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学培训记录表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帮助。
我总结家庭教育应遵从
如下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
是互爱的一种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辩是非,丰富想象
力和创造力。
而“独裁"对孩子人格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许多家长觉得辛
辛苦苦赚钱养孩子,孩子就应该听自己的,必须服从自己。
这种观念应
该改变,要把孩子看作是与自己平等的人。
第二,感情交流原则。
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有书你读,有饭你吃,有衣服你穿,还想什么?”但人的成长不但需要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
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要,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
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第三,自由原则。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
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 -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四,尊重原则。
我们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尊重我们,有的家长只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而不能有自己的观点或者申辩一下,否就对孩子大声训斥。
这种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没有自己的观点。
第五,方法转变原则。
教育方法要随孩子的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第六,榜样原则。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家长一定要做
好榜样,别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良的种子。
第七,信任原则。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
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第八,统一原则。
家庭的教育要和学校统-,否则孩子无所适从。
另外,家庭成员之间教育的观念要-致,否则孩子不知道听谁的,结果就谁的都不听。
第九,鼓励原则。
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便说:“是不是偷看来的?”当孩子成绩差时又说:“你从来都是这样差的。
”尽管是很随意的-句话,却大大伤害了孩子的心。
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
第十,宽容原则。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
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大可不必“小错大骂,大错木棒侍候"。
总之,不管你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要让你的孩子感到生活很幸福,很愉快,健康,乐观,他(她)富有爱心,充满信心,对前途.满怀希望,那么,你就是成功的家长。
克服重养轻教的倾向。
有些独生子女家庭,只注重从生活等方面给孩子以无微不
至的关心和爱护,而对孩子的德育却很少提出要求。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很少加以限制,只注意孩子取得的成绩,而对孩子的过失却不闻不问或者听之任之。
这样对孩子成长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不可急于求成。
几乎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盼望子女成才的良好愿望。
但是,家长不能不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一味地高要求。
这样做,不但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甚至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要大胆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知识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力,尤其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许多独生子女就是缺乏这种独立能力、自理能力。
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再好,但缺乏独立和自理能力,又如何在未来的社会中立稳脚跟呢?所以我们家长要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社交能力,应放心大胆地让他们走出家门和同龄人一起玩婴、学习,这样,孩子们可以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要爱而不溺,爱严相济。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爱在儿童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许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对孩子的爱往往是溺爱。
对独生子女来说,要防止溺爱,要爱而有度爱严相济。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要限制,对孩子要爱,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美与丑、是与非的界限,让他从小就懂得怎样去做才是对的,等他养成了坏习惯再去纠正就困难了。
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参加集体劳动时“偷工减料”,被同学指责。
该同学不仅不承认错误,反而反唇相讥:哼,弱智!光会劳动有什么用!”
如此态度、如此语言,令我非常吃惊。
据我了解,这位孩子的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门心思花在学习上,从不让孩子参加劳动,常常连生活服务劳动也“包办”了。
对学校组织的各项劳动,其家长也颇有微词,有时甚至暗示孩子:偷点懒,没关系!
很显然,持这种观点的家长,常常只注重对孩子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孩子品德的教育。
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和集体、不尊敬师长,劳动观念差。
家长不但不教育孩子,反而认为孩子只要成绩好,长大才能出人头地,品德好坏没关系,有的甚至称这样的孩子是“当大官的材料”。
我姑且不论这样的孩子会不会出人头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样的教育会使孩子成为不受大家欢迎的人,会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中碰到更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