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仓储管理与实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一、填空题1.仓库,储存和保管,存放和保护物品,收存、保管、交付使用2.购、销、储、运各个环节,收、管、发,人、财、物的运用与管理3.物品存储,流通调控,数量管理,质量管理,交易中介,流通加工,配送,配载4.降低运输和生产成本,调节供求,生产的需要,营销的需要5.仓储社会化,仓储产业化,仓储标准化,仓储现代化二、名词解释1.仓储管理:对仓储设施布局和设计以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分类和交叉:接收来自制造商的顾客组合订货,并把他们装运到个别的顾客处去。
3.物流园区: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
4.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和组织,应复合条件: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三、简答题1.仓储是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存贮、出库的活动。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储设施布局和设计以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2.仓储管理的内容:仓储网点的布置和选址,仓储设施的选择,仓储规模的确定,仓储商务管理,特殊物品的仓储管理看,库存货源组织,仓储计划,仓储作业,物品包装和养护,仓库治安、消防和生产安全,仓储经济效益分析,仓储物品的保税制度和政策,库存管理与控制,仓储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仓储系统的优化等。
仓储管理的对象:物品流通过程中对物品储存环节的经营和管理,即物品流通过程中物品储存环节的经营活动,以及为提高经营绩效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以及调节活动。
仓储管理的任务:对物品存储、流通调控、数量管理、质量管理、交易中介、流通加工、配送和配载。
利用仓储活动可开展多种服务,从而提高仓储附加值、促进物品流通、提高社会资源效益。
3.从物流角度看,仓储功能表现为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
其中经济功能包括堆存、拼装、分类和交叉以及加工/延期,服务功能包括现场储备、配送分类、组合、生产支持和市场形象。
4.仓储是物流的一个环节,仓储与运输是物流两大中心要素。
5.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基地都是仓储设施,都是物流节点,都能够实现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
四者的区别在于:从规模来看,物流基地是巨型物流设施,其规模最大,物流园区次之,物流中心再次之,配送中心最小;从流通物品来看,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的综合性较强,专业性较弱,物流中心在某个领域综合性、专业性较强,具有这个领域的专业性,配送中心则主要面向城市生活或某一类型生产企业,其专业性很强;从结点功能来看,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的功能十分全面,存储能力大,调节功能强,物流中心的功能健全,具有一定的存储能力和调节功能,而配送中心的功能较为单一,以配送功能为主,存储功能为辅。
四、论述题要点:围绕仓储与物流的关系来论述,即仓储是物流的中心要素之一,仓储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部分。
第2章一、填空题1.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创造,时空效用,物流价值2.基本活动,支持活动3.缓冲与调节,创值与增效4.仓储设施与设备选择,仓储设施选址,仓储规划与布局,仓储作业与经营,库存控制与管理,仓储信息技术5.仓储管理系统平台,仓储管理系统优化,仓储管理绩效评价二、名词解释1.物流价值:最低的成本投入创造能够保证客户满意的时空效用。
2.物流价值链:在物流流程价值关系中,一系列物流环节依顺序相互连接、具有内在价值利益关系的网链。
物流价值链是物流活动内在利益关系的本质反映,是物流的原动力。
而通常意义上的物流合同则是价值链关系被具体化为供应链的约束形式,也是博弈后的一种行为规范。
3.价值工程: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
4.仓储活动:仓储活动由基本环节和支持环节组成。
通过仓储设施与设备选择、仓储设施选址、仓储规划与布局、仓储作业与经营、库存控制与管理和仓储信息技术等6个方面的基本环节,使得仓储活动创造了物流价值。
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平台,应用仓储管理系统优化和仓储管理绩效评价等支持环节,辅助基本环节实现仓储活动的物流价值。
三、简答题1.物流价值链以物流价值为核心,在物流企业中,从战略层、策略层和操作层分别表现为增值链、作业链和协作链。
2.物流价值链分析将企业物流活动及供应链物流活动视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物流环节序列集合,每个环节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物流服务产生增值行为,通过分析这些环节各自的价值,将这些环节的功能和成本进行优化组合,从而提升物流活动的整体价值,增强企业物流或供应链物流的竞争优势。
3.根据物流价值链上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价值系数:LVI>1所对应的物流环节为物流价值链上对整个物流活动具有贡献的关键环节,物流价值链优化的内容为围绕这些关键环节进行流程上的改变,通过物流流程上的优化保障这些关键环节能够继续发挥其现有的优势。
LVI=1所对应的物流环节需要根据物流企业的实际进行必要性分析,若该环节是物流流程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保留或优化;若该环节是对于物流流程并非必要,可以精简或取消。
LVI<1所对应的物流环节为物流价值链上对整个物流活动的贡献不大的环节,在现有功能水平下对这些环节的投入进行优化组合,从整体上提升这些物流环节的价值。
4.地位:仓储是物流体系中的一个节点,在这里,物品实体在化解其供求之间的时间上的矛盾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时间上的效益(如时令上的差值)。
