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莞理工学院理论力学复习2014

东莞理工学院理论力学复习2014

理论力学复习例1-1,例1-2,例1-3,例1-4,例1-5例2-3,例2-4,例2-6,例2-8,例2-9,例2-10,例2-11,例2-12, 例2-13,例2-14,例2-15, 例3-1,例3-9,例4-1,例4-2,例4-3,例7-4,例7-5,例7-6,例7-8,例7-9,例8-1,例8-3,例8-5,例8-6,例8-7,例8-8, 例12-3,例12-4,例12-5, 例13-4,例13-5,例13-6,例13-7 补充练习: 一.填空:1. 图示构架不计自重,受力偶M =10kN.m 作用,且a =2m ,则支座A 的反力F A = 10KN 。

2.已知力F 的大小,角度φ和θ,以及长方体的边长a ,b ,c ,则力F 在轴z 和y 上的投影:Fz= ;Fy= ; F 对轴x 的矩mx()= 。

答案:Fz=F ·sin φ;Fy=-F ·cos φ·cos θ;Mx ()=F (b ·sin φ+c ·cos φ·cos θ)。

3. 半径为r 的圆轮在水平面上作纯滚,角速度为ω,角加速度为α,则轮心;加速度为 αr 。

4.均质杆AB ,质量为m ,长为l ,则它的动能T=2216ml w ;它对A 轴的动量矩A L =213ml w 。

5.下图所示曲柄导杆机构,曲柄OA 绕O 轴转动,滑块A 可在水平滑槽中运动;与滑槽固结在一起的导杆BD 在固定的滑道中运动。

则可选择:动点为 滑块A; 动系固结于 导杆CDB ; 绝对运动为 圆周运动 ;相对运动为 水平直线运动 ; 牵连运动为 上下直线运动 。

6.如下图所示,已知力P 沿长方体对角线BA 作用,且P =1000N 。

则该力对y 轴的矩为 86.6 N ·m ,对z 轴的矩为 -43.3 N ·m 。

7.试求下图中力矢F 对O 点的矩: -F ·sin α·(l 1+ l 3)- F ·cos α·l 2 。

8.已知动点的运动方程为23221t t x -=,t t y 2212-=,式中y x ,以米计,t 以秒计。

则s t 3=时动点的速度大小为=ν 1.8 m/s ,加速度大小为=a 5.1 m/s 2 。

9.如图所示,均质直角弯杆AOB 的AO 和OB 质量各为m ,长为 L ,以角速度ω绕固定轴O 转动,图示位置系统动量的大小为 0.707m L ω;系统对O 轴转动惯量的大小为 0.667mL 2 ;系统对O 轴的动量矩大小为 0.667m L 2ω ;系统的动能大小为 0.334 m L 2ω2 。

10.已知A (1,0,1),B (0,1,2)(长度单位为米),F =3kN 。

则力F 对x 轴的矩为-1kN.m , 对y 轴的矩为-2kN.m , 对z 轴的矩为1kN.m 。

11.如右图示凸轮机构,半圆形凸轮C 水平向右平动,挺杆AB 沿垂直槽滑动,则可选择:动点为 AB 杆上的A 点; 动系固结于 凸轮C ;绝对运动为 A 点作垂直直线运动 ; 相对运动为 A 点沿凸轮做圆周运动 ; 牵连运动为 凸轮直线平动 。

12.均质细长杆OA ,长L ,重P ,某瞬时以角速度ω、角加速度ε绕水平轴O 转动;则惯性力系向O 点的简化结果:主矢为213I P M L ge e =鬃?(转向与反向);主矩为 1(2I PF L O gt e e =?作用于点,垂直于OA杆,指向与反方向), 21(2n I PF L O gw =?作用于点,由O指向A)。

13.通过A (3,0,0),B (0,4,5)两点(长度单位为米),且由A 指向B 的力,在z 轴上投影为z 轴的矩的大小为14.指出图示机构中各构件作何种运动, 轮A (只滚不滑) 平面运动 ; 杆BC 作平面运动;杆CD 作平面运动; 杆DE 作定轴转动。

15、均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 ,绕z 轴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别为ω,ε,如图所示。

则此杆上各点惯性力向A 点简化的结果: 主矢的大小是211(,()22n I I F mL AB F mL A B t e e w =??垂直于指向与反向),方向由指向主矩的大小是21(3I M mL e e =鬃转向与反向)。

二.选择填空:1. 图(a)、(b)为两种结构,则( C )。

A 图(a)、(b)都是静定的B 图(a)、(b)都是静不定的C 仅图(a)是静定的D 仅图(b)是静定的 C2. 杆AB 作平面运动,某瞬时B 点的速度B υ=2m/s ,方向如图所示,且α=45°,则此时A 点所有可能的最小速度为( B )。

