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上学期角色游戏(上)

小班上学期角色游戏(上)

小班上学期角色游戏阶段计划班级情况分析:由于小班幼儿刚入园,还不会玩角色游戏,幼儿只是对模仿成人的动作或玩具本身感兴趣,游戏主题的产生、角色的扮演也要借助玩具,游戏内容、情节简单。

因此本阶段角色游戏的重点是使幼儿具有初步的角色意识。

学期目标:1、喜欢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

2、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步能按意愿提出、选择游戏主题,反映自己积累的与生活有关的经验。

3、发展游戏情节,初步学会用语言、动作等交流思想,对现实生活的角色进行模仿和想象。

4、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分配交涉,与同伴共同游戏,增进与同伴间的交往。

5、通过游戏过程中的以物代物,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结合游戏,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礼貌待人,遵守规则,不妨碍别人等良好的品德行为。

7、掌握玩具使用的方法和收放玩具的简单规则,在教师帮助下,学习正确收放玩具。

第一阶段:2009年9月(9月3日—9月29日)游戏主题(预定):娃娃家游戏目的:1、愿意参与角色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感兴趣。

2、初步学习扮演家庭成员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3、初步会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

4、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游戏准备:(1)物质准备:娃娃家玩具:娃娃数个,奶瓶数个用具:毛巾、脸盆、镜子、梳子、枕头、被子、鸡毛掸、抹布、扫把、簸箕等食品: 水果、蔬菜、鸡蛋、肉、面包、炊具:锅、碗、碟、勺、铲、煤气灶、汤匙等家具:桌、椅、床、柜等电器:电视机、录音机等(2)知识经验准备:已认识过炊具、餐具,在早接待,区角活动时玩过“抱娃娃”的游戏第一次活动指导:1、布置几家“娃娃家”,以娃娃的爸爸妈妈去上班,请小朋友帮忙照顾为题吸引幼儿兴趣.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①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②做到不争强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不是都参与游戏了,并以“客人”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以表扬的形式评价幼儿参加游戏的情况。

观察与推进:本班的娃娃家,整个的环境布置幼儿很喜欢,参与游戏的兴趣也非常的高,由于对角色游戏没有概念,也不理解,游戏的时候只有小部分的幼儿对角色有所了解,游戏后不会将物品归位。

第二次活动指导:2、出示玩具“今天老师带了几个新朋友,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好吗?”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3、教师介绍几种玩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教师提出游戏要求:①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②做到不争强玩具。

③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5、幼儿分组游戏,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有争强玩具的现象,是否能正确地使用玩具。

观察与推进:通过上次的游戏,部分幼儿已能对角色进行分配(如:爸爸、妈妈、阿姨等),玩具扔满地的现象已好些了,可物品整理归位还不是很好,有待加强。

(今天游戏时林睿小朋友提出家里可以有小客人吗?说:小客人不可以乱动别人家的东西。

)第三次活动指导:1、谈话引入,以“娃娃的肚子饿了,谁能帮他做饭吃啊?”为题,启发幼儿模仿爸爸妈妈做简单的家务,如洗菜、切菜、煮饭等。

2、教师提出游戏要求:①请幼儿正确使用橱具。

②玩具要轻拿轻放,不随地乱扔。

③听到讯号能马上开始收玩具。

3、幼儿分组游戏,师重点观察幼儿模仿动作情况,并以“小帮手”的角色参与游戏进行间接指导。

4、组织幼儿和教师一起收拾玩具,并进行简单的归类。

5、以“玩具笑了”评价游戏情况观察与推进:幼儿特别喜欢玩娃娃家,游戏时出现家里有好几个妈妈、好几个爸爸,陈悦涵、乐乐小朋友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当妈妈爸爸,并能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游戏环节比前两次好些了。

第四次活动指导:1、谈话引入主题:爸爸妈妈带自己去做客的时候应该怎样?别人是怎么招待你的呢?引导幼儿说出简单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请坐“等。

2、教师请几位幼儿共同玩娃娃家给全体小朋友看。

3、分配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选择角色,教师适当协调。

4、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a、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重点知道在游戏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帮助。

b、仔细观察幼儿的表现,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c、注意加强幼儿间的联系,发展交往关系。

