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配套:第二册第二单元第3讲 城市空间结构

地理配套:第二册第二单元第3讲 城市空间结构

第3讲城市空间结构最新考纲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知识体系考纲解读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考点一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城市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

2.主要类型错误!3.中心商务区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内部分区明显。

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2.主要城市功能区的比较功能区形态区位特征位置商占地面中心商务区:经市中心、交通[(1)住宅区的布局要求:高级住宅区的布局一般考虑“上风(上风向)、上水(河流上游)、高坡(地势较高处)、近文教区、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一般靠近工业区,便于工人上下班等.(2)工业区的布局要求: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市区内,有污染的工业应远离城市,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带,有水体污染的企业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区;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间设置防护带;留有发展余地等。

(3)商业区的布局要求:商业区的布局一般有市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和交通最优原则(市区边缘环路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处).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2·江苏地理)城市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功能区是住宅区。

( ×)解析城市中心商务区土地租金最高,付租能力也最高,符合土地利用集约度最高的特点。

(2)(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 × )解析图中①处附近有电车轨道,交通便捷,远离城市中心,所以可能是别墅区;图中②处分布在工业区与城区之间则可能是绿化带;图中③处主要布局在河流下游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远离城区,有电车和铁路,交通便利,则可能是工业区。

(3)(2011·安徽文综)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图中甲地为中心商务区。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处制造业就业比重最低,且处在市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土地租金高,应为商业区。

2.(2012·天津文综)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

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答案C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高雄市依据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了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产业,其商业、住宅、工业、文教等功能区布局,除考虑环境、地价、占地面积等因素外,还要有利于经济发展。

商业区集中分布,扩大了服务范围;住宅区靠近商业区、工业区,多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灾害的影响;文教区多分散于住宅区,提高了服务功能;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减少了运输费用,提高了规模效益.(2010·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4.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答案3。

C 4.B解析第3题,2005年与1990年相比,图中曲线①②在市中心面积比例变小,曲线③在市中心面积比例变大,说明曲线③为商业用地,而曲线①在市中心的面积比例变大,说明曲线③为商业用地,而曲线①在市中心的面积比例高于②,说明曲线①为居住用地、曲线②为工业用地.正确选项为C。

第4题,从图中看出,在距市中心12千米处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故选项B正确.城市空间结构图的判读城市空间结构是单个城市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及其组合,体现各种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其判读要注意:1.读图名和图例这是准确判读的基础,有时图名或图例中会明确告诉我们是哪几种功能区,除三种基本功能区外,还可能有文化区、行政区等。

2.辨析位置关系受地租水平和付租能力的影响,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有些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不一定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上,如北京市中心为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商业区位于其外围;也有一些港口城市,市中心往往临近港口区,中心商务区也因此偏居一隅.【示例1】2011年福建文综卷,在新加坡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图中,中心城区位于东南部,应为商业区所在,主要原因是临港分布。

3.抓住典型特征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所占面积最大;工业区集聚成片,多位于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是城市的核心区,土地利用集约,占地面积最小。

如试题调研第1题(3),根据甲地区的位置、面积及制造业比重可以判断其为商业区。

4.分析布局合理性因工业区的污染和住宅区的分化,对城市功能区要合理布局,主要从距城市的远近、风向、河流等信息来判断.(1)工业区的布局:为减少污染,工业区一般选择城市外围,布局在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区河流的下游.高新技术产业区多和科教文化区、环境优美的地区邻近.【示例2】试题调研第1题(2),图中③处位于河流下游,远离城区,交通便利,应该是工业区.试题调研第2题,高雄市的工业区多邻近海港,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2)高级住宅区多与高地、文化区、风景区联系在一起;低级住宅区多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考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1.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如北京市中心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行政区.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

不同地块地价的不同和不同经济活动付租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性质。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职业、收入水平、民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4.行政因素政府的政策也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之一。

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城市功能分区是地租水平与付租能力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如下图所示:(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

具体如上图所示: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D、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地。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1·上海地理)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土地价格、交通条件。

( √)解析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受地租(土地价格)和交通条件影响。

(2)(2011·上海地理)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

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交通条件。

(× )解析城市郊区土地价格较低,适宜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3)(2011·福建文综)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其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布、基础设施。

( √)解析从图中看出:该岛国(新加坡)中心城区位于东南端,应为商业区;工业区位于西南部与北部,主要是利用便利水运的优势;公共住房占地面积最大,主要沿巴士线、快捷交通线分布。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该国公共住房的布局是建立在城市功能区合理规划基础上的,邻近公共交通线(基础设施),便于居民出行也是公共住房布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2013·山东文综)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答案C解析商业零售区位于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为中心商务区,地价最高;仓储式购物中心占地广,应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布局在交通便捷、地价较低的地区;随东部城市轨道交通及铁路线建设,城市中心向东扩展,城市的空间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C项正确.(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与上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4.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A.土地形状不规整B.交通不便C.远离市中心D.受铁路影响答案 3.C 4。

D解析第3题,从图例可以看出,从M-N的地价等级变化为六类~五类~四类~三类~四类~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六类,符合图C的地价等级变化特点。

第4题,P区域地价等级为四类,虽然交通便利,也在市中心,但是受铁路的影响,噪音较大,地价比周边地区低。

(2009·上海地理)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5.C 6。

B解析第5题,与2000年相比,该城市2007年地价整体上涨,增幅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从2007年地价曲线看出远郊区范围拓展,中心城区范围没有变化。

第6题,蔬菜种植基地因投入—-产出效益低而不可能建在地价较高的近郊区;美术馆占地有限,不太可能带动大范围的地价上升,而且它不适合建在郊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