因此,仓储是物流中的中心要素,储存功能相对于整个物流体系来说,既有缓冲与调节的作用,也有创值与增效的功能。
意义: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仓储能对货物进入下一物流环节前的质量起保证作用,仓储是加快物流进程和节约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
5.仓储是物流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作为仓储本身而言,它也包含了众多的子环节,仓储过程中也存在着自身的价值链,即仓储物流价值链。
四、论述题要点:根据物流价值链分析方法,结合仓储与物流的关系来论述。
第3章一、填空题1.仓库,仓库的主体建筑,辅助建筑,附属设施2.储存与保管,调节供需,流通加工,物品集散,配送和加工,信息传递3.提高仓储系统效率,反映仓储系统水平,仓储系统的主要成本因素4.仓库建筑与高层货架,巷道机,周边搬运系统,控制系统,其他部分5.重堆垛设备,搬运传送设备,成组搬运工具二、名词解释1.仓储设施:从事仓储活动的设施,如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
其主体组成部分是仓库。
2.仓储设备:能够满足储藏和保管物品需要的技术装置和机具,包括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和其他设备。
3.仓储系统:是产品分拣或储存接收中使用的设备和运作策略的组合,仓储系统包括储存空间、货物、仓储设施设备、人员、作业及系统管理等要素。
4.仓库:仓库是用来存放物品、生产资料、工具或其他财产,对其数量和价值进行保管的建筑物设施,还包括用来防止或减少损伤物品而进行作业的场所设施。
三、简答题1.仓储设施中进行的最基本的作业是储存物品,并对物品实施保管与控制。
仓储设备是指能够满足储藏和保管物品需要的技术装置和机具。
仓储设备和仓储设施一样,是构成仓储系统的重要组成因素,担负着仓储作业的各项任务,影响着仓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仓储活动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仓储设施的主体部分为仓库,在运输周转、存储方式和建筑设施上注重通道的合理布置、物品的分布方式和堆积的最大高度,并配置经济有效的机械化、自动化存取设施,以提高存储能力和工作效率。
3.仓储设备包括装卸搬运设备、保管设备和其他设备。
装卸搬运设备用于物品的出入库、库内堆存以及翻垛作业。
这类设备对改进仓储管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收发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保管设备用于物品在库期间对其保管、养护。
其他相关设备包括计量检验设备、养护检验设备、通风保暖照明设备、消防安全设备等。
4.仓储设施的选择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仓储设施的功能、储存物品的特点、销售点的分布等。
以自动化立体仓库为例,需要考虑的因素有企业近期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选址、库房面积与其他面积的分配、机械设备的吞吐能力、人员与设备的匹配、库容量(包括缓存区)、系统数据的传送和整体运作能力。
5.在叉车技术方面,现代叉车已经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运转性能、操作灵敏度和舒适度。
在智能技术方面,智能立体库系统可实现物品搬运(出入库)、物品立体存取机械化,仓库管理动化,使材料、配件的贮存、管理、周转联成一体,确保合理的贮存量,减少仓贮费用,建立最佳的物流组织形式。
四、论述题要点:根据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功能、作用和各自特点来论述。
第4章一、填空题1.采购成本,服务成本,服务质量2.生产性设施,服务性设施,流通性设施,单设施选址,多设施选址3.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4.成本最小化,服务水平的最优化5.销量,成本,利润二、名词解释1.单设施选址:根据确定的产品(或服务)、规模等目标为一个独立的设施选择最佳位置。
2.多设施选址:为一个企业(或服务业)的若干个下属工厂、仓库、销售点、服务中心等选择各自的位置,目的是使设施的数目、规模和位置达到最佳,并使之最终与企业的经营战略有关。
3.连续设施选址:待选区域是一个平面,不考虑其他结构,可能的选址位置的数量是无限的。
4.离散设施选址:目标选址区域是一个离散的候选位置的集合。
候选位置的数量通常是有限的且甚少的。
三、简答题1.仓储设施选址对企业的采购成本、服务成本、服务质量都有极大而长久的影响。
一旦选择不当,它所带来的问题是无法通过对已建成的仓储设施采取补救措施所能弥补的。
因此,在进行仓储设施选址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慎重决策。
2.根据被定位设施的维数划分为体选址、面选址、线选址,以及点选址;按设施选址驱动力划分为生产性设施、服务性设施、流通性设施三种;按照设施选址数量划分为单设施选址和多设施选址两种;按照选址离散程度划分为连续选址、网络选址及离散选址三大类按选址时间维度划分为静态选址和动态选址;根据选址成本问题划分。
3.仓储设施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涉及许多方面,不同类型的仓储设施不尽相同。
地区选择和地点选择的考虑因素也有差异,前者注重宏观因素,后者还需考虑围观具体条件。
综合起来,仓储设施选址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几方面来考虑。
4.仓储设施选址需考虑一系列原则,包括费用原则、接近用户的原则、长远发展原则、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战略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属性原则。
5.仓储设施选址至少包含5个步骤:首先应收集整理历史数据,进行地址筛选,需要制定仓储的基本计划,仓储系统的现状分析;其次经过筛选确定候选地址,需要确定地图、地价、业务量、费用、配送路线、仓储设施现状的分析及需求预测;然后在候选地址中进行定量分析以精确确定;再对确定的地址进行复查论证,考虑选址制约条件:地理、地形、地价、环境、交通、劳动条件及有关法律的条目;最后对最终地址进行仓储运营效果评价,评价市场的适应性,购置土地条件,服务质量,总费用,商流,物流的职能及其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