5、结束,评价。

阶段小结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爱模仿的特征,教师提供的外形逼真的娃娃家用具,大部分幼儿能够唯俏唯妙的模仿成人的日常生活,个别幼儿还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大胆发挥想象,但有少部分幼儿比较被动的进行游戏,教师会在下一次游戏中特别关注这些孩子,让他们能很好的进行游戏。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10月8日—10月31日)游戏主题(预定):理发店游戏目的:1、喜欢参与理发店游戏,对理发店的角色游戏感兴趣。

2、学会扮演理发师的角色,会用语言、动作与顾客交流,能简单反映理发师的工作状态和会用礼貌用语:“您好,有什么需我帮助吗”并且不防碍别人游戏。

3、遵守游戏常规,(游戏结束后,知道将理发用品摆放到原位,并在知道在指定的空间中游戏。

)4、不乱扔、不损坏、玩具轻拿轻放,知道如何正确的收拾玩具。

二、游戏准备:物质准备:1、理发用品:头梳、理发水、护发素、吹风机2、镜子、3、理发师标记(胸饰、)知识经验准备:带幼儿去理发店参观,丰富幼儿知识::(1)相互的称呼、询问方式(2)知道理发架上陈列的物品及摆放的方式(3)理发程序及理发师态度三、游戏指导:第一次指导:1、引题:国庆节刚过,许多小朋友头发都变短了,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去哪了?2.引导回忆理发店里有什么?3.引导讨论班开展什么样的理发店?师:"不如我们在班上开一个理发店,想去保养头发的顾客都可以去理发店。

二.师幼共同讨论确定理发店的物品(活动材料)及设施1.引导了解理发店里的基本构造有放头梳、发蜡、卷发用品的货架和小推车,镜子,收银台、洗发场地2.师幼共同讨论理发店的物品。

3.利用资源,让,与共同收集材料(如电吹风、洗发水瓶子等) 师:"理发店里的东西什么都没有怎么办?三. 服务人员--要有礼貌,面带笑容接待客人"您好,欢迎光临?"理发师--要有礼貌,与客人对话,询问客人需要剪什么样的发型,要怎样的服务。

."顾客--要有礼貌讲清要需要的服务。

“你好,我要洗头发、我要剪头发等."四.游戏规则1客人进门后,要询问客人需要哪些服务。

2.如果客人太多,理发店老板要招待客人在一旁休息,(看书等)稍等片刻3.各角色要坚守岗位,不能乱跑4.爱惜玩具,不乱扔玩具,能够进行简单的玩具收拾五、.分配角色1.按的意愿选择角色2.能够在的帮助下解决角色纷争3. 教师有意识的让能力较差的与能力较强的进行搭配游戏,让其更有机会模仿观察与推进:幼儿第一次玩的时候,角色把握的不是很好,不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而且比较多的幼儿不知道要玩什么,会在场地上走来走去。

从庆扮演理发师帮助别人理发,但是不会很好的利用道具,道具的作用不明显,并且不会整理发店里的玩具。

第二次指导:1.布置游戏场所,与一起讨论游戏使其了解各角色的语言,行为,反映角色职责理发师:要有礼貌,面带笑容接待客人"您好,需要什么服务,剪什么头发等?"收银员:要有礼貌,要给理发的客人算钱,客人走时"再见,欢迎下次在来."顾客:要有礼貌讲清需要的服务。

2.能够简单的模仿各角色进行游戏3.交代游戏规则:4.分配角色(1)按的意愿选择角色(2)能够在的帮助下解决角色纷争(3)教师有意识的让能力较差的与能力较强的进行搭配游戏,让其更有机会模仿观察推进:孩子都很积极的参与游戏,游戏欲望很高,但是我发现整个游戏中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往很少,基本都是个顾个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决定下次游戏中我以顾客的身份参与孩子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我的暗示中进行游戏,增强他们的交往能力。

