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词新语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 2019年文档

新词新语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 2019年文档

新词新语为语文教学注入生机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语言的本质和特性,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语言,是每一个人都离不开的交际工具。

语言不仅具有物理性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社会性。

社会生活中的变化首先在词汇中得到表现。

如关于手机,陆续出现了“绿色手机”、“手机小说”、“手机电视”、“3G手机”、“飞信”等词语;关于网络,更是层出不穷,应接不暇,如“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人肉搜索”、“博客”、“播客”、“网考”、“网游”等;关于教育,出现了“高考移民”、“阳光高考”、“阳光招生”、“示范高中”、“孔子学院”、“大学城”、“草根学术”、“山寨学者”等词语。

面对如此丰富的语言材料,我们应该怎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呢?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语言
是约定俗成的,这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

新词语中那些能够进入规范的,成为常用词汇的,都是由于它们得到社会多数群体
的认同,于是约定俗成,成为具有固定含义的词语。

如“苗族”,本来指一种少数民族,但现在又成为身材苗条的人的简称。

《人民日报》2003年12月30日文:“她不折不扣的是一个苗族,身材苗条。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语言表达,不仅要表达理性义,还有色彩义。

词语的色彩,有褒有贬有中性,有谐谑色彩,有语体色彩,
有文言色彩,有方言因此表达一个意思可以用,等等,有科技色彩,有时代色彩,色彩.
几个不同的词。

比如,同是表示“士兵”,古代用“卒”、“士卒”,现代用“士兵”、“兵”、“解放军战士”,近年来,又出现新词“兵哥”,它们的理性义是一样的,但色彩义则不同。

再次,语言具有能产性,语言也需要新陈代谢。

语言系统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失,词义的变迁都是必然的。

因此,新词总是在时间的潮流中披荆斩棘,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留存下来。

如“粉丝”,本来指中国的一种食物,因为跟英文fance音近,又成了fance的音译词,指追逐者、崇拜者。

如今,“粉丝”表示追逐者、崇拜者这个义项已为多数人所接受,因此就固定下来。

其他还有“博客”、“超女”、“彩铃”、“冷暴力”、“挂了”、“鸟巢”等等。

二、新词语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分析新词新语的结构,学习汉语的构词法
汉语词汇,分单纯词和合成词。

合成词有联合、主谓、偏正、动宾、中补、重叠和附加式等结构形式。

在教学用采用新词新语,一方面可以普及一些新事物新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吸收。

如:音译词“爱普”指的是国际考生英语专项考试,英文全称为“Advanced Plancement”,缩写为AP。

音译词“爬酷”是指流行于欧洲的一项街头极限运动,参与者用流畅的动作翻越所有障碍物,从而追求一种自由的感觉。

爬酷是英语“Parkour”的音译。

其他如,联合结构:抚触、申领、负翁、:偏正结构;养眼砸票、抛砖、出炉、:动宾结构;巡展反哺、.
话疗、酷评、速递;主谓结构:课改、井喷、心检、我倒;中补结构:走光、疑似、搞大、置顶。

在新词语中,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就是一些词能产性
特别强,并有变成词缀的趋势。

如“霸”、“客”、“奴”、“吧”、“族”、“雷”等。

其中前缀如“雷”,被成为“雷文化”,仅2008年新词中就有:“雷人”、“雷民”、“雷剧”、“雷语”、“雷主”、“雷词”等。

后缀如“族”,2008年新词“族”群字有:单眼族、啃薪族、住车族、闪闪族、QQ隐身族等等。

(二)通过学习新词语的造词法,掌握一些修辞手法
新词造词法涉及的修辞手法很多,有双关、比喻、借代、仿拟等。

如:
1.双关。

顾名思义,此类词语的构词原则是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语意双关。

如“玉米”:指李宇春的歌迷。

“玉米”谐“宇迷”的音。

2.借代。

(1)由外部特征来借指某事物。

如“背包族”:指野营一族。

“背包族”是热爱大自然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背起背包,带上睡袋和日常用品,手拿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始一个人的
旅行。

