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40岁再创业,是坚持小时候的梦想
雷军的梦想:打败苹果变老大
两个月前我参加在乌镇举行的世界计算机大会,参加了一个
对话节目。
台上有七、八位嘉宾,其中有马云,也有苹果的高级
副总裁BruceSewell。
主持人问我,小米今天的梦想是什么?我就
直接讲了我的梦想:“我希望小米在5~10年时间,能够在智能
手机市场(智慧型手机)成为世界的老大。
”
我觉得我想像这个梦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因为作为一个
年轻创业者,就应该有这样的梦想,不管我们能不能做得到,至
少我们应该也要去想一下吧?
这个主持人马上就问台上这位苹果高级副总裁:你怎么看?他
也很厉害,回我:“it's easy to say, hard to do.”我在台上,脸一下唰地就红了,哎,但我觉得,不被耻笑的梦想,就不算梦
想!
毫无疑问,我说小米5~10年的目标是世界第一,就被人耻
笑了。
可是这时主持人又马上问我:“你怎么看?”哈,我能怎么
看呢?反正在那一瞬间,我真的不知该说什么。
可是我又不能不礼
貌,我又必须度过这个尴尬的时刻。
我看到了坐在中间的马云,
想起了他在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讲起的、极其励志的一段话。
他说,像他这样的人,如果能成功的话,百分之八十的中国
人都能够成功。
因为像他这样的人,高考了三次才考上大学。
大
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去做保安人家都不要。
所以梦想还是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所以在苹果高级副总裁讲了“it's easy to say, hard to do”后,我就回答:“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不被耻笑的梦想,就不算梦想!
谈到梦想,大家可能觉得未来小米在未来5~10年成为世界
的老大,有可能是吹牛。
但我们反过来想一个问题,小米到今天
创立多久?不到5年的时间,小米手机上市至今,才3年零3个月
的时间,我们再回想一下,仅仅3年多的时间,小米已经是中国
市场的老大,严格来讲,只用了两年半,在去年第三个季度甚至
成为世界的第三。
如果回到3年前,我说我要成为中国的老大,可能大家也会
一样耻笑。
是什么动力,促使我们创办小米?促使我们飞速成长呢?
这原因其实蛮简单,就是我上大学一年级时,在图书馆看了
一本书,叫《硅谷之火》,讲70年代末、80年代初像贾伯斯这样的硅谷创业英雄的故事。
看完这本书后,我激动地几个晚上没睡
好,在武汉大学操场上走了一圈又一圈,我就立志要成为伟大的人。
那时年轻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啊,在那个时间点,我就确定了
人生的目标,希望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希望能成就自我。
就在这样梦想的感召下,我很早就开始创业。
我创立的第一
家公司就是金山软件,后来办了卓越网。
在金山IPO之后,我就
相当于退休了,37岁,之后做了几年的天使投资,主要是帮助年
轻人创业。
40岁重新创业,因为不想忘记小时候的梦想
到了40岁,有一天晚上在梦中惊醒,就像明天要参加考试一样,那场景就是:我还记不记得我小时候的梦想?我还愿不愿意为
这样的梦想去努力?我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吗?我从梦中醒来后,
就下定决心,再去试一次。
那是2010年,我就决定再次创办小米。
为什么呢?是因为我在80年代后期时,我就想要办一家世界
一流的公司,但当时没有这个条件。
到2010年时,我还是想要办
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
怀抱着这样的梦想,我们办了小米,但这个梦想,不只今天
没有人信,4年前的当时更没有人信。
但是我们沿着这样的目标,创办了小米。
为了开一家世界级的公司,我们在世界找最优秀的人来组合,8个人中有5个是从美国工作回去创办小米的,5个海归,3个中
关村创业者,平均年龄40多岁。
40多岁在台湾是年轻人,在大陆就是老同志了。
几乎没有人觉得40几岁还创业?我那时最大压力是,万一弄砸了别人会怎么看?会说:老同志不服老啊,还要去创业?包括像傅盛(猎豹创办人)这样的小朋友怎么看?他们可能会说:你看雷军老吹牛,自己干也不怎么样嘛!
40岁在大陆是老同志
我压力是很大的,但当时激励我自己的,还是梦想。
人生还是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结果怎么样,如果试都不敢试,那人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管是在台湾、大陆还是天涯海角,“追寻梦想”永远都是最励志的话题。
我希望年轻人、创业者,不管你的梦想有多么离谱,或有多少人嘲笑你,你都该坚持目标,永不停息的去追寻,这就是梦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