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现代化是使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 ...

教育现代化是使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文化 ...

浅谈职业教育现代化
教务处印小娟
我们要实施现代化教育,那么什么是教育的现代化?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就是加强硬件建设,就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许多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现代化手段的使用上,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过程的现代化考虑得则比较少。

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想到了运用先进的电教设备──多媒体让学生感知学习内容。

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却忽略了“让学生主动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

手段是先进了,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手段,更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所谓教育现代化,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实现教育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是关键。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观念。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只是教育的两大类别,不存在等级差异。

加强职业基础性课程,要使文化课程教育、职业基础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学科课程的添加和拼接。

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不断深入地了解自己,广泛地了解社会,正视现实,使职
业教育的毕业生既具有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又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文化知识,形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2.职业教育的高移。

具体体现在由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到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即不仅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求懂得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

一方面,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等职业教育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同时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

此外,要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歧视——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不能只靠舆论宣传凭空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技术为基础,而这一物质基础便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体能型的工作大量减少,智能型的工作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作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的层次也要相应的高移。

3.职业教育终身化。

数百年来,把人生分成两半,前半年用于教育,后半年用于劳动,这样的观念早已与时代不符。

如今“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才能终身就业”已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条基本规律。

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工作领域的迅速变化,就业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一次性职业教育已无法满足一个终身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仍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与成人教
育互相渗透、联系、合作的职业继续教育机构,使职业教育与人的整个职业发展过程相伴随,并被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之中。

职业教育终身化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核心。

所以我们在进行硬件建设时更不能忽略了教师现代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必须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结构合理的“业务精良型”基础课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业务过硬的技术指导教师队伍。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⑴具有现代教育观。

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在21世界里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观将备受推崇,这种新型的教育观是科学与人道的有机的结合。

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的完善为方向的目的,它代表了未来的教育发展的方向。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新世纪的战略制高点。

因此,各国都把成功的希望之光聚集在教育的改革上。

要建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新型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⑵具有现代的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学校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正进行着一场革命性的改造。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了,现代教育理论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必须摒弃落后、陈旧、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师要有
驾驭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能力,积极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运用声、光、影等立体的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⑶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与过硬的技术水平。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把文化基础教学和专业理论与技能教学提高到新的高度,这意味着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了。

在横向,教师应具备作为现代社会知识阶层和经济、技术阶层所需要的广博的知识面;在纵向,更需要有与教育科学和所教学科相应的精深的知识以及与技能指导相应的过硬的技术水准。

现代的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为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适应21世纪需要的经济意识,创新意识和必要的技术技能。

因此从事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既是教育的行家里手,同时又是经济领域的行家和技术界的高手。

是一支集教育家、企业家和技术权威于一体的队伍。

⑷具有教育科研能力。

一位好的教师必须在以教学为主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勇于进行教学改革。

教育科研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主要方面,也是不断进行教学实验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它反映出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学校师资的综合实力。

可以这样说,没有“科研”就没有教育的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

⑸具有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良好意识。

未来社会,对人的标准和要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劳动技能不只是靠人的自然体力,而是以劳动者的智力和知识为基础。

“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因此谁想使社会生产力走在前列,谁要在竞
争中获胜,谁就得拥有一大批运用新知识和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

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新经济已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具有新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要具有新的智能结构和创造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和改革;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终身学习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实施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立足岗位,为这项伟大工程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