A A υ=0 B A υ=1m/s C A υ=2m/s D A υ=2m/s3.一重为P 的均质圆柱体。

被置于粗糙的V 型槽内,其上作用一矩为M 的力偶而处于平衡,则A 、B 两处正压力大小( 3 ) (1)NB NA F F = (2)NB NA F F < (3)NB NA F F > (4)无法确定4.在正立方体的ABCD 面上沿BD 方向作用一力F ,则该力( 2 ) (1) 对x 、y 轴之矩相等 (2) 对y 、z 轴之矩相等 (3) 对x 、y 、z 轴之矩全不等 (4) 对x 、y 、z 轴之矩全相等5.物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角 15=m ϕ,物块上作用有力P 和Q ,且P=Q ,若30=θ,则物块的状态为( 1 )(1) 临界平衡状态(2) 静止(非临界平衡状态) (3) 滑动状态 (4) 无法确定6.图示机构中,OA 杆以匀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若选OA 上的A 点为动点,动系固结在BC 杆上,则在图示瞬时,动点的相对加速度r a 与牵连加速度e a ,它们的方向是( 3 ) (1)r a 铅垂向上,e a 向下 (2)r a 铅垂向下,e a 向上 (3)r a 水平向左,e a 向下 (4)r a 水平向右,e a 向上7.若刚体作瞬时平动,则该瞬时刚体的角速度ω,角加速度α分别为( 3 ) (1)00==αω, (2)00=≠αω, (3)00≠=αω, (4)00≠≠αω,8.一均质杆AB ,长为L ,质量为m ,以角速度ω绕O 轴转动,则杆对过O 点的Z 轴的动量矩Z L 大小为( 3 )(1)ω2121mL L Z =(2)ω231mL L Z =(3)ω2487mL L Z =(4)ω241mL L Z =9.在上面第8小题中,其动量的大小为( 1 ) (1)ωmL p 41= (2)p=0(3)ωmL p 21=(4)ωmL p 31=10.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质飞轮绕O 轴转动。

图示瞬时,轮缘上的A 点的加速度a 的大小、方向已知,则此轮对O 轴的动量矩O L 的大小为( C )。

A O L mR =B 2O L mR =C 12O L = D12O L mR =。

11. 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质杆放置如图,已知A 端的速度为υ,则杆AB 的动量p 的大小为( B )。

A p m υ=;Bp υ=;Cp υ=; D 2p m υ=。

12. 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质杆AB ,其A 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B 端则用绳BD 悬吊而处于静止状态。

今将绳BD 突然剪断,则杆的质心C 对选定坐标系Oxy 将如何运动( C )。

A 沿过C 点的水平直线向右运动;B 沿过C 点的水平直线向左运动;C 沿过C 点的铅直线向下运动;D 沿过C 点的某一曲线运动。

13.一平面任意力系向O 点简化后得到一个力R F 和一个矩为M 0的力偶,则该力系最后合成的结果是( 3 ) (1) 作用于O 点的一个力(2) 作用在O 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3) 作用在O 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4) 合力偶14.右图圆盘绕O 点作定轴转动,取盘内相同半径的两点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是( 4 )。

(1)ωA ≠ωB ,A υ ≠B υ; (2)ωA =ωB ,A υ ≠B υ ; (3)ωA ≠ωB ,A υ=B υ; (4)ωA =ωB ,A υ =B υ。

15.杆AB 作平面运动,已知某瞬时B 点的速度大小为m/s 6=B ν,方向如图所示,则在该瞬时A 点的速度最小值为=min A ν( 3 )。

(1)1.5m/s ; (2)5.1m/s ; (3)4.2m/s ;BABR 'ω(4)3m/s ;16.质点系动量守恒的条件是( 1 )。

(1)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主矢恒等于零; (2)作用于质点系的内力主矢恒等于零; (3)作用于质点系的约束反力主矢恒等于零; (4)作用于质点系的主动力主矢恒等于零。

17.如图所示,半径为R 、质量为m 1的均质轮上,作用一常力矩M ,吊升一质量为m 2的重物,当重物上升高度为h 时,力矩M 的功为( 1 )。

(1)RhM; (2)gh m 2 ; (3)gh m RhM2 ; (4)0 。

18. 图(a )、(b )两种结构,则( C ) A. 图(a )为静定的,图(b )为静不定的 B .图(a )、(b )都是静定的 C .图(a )、(b )都是静不定的D .图(a )是静不定的,图(b )是静定的19.如图所示,放在一斜面上的物块A ,重G ,物块与斜面间的接触面的静摩擦系数为f=1/3,则A 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 A )。

A .G sin25°B .G cos25°/3C .G cos25°D .G sin25°/3图320.通过A (3,0,5),B (0,0,9)两点(长度单位为m ),且由A 指向B的力矢F,在x 轴上的投影、z 轴上的投影分别为( A )。

A .F F ,0.80.6-;B .F F 0.8,6.0;C .F F ,0.60.8-;D .F F 0.6,0.8。

21.某瞬时,刚体上任两点A 、B 的速度分别为A υ 和B υ,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 .当刚体平动时,必有A υ =B υB .当A υ =B υ,刚体必作平动C .当刚体平动时,必|A υ |=|B υ |,但A υ 和B υ的方向可能不同 D .当刚体平动时,A υ 和B υ 方向必相同,但可能|A υ |≠|B υ| 22.若刚体作瞬时平动,则该瞬时刚体的角速度ω,角加速度α分别为( C )A. 00==αω,;B. 00=≠αω,;C. 00≠=αω,;D. 00≠≠αω,。

23.刚体作平面运动时,其动能等于( B )。

A .随质心平动动能;B .随质心平动动能加上绕质心转动动能C .相对某动点的相对动能;D .绕质心转动动能24、一重W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摩擦因数为f ,且tg α<f ,则物体(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