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佩文学城写文

长佩文学城写文

长佩文学城写文长佩,原名廖丽珍,江苏苏州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作家》编辑部副主任、《南京文学》编辑部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风从西边来》、短篇小说《没有他的冬与夏》、中篇小说《一个小男孩的心灵成长记》等。

获首届华语小说传媒大奖“年度女性新锐提名”,江苏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新写作奖”,南京大学首届文学博士学位论文征集大赛一等奖。

一、从“不懂生活”到“懂得生活”自2010年《文苑》杂志创办起,长佩就一直在寻找和写作一种“适合于生活与生命的小说”。

她的阅读经历与文学理想与自己的职业有莫大关系——当一名优秀的文学编辑,需要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和深刻的生活感悟;当一名优秀的编辑,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当一名优秀的作家,需要具备博学的学识和良好的文字功底;当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正是在对文学事业的追求过程中,对生活的体验更加深入,对生活更有感悟。

于是长佩开始研究如何把小说写好: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以丰富文字;从文学创作和表达中领悟深刻;从观察、思考和体验中汲取营养以提升自己的修养;从生活本身发现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问题……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她的座右铭。

多年来,长佩坚持在文学园地里行走,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感受人物内心世界才能写出贴近生活的好作品。

2014年7月,长佩到湖北荆门寻找《荆楚文苑》编辑部主任杜平先生——当时《荆楚文苑》主编。

于是,她就开始了一系列“走基层”之旅。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在当地采访一些文学爱好者和普通读者后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美好!“我常想,如果我每天都能写一篇好文章就应该在有‘生活’的地方进行;今天我在荆州采访时也不会说自己要写什么故事了!”长佩回忆道。

因此,她选择去体验生活,并融入这种独特的写作体验与精神世界。

2、写小说需要多读生活,多看世界。

阅读是写小说的重要一环。

“以前我的小说写的都是日常琐事,没有大段大篇幅讲述日常生活。

当读到《红楼梦》时,就会在贾宝玉眼中找到了自己,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了贾宝玉的真实性格;读了一本《红楼梦》之后,读懂了贾宝玉的内心世界:为别人的不幸而伤心,为自己的不幸而悲哀!也读懂了林黛玉的心;读懂了贾宝玉“不争”的“大闹天宫”的精神;读懂了红楼……看得更多。

而看到自己、看到别人眼中的生活的不如意,是她最大的感受……这些使她对写作更加的敏感和热爱。

同时写作的过程也是“读心之旅”:了解世界、了解身边人的喜怒哀乐;发现和感受生活中不合理之处和别人的不同;体会人生真谛、感悟人生。

让自己的写作多一分感悟、多一份思考,多一个角度去看待世界;让自己对日常和未来充满希望;更加地热爱自己的生活!就像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一样。

3、生活与写作中取舍的艺术。

“生活中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作家”,这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

她还在写作中摸索着更适合自己的取舍方法:在写作时,往往“想要”太多,而“要”的太少。

在一个作家身上,可以看到:她想让别人觉得她是个可爱、真诚的人;她认为有价值的事物会给她带来快乐;她的思想;但同时又在告诉我们,“能”就是能够被他人所理解也是可以被别人所接受的。

在《写给母亲的信》这篇作品中:“孩子们是我们的未来。

你也希望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成长。

”她把这个理想融入了写作中。

4、“懂生活”让写作不再寂寞。

写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事业。

作为一个女性,长佩已经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从第一篇短篇小说《爱是不变的》开始,她开始尝试用“平铺直叙”的写法写日常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大量的素材;写下人生的感悟和心路历程;把最鲜活的感受通过文章的形式传递给读者……这些对于写作而言的“小确幸”,成了她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源泉。

写作也就不再寂寞了。

写作时面对的是读者和作者、是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只有把作品读懂了、真正读懂了……那就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满足。

文学是寂寞的事业和艰辛的创作。

虽然创作过程看似枯燥而乏味又辛苦忙碌,但更多时候是快乐而幸福的。

5、真正走进文学,走进文本从2014年起,长佩开始写长篇。

“开始写得时候很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东西?就是不想写,写不出感觉。

慢慢地,就想通了。

我想着自己还是一个写作者的身份:在‘作品’里做着自己——写小说,而不仅仅是为别人写‘文字’的职业。

”有了写文的目标导向之后,也不再一味地追求“爆款”和“大而全”、“小而美”了。

现在的她不仅会写小说了:《生命中的小天使》《孤独却不孤单》《长吻》《一条狗的爱情》……这些小说让她获得了不一样的人生感受。

二、从一个“我”到一个“我的世界”长佩生于江苏苏州,母亲在上海工作,父亲在苏州工作。

长佩是家中的独生女。

虽然出生于书香之家,但她小时候却不爱读书;长大后她才渐渐发现,读书改变了她的命运。

于是从上小学开始,她便开始阅读各类书籍,从《红楼梦》、《三国演义》到《论语》、《儒林外史》、《三国演义》等各种古今中外的名著,这使她懂得了许多道理。

现在,长佩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作家了。

1、读书是一种享受从小长佩就喜欢阅读,并把它作为一种生活态度。

为了让阅读更有趣一些,她会拿出手机打开一本书的电子版,边看边记录边思考;为了锻炼写作思维能力,她会把文章进行一定的加工之后自己的文章;为了让自己更有才华,也会把自己的文章进行一个更大的完善、提升……因此,她可以写出一些很有意思的文章和书籍;也可以写出许多优秀的文章并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当她写出第一篇作文时,可以把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看法表达出来;可以很有趣、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压力;也让大脑得到锻炼;并且表达出来也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很多新的知识……而且长佩还知道了一个道理——书籍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