第三次指导:1.参与游戏,观察的动作,语言,与同伴间的交流.2.利用角色身份给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以建议3.引导根据玩具的类别及框框的标志收拾玩具(整理理发架上的物品,将物品摆放整齐。

)观察推进:由于我的加入孩子会学了各个角色的简单交往,加强了他们的礼貌用语,收拾的也比较正确快速,只有少部分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在收拾方面有些困难。

第四次指导:1.开设娃娃家,理发店,满足游戏的欲望2.参与角色扮演,重点引导娃娃家与理发店之间的交流3.提醒根据玩具的类别及框框的标志收拾玩具,收拾玩具引导按一定规则收拾玩具4.引导"理发店"与其它游戏间的相互联系5.师: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带去商店买东西,那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不可以带宝宝到商店里买东西呀!6.进行游戏评价7. 1).针对每次游戏存在问题及时给以评价,引导共同讨论并确定解决办法8. 2.)引导进行自评及他评9. 3).从角色的扮演,玩具的收拾进行总的评价阶段小结:这一阶段的角色游戏,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的角色意识有所增强,初步会按意愿选择游戏主题。

大部分幼儿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但游戏情节还较简单,缺乏与同伴间的交往,在收拾玩具方面还较薄弱,还需增强。

在下阶段游戏中应注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及收拾玩具能力第三阶段:2009年11月(11月5日—12月1日)游戏主题(预定):商店游戏目的: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初步学会模仿各角色,反映简单的现实生活。

3.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4.建立初步的分工意识,尝试“事情分着做”。

5.促进交往能力及初步合作能力的发展,培养爱惜玩具的习惯,并能简单的收拾玩具游戏准备:1.物质准备:各种商店物品:电脑货柜多种多样的食品各种玩具冰柜冰棒等冷饮食品塑料袋纸币服务员卡片衣服玩具鞋子等2.知识准备:让带参观商店,观察商店里都买什么东西,人们是怎样进行购物的,服务员是怎样对待客人的第一次活动指导:一.师幼共同讨论确定主题"商店"活动内容1.出示木偶娃娃与谈话师:"你们好呀,今天妈妈要带我去逛商店买东西,我可开心了,我还没逛过商店呢?你们知道都有什么商店,都买什么吗?"2.引导回忆多种多样的商店(如服装商店,食品商店等)3.引导讨论班开展什么商店师:"不如我们在班上开一个商店,让木偶娃娃到我们的商店里来买东西怎样.""那我们要开家什么商店呢?""不如我们问问木偶娃娃最想买什么东西吧,它想买什么东西,我们就开什么商店".二.师幼共同讨论确定商店的物品(活动材料)及设施1.引导了解商店里的基本构造有放物品的货架,给顾客装东西的袋子,收钱的收银机,还有电冰箱等2.师幼共同讨论商店里要有什么师:那我们开的食品店里都要买些什么好吃的呢?3.利用资源,让,与共同收集材料(如零食包装袋,饮料瓶等) 师:"商店里要有这么多好吃的,可现在我们店里什么也没有呀,怎么办呢?三. 服务员--要有礼貌,面带笑容接待客人"您好,需要买些什么吗?"收银员--要有礼貌,要给买东西的人算钱,客人走时"再见,欢迎下次在来."顾客--要有礼貌讲清要买的是什么东西,买了东西一定要付钱."你好,我要买果冻,请问多少钱."四.引导"商店"与其它游戏间的相互联系师: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带去商店买东西,那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可不可以带宝宝到商店里买东西呀!五.游戏规则1.顾客买东西要付钱,服务员,收银员要有礼貌2.每个一次只能卖一样东西,每样物品价格都为一圆,纸币每张为一圆3.各角色要坚守岗位,不能乱跑4.爱惜玩具,不乱扔玩具,能够进行简单的玩具收拾六.分配角色1.按的意愿选择角色2.能够在的帮助下解决角色纷争3. 教师有意识的让能力较差的与能力较强的进行搭配游戏,让其更有机会模仿观察推进:幼儿上幼儿园以来除了最常见的娃娃家外第一次接触的商店,孩子们对商店的“开展”都非常的期待,家长也积极的配合手机各种食品日用品的包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