背包是他们离不开的家当,故称“背包族”。

(2)突显工具。

如“拇指”:代指收发短信――因收发手机短信时用的是拇指,
故称。

由此产生的新词还有“拇指经济”、“拇指文化”、如“白色公害”:通过突显颜色来借指某事物。

(3)“拇指族”等。


指废弃的塑料制品因其难降解而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因为塑料制
品多为白色,故称。

(4)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

如“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

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含有戏谑的意味。

3.比喻。

(1)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

如“高薪跳蚤”:指在高薪诱惑下经常跳槽的知名学者。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

(2)以喻体直接代替中心语,换一句话说就是赋予某些词语新的含义,常见于网络词汇。

如“瓶颈”:本来是指瓶子的上部较细的部分,后来被用来比喻事情进行中容易发生障碍的关键环节,指代事情发展的最艰难时期。

4.仿拟。

(1)语意仿。

A.类意相仿:一些仿造词是抓住某语素的中心意思而拓展形成的一类词语。

如“红”类。

“红客”指在网络上标榜自己爱国、正义的计算机高手;“红色旅游”指以革命或革命纪念为主题的旅游。

B.对意相仿:一些词汇替换掉常用词汇的某些语素,用与被替换的语素语意相对的语素构成新词。

如:大哥大――大姐大、空姐――空哥、冷码――热码。

C.反义相仿。

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

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如“指北”:其语意来源于流行语“找不着北”,义仿拟构成的。


而构词形式却是仿造“指南”。

北与南语意相反,“指南”与“指
北”有异曲同工之妙。

(2)格式仿。

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
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依据一定的框架而替换某些语素而
构成新词语既是格式仿词的构词原则。

A.仿前构词:即仿造词仿
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
方式。

如“门”:广泛适用于传媒语言,表示和某些主题相关的一系列事件。

例如:艳照门――沙滩门――电梯门――馒头门。

B.
仿后构词:与仿前造词相反,更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
素不变的方式。

如“E”:高科技和高速度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E类词非常流行。

例如:E时代――E经济――E速度――E教育。

(3)谐音仿。

很多新词语是将某个词素进行谐音转化以求更贴切的实现表达功能。

如“负翁”:利用了“富翁”的谐音,但它不是“富翁”,而是新贫族。

“富翁制造”
离不开两个主要条件:超前消费心理和银行消费信贷提供的便利。

三、新词语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好的作文,要有生活气息,真实地反应生活,彰显时代风貌。

因此,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恰当地使用新词新语,是有必要的。

有的新词颇具形象色彩,如“煲电话粥”、“剩女”、“孔雀女”、“旗舰”、“红辣椒”、“西红柿”、“老鼠会”、“铅笔美人”等;有的新词幽
默风趣,颇有讽刺意味,如“山寨机”、“晒月有的;亮”、“校草”、“淑男”、“苗族”、“拇指狂人”等.
带有口语色彩的新词很亲切,如“空哥”、“大姐大”、“豆花西施”、“靓妹”等。

在作文中恰如其分地采用新词语,不仅可以增添文
章的亮点,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也展示了新时代中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热点、用心观察生活的良好风貌。

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新词的含义,把握好这些素材的正反面,认清这些新词所代表的社会现象的利与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灵活地应用新词,使之与文章浑然一体。

如“飞鱼族”指在国内已取得不俗成绩,但毅然放下一切,到国外名校求学的特殊中国群体。

“飞鱼”的说法,带有嘲讽的口吻,因为鱼本不会飞,却还想飞,注定要失败。

这个词的适用话题是“学无止境”、“做好每一次选择”等;又如,“求学房”指为了孩子能读名校,家长不惜重金在学校周边购买的房屋。

这个词适用的话题有“可怜天下父母心”、“感恩”、“沉重的爱”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恰当地在教学中运用新词语,对提高教学效果很有帮助。

这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各种社会现象,开拓视野;另一方面也为教学注入了生机。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选择地使用新词新语,而不是全盘吸收。

另外,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时刻要意识到自己有促进语言规范化的责任。

在选择新词语的时候,要遵循其超前性、明确性、普遍性、健康性的原则,谨慎使用,切忌滥用,以免误导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