校教师资格的人员d、取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e、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审核b、批准c、备案d、研究e、公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1.义务教育:教育法学33. 教育行政关系:34. 依法治教: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5. 如何理解学业证书的法律效力?36. 简述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7. 简述学生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

第 2 页共 2 页38. 学校事故的侵权责任一般应具有哪些特征?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41、小王是某校初二学生,因期中考试成绩不好,班主任老师按照学校规定,下半学期不准小王上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不得去校图书室看书和借书。

问题:(1)该校的规定是否正确?为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39. 试述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法律保护。

40. 论述教育的公益性。

教育法学第 3 页共 3 页2)该校的规定是否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利?为什么?(【篇二:2016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教育法学》00453试卷及答案解释】码00453【篇三:教育法学考试题及答案】、名词解释(a卷)1、学校的法律地位答:学校的法律地位,就是指学校在不同法律中的地位及其他主体之间构成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内容与责任。

2、教育法答:教育法就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综合。

3、法律意义上的学校答:从法学的视角看,学校是法律调整的对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和登记注册教育机构,是享有一定权利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

4、行政法律责任答:是指行为人因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简称为行政责任,进一步说,就是行为主体违反了属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义务,致使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在行政上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5、教育法的遵守答:指的是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按照教育法律规定的要求行为具体说,守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谁守法,即守法的主体是谁;二是守什么法,即守法的内容。

(b卷)1. 教育法的实施答:教育法律法规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实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它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个个人都要遵守教育法;二,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严格执行教育法,准确适用教育法,保证法律的实现。

2. 教育法律救济答:教育法律救济是指当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管理过程中侵犯了校对人的权益时,相对人可以通过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调节等方式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3.法律意义上的学生答:法律意义上的学生就是在依法成立或国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机构规定条件具有或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

4. 教师聘任制度答:学校教师聘任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教师管理制度,是学校与教师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以合同形式确认教师的职务、职责以及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教师任用制度。

5. 教育立法答:教育立法就是指由特定立法主体依照一定的法定权限和程序所从事的制定、修改或废止教育法律法规的专门活动。

(c卷)1. 教育法律责任答:教育法律责任是指教育法律的主体违反了教育法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法律上应当承担的义务,是由于违反教育法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法律后果,它具有国家强制性、专权追究性、规则的特定性。

2. 法律上的教师答: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指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 教育法律规范答: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般行为原则,这种规则体现了通知阶级的意志,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的警察、军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作后盾的。

4. 教师申诉制度答:《教师法》确立的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行政救济程序的制度,即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的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就是教师申诉制度。

5. 依法治教答:依法治教是指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即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

二、解答题(a卷)1.研究学校法律地位的意义。

答:①学校的法律地位决定学校法律关系的类别、性质;②学校的法律地位决定学校法律关系的内容;③学校的法律地位决定法律关系主体的责任形式。

2. 教育法律规范的涵义及其结构。

答:涵义:教育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般行为规则;结构:1、假定(假定是指法律规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2、处理(处理是指教育法律规范要求的作为与不作为)3、奖惩(奖惩是指人们作出或不作出某种法律规范规定的行为时,在法律上引起的后果)3. 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与企业法人相比有什么特点?答:1、学校的设置目的不同于企业;2、学校的经费来源不同于企业;3、对学校的调节手段不同于企业。

4. 教育法的作用。

答:(一)教育法的规范作用:①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③教育作用;④预测作用;⑤强制作用。

(二)教育法的社会作用:①确认和保障教育的性质和方向;②规范教育权力运行;③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④保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⑤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进程;⑥促进和保障教育平等。

(b卷)1.如何完善教师聘任制?答:①从立法上讲,对教育法中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修改、并及时制定与上述法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下位法规是十分必要的;②从法律监督的角度讲,加强对学校聘任权的监督是保证聘任过程公正、公平、公开的有效途径;③从法律适用的角度看,明确教师聘任的法律依据是化解聘任纠纷的有效途径。

2.学校依法享有的权利。

答:①自主管理权;②实施教学权;③招收学生权;④管理处分权;⑤颁发证书权;⑥聘任教师权;⑦管使设经权;⑧拒绝干涉权;⑨法定其他权。

3.教育行政执法的概念?答:从法、主体、权力和客体四个要素理解教育行政执法的概念:①教育行政执法是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②教育行政执法是国家教育行政机关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③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的活动;④教育行政执法是以特定的事项和特定的教育管理相对人为对象的适用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