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定期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定期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定期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汽车定期维护》是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又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相结合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宗旨是培养学生汽车维护保养的专业基础,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中级汽车维修工资格证书中相关的基本要求。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紧紧围绕职业工作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是在行业专家对汽车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根据职业工作需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新模式构建新课程体系,在工作任务引信下以情境模拟、实际操作,分组讨论与评价等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汽车维护保养专业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汽车维护中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岗位实际维修的需要,并真切体会到汽为学习掌握其它汽车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教学模式,转变为按汽车维护里程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实际维护训练过程中学会相应知识内容与技能操作,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理论知识紧密围绕完成项目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中职学生职业发展,融入相关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项目设计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整个课程知识内容以够用为度。

建议本课程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其中汽车维护基础知识和训练部分模块可在第二学期开设,按工学结合内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设置的模块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课程的总学时数为144。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的学习,训练和提高学生能使用合作维修工具和选择合适的专业工具独立进行车辆的维护基本技能,使从而懂得汽车基本构造;能够在工作中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客户咨询车况,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能够遵循车辆维护工作安全规范,制定维护工作计划,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工具对车辆进行维护,能够完成车辆和系统的保养与维护中的各个学习项目,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汽车维护质量。

能够检查汽车维护质量,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说明已完成的工作,能够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液体及损坏零部件,能够对已完成的任务进行记录、存档和评价反馈。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维修手册等资料,制定汽车维护作业计划,并实施和检查反馈。

在维护操作过程中能完成对所做维护工作的陈述、能对维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增项内容及时对服务顾问进行反馈、能对所完成维护操作中车辆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能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调整或换件处理、能对专用检测仪器的正确操作、就维护作业进度与车间调度进行工作沟通,将完成维护操作的车辆及维护作业工单交由车间质检。

能正确填写维护作业工单,遵守6S工作要求及安全规程要求。

同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

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情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耐心周到的职业态度和宾客至上、沟通合作的服务意识。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强调不是简单培养学生了解和应用汽车的性能,而是重点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汽车维护中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汽车维护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的能力。

因此,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训,了解并运用汽车维护的相关知识,掌握汽车维护的基本能力,通过动手实际操作,让学生切实体会汽车维护的基本流程,让学生首先学会汽车维护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学习汽车维护的清洁、检查、紧固、调整、润滑和补给等六大维护作业主线,从而使学生对汽车维护流程有个全面的认识。

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运用汽车各种情况下进行相关保养与维护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工作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2.职业技能目标(1)能够牢记汽车维护管理中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标准;(2)能够牢记汽车维护的基础知识;(3)能够了解汽车维护的材料及设备使用技术;(4)能够熟记汽车定期与非定期维护的作业技术;(5)能够熟记常见汽车维护与保养操作规程;(6)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7)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行进专业设备进行汽车维护的能力。

3.职业素养养成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3)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能自觉遵守操作规范,使用相关技术资料。

4.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基本达到汽车维修中级工的要求。

四、课程内容和情境设计(一)课程内容表3 课程内容(二)学习情境设计由5个学习情境构成:汽车基本维护知识、发动机舱维护、底盘维护、电气维护、整车维护。

表4 学习情境1设计表5 学习情境2设计表6 学习情境3设计表7 学习情境4设计表8 学习情境5设计(三)学习技能点表9 各学习单元学习技能点五、实施建议(一)教材及参考资料选用1.教材:依据本课程的标准,与上海景格公司合作开发编写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汽车各维护项目为主线设计教学情境,以汽车4S店实际维护过程设计和布置教学工场,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核----汽车维修工中级证书的要求和企业对汽车运用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以学生未来的发展和结识结构的要求必需够用为度,不追求理论的深度与难度,分二个阶段编写教材:即教材讲义过渡到特色教材。

教材在内容上应即实用又开放,与目前社会上汽车保养量大的品牌汽车维护内容为基础,即在注意汽车维护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同时,还应把维护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以便教材内容上更加贴近汽车维修行业。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维护保养的综合能力,教材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

本课程标准以雪佛兰汽车维护为最低标准,教材内容应有相应扩展,将其他车型的维护过程等纳入教材,以拓展学生视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2.参考资料:以上海通用雪弗兰维修资料、东风柳汽的风行景逸维修手册、上汽车通用五菱的宝骏汽车维修手册为参考资料。

(二)教学建议1.教学组织建议:教学中,教师必须具有企业实践实习经验,教师必须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资料,进行讲授、演示,并按照设计活动的内容展开教学。

教学中,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强化流程教学,让学生边学边练,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际训练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中,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即学会汽车维护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与学生沟通。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5S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热情、客观、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品质。

实训中,各项技能训练活动设计应具有实际性(维护中真实发生的),可操作性。

2.教学评价建议:过程性考核、阶段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在每个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过程中,教师应全面掌握了解学生的情况,便于公正、客观、科学的评分。

、(三)学业评价1.坚持事前评价与事后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原则。

2.实行理论考试、实训考核与日常操行表现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3.理论部分的考核可以采用课堂综合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学习效果课堂展示、综合笔试等多元评价方法。

笔试主要针对各部分的基本知识进行命题。

4.实践部分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实践考试要设计便于操作的考题和细化的评分标准。

可充分利用仿真模拟软件对学生的进行部分项目考核。

5.要根据课程的特点,注重评价内容的整体性,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养成规范操作、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以及爱护设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形成。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1.常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可开发并应用一些直观的挂图、幻灯片、录象片,充分利用学校的各型汽车作为教具,以丰田和上海通用汽车这主要车辆作为教学车辆,充分利用景格仿真教学软件教学。

2.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3.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等,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学实训室,进行教学。

在实训中,教师在带学生实训的同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情况。

4.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景格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5.开发和利用外校实训基地。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能力必修课程,培养学生处理汽车维护保养的实际动手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

因此有一个真实的操作环境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学校和汽车科在不断开发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培训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实际操作,熟悉真实业务流程,为学生毕业上岗的零过渡做好铺垫。

(五)教学条件1.职业全程模拟,在实训基地内建立汽车维修工位,课堂与实训相融合,满足课堂教学条件。

2.实训条件:建立汽车4S店,实现校内学生工学结合教学需要。

参照生产企业配备标准工位配置工具和设备,建议师生比在1:15-1:20左右,配备 12-15人一个教学工位。

(六)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本课程负责人应是骨干教师,同时具有中级或高级以上职称职业资格证书,从事汽车教学专业1年以上教龄经历。

对于教学团队的成员应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同时具有中级工或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有一定的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

(七)其它1.本课程适用专业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年制)。

2.本课程以职业资格的关系本课程内容标准与汽车维修企业岗位中级维修工职业资格证要求标准相对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