2、让自己成为一个“我”——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这两年以来,她在家里开设了一家作家工作室,做一些小众的写作和读书活动;现在又开始致力于让自己成为一个“我”——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自己修养。

“我”是一个普通人无法体会的东西。

因为有了自己的独特爱好与追求而活着。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作为一个作家来看世界也是一种享受。

因此我觉得我要做一个有自己内心世界的人,而不只是一个“我”。

这个人是一种状态:不轻易与人交往、自我认识、独立思考;可以接受任何质疑——也许我一直都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始终都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想成为自己。

所以我是在做一个“我”;当然也可以成为一个“我”。

3、让人生更有意义长佩的人生中有很多精彩,也有很多遗憾。

如果我可以选择一条自己的道路的话,我会选择长佩的作家梦。

我一直认为人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有目标就有方向感。

她想通过写作改变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她还说:“因为我不是一个人的世界不会让我失望。

”所以长佩的作品写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种人生态度。

这是她人生的追求和写照。

长佩认为当你能够用文字记录人生的时候。

4、文学与成长的融合从一个“我”到一个“我的世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但长佩长情地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生命。

她曾多次受邀为“星星汇”的朗诵嘉宾,也曾担任过多家杂志的专栏作家。

她也写过许多作品,例如《红尘中的爱恋》、《我在想你》、《青鸟》、《青春之歌》、《我的朋友》……长佩曾为《长佩写文》写过一篇长文——《有个读者叫你来》被网友们誉为最具创意的原创小说奖项——首届小说家奖。

三、从女性写作到女性小说人的反思随着女性写作的不断成熟,女性小说家越来越多。

然而,对于女性小说家来说,能否在女性写作道路上走得更远同样值得关注。

女性小说家如果仍停留在以往的创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就会始终处在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当中。

对于长佩来说,正是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尽管我国女性小说家的数量并不多,但她们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存在,她们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在探索着属于自己写作的道路;她们用女性特质书写着生活和写作中无法回避之事;她们在丰富自我的同时与男性作家和其他女性小说家一起共同书写着“不被遗忘的女性小说家”的独特魅力;她们在女性小说家这个群体中实现了自我超越式的成长,书写着最具活力的女性小说家新群体。

1、新时期女性的文学价值中国的女性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兴起了,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文坛上一股强大的创作力量。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女性文学的写作呈现出活跃的局面,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方式和视角书写着自己对身边的那些事和那些无法回避的人生境遇,她们用细腻而富有诗意的笔触书写着生活和写作无法回避之事。

这些女性在生活中和写作中感受着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这些女性有着独特的身份特质、情感倾向与文化素养;她们又有着各自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方式使之不同于男性小说家们的写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女性小说的盛行。

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女性题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女性文学的出现和发展、女性作家的崛起为我们带来了一股崭新的文学现象——女性小说。

2、女性小说家自身特点从女性小说家自身特点上看,她们的独特是显而易见的。

她们虽然多是女性身份,但又是不同于男性的存在。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男性是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和保护者,女性则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着更多的角色和责任。

女性小说家要想实现自我超越式的成长,就必须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深入的思考;她们用女性的敏锐、细腻以及对现实的观察为女性书写着生活和写作中无法回避之事。

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她们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体系:她们既注重语言的使用是否准确、流畅、华丽以及富有诗意、情感饱满、充满力量等特点;又善于对自然细节和现象的精雕细琢和细致入微地刻画;充分地利用语言的表现力而又不失生动、细腻的特点。

3、她们为什么不被遗忘?女性的创作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中,女性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当我们说起“不被遗忘的女性小说家”时,很容易想到日本的吉田雅美,而提到“不被遗忘的女性小说家”的时候,她就已经超越了女性小说人的界限并成为新时期以来的一个文化现象。

女性小说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女性的形象塑造上,更是其作品的文本魅力与作者自身的生命与价值诉求密不可分。

女性对于生命价值的表达是在实践中实现的。

正是这种对生命与社会的责任感赋予了女性小说人独特的女性气质和特质性。

这些女性小说家在文学创作上不断探索与尝试、突破与超越;她们用自身的成长告诉我们:面对生活和写作中无法回避的难题、无法回避的话题需要我们去面对。

于是便有了一个个敢于书写的女性小说家的出现。

四、从文学城的写作到文学城的发展2016年5月8日,长佩和她的团队被聘为南京市文学界的“新青年文学作家培育计划”第一批专家工作室成员,负责对新人进行创作辅导和写作实践培训。

目前已经有一批30岁以下的青年作家加入到这个计划中来,不仅对这些青年作家进行文学培训和指导,还将有更多的文学精英进入这个工作室和学员们一起努力地创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