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妇吟秀才”指的是()。
∙A、温庭筠∙∙B、王建∙∙C、冯正中∙∙D、韦庄∙我的答案:D2“倚天万里须长剑”的典故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相关?()∙A、宋玉∙∙B、曹丕∙∙C、杜牧∙∙D、司马相如∙我的答案:D3佛教中认为人有“六根”,下列选项属于六根的是()。
∙A、色声∙∙B、香味∙∙C、身意∙∙D、触法∙我的答案:C4与辛弃疾的“西北浮云”之句中的典故相关的人物是下列哪一位?()∙A、司马相如∙∙B、庄子∙∙C、张华∙∙D、曹丕∙我的答案:D5词学最早来源于()。
∙A、上古诗经∙∙B、唐代诗歌∙∙C、唐代小说∙∙D、宋人笔记∙我的答案:D6诗歌要有神韵,下列提出“神韵说”的评论家是哪一位?()∙A、司空图∙∙B、严羽∙∙C、王国维∙∙D、王士祯∙我的答案:D7下列哪一部著作最早收录《长门赋》?()《文心雕龙》∙∙B、《诗品》∙∙C、《文赋》∙∙D、《昭明文选》∙我的答案:D8韦庄共写了几首《菩萨蛮》?()∙A、一首∙∙B、两手∙∙C、三首∙∙D、五首∙我的答案:D9“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与辛弃疾这首词相关的是什么节日?()∙A、重阳节∙B、春节∙∙C、端午节∙∙D、元宵节∙我的答案:D10菩萨蛮是词牌名,又称为()。
∙A、《浣溪沙》∙∙B、《西江月》∙∙C、《子夜歌》∙∙D、《永遇乐》∙我的答案:C11下列不属于新批评流派的观点是()。
∙A、意图谬误说∙感应谬误说∙∙C、细读∙∙D、读者反映论∙我的答案:D12“燃犀下看”之句中的典故与下列哪一项相关?()∙A、《史记》∙∙B、《诗经》∙∙C、《晋书》∙∙D、《汉书》∙我的答案:C13晚年的刘永济,别号()。
∙A、弘度∙∙B、宏度∙C、诵帚∙∙D、知秋翁∙我的答案:D14词牌名《鹊踏枝》又名()。
∙A、《黄金缕》∙∙B、《卷珠帘》∙∙C、《一箩金》∙∙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15“手把齐纨相诀绝”中的“齐纨”指的是什么?()∙A、丝绸∙∙B、手绢∙∙C、扇子∙∙D、簪子∙我的答案:C16“现代三圣”不包括下列哪一位?()∙A、梁漱溟∙∙B、熊十力∙∙C、马一浮∙∙D、陈寅恪∙我的答案:D17“植本出蓬瀛,淤泥不染清”描述的是哪一种花?()∙A、牡丹花∙∙B、牵牛花∙∙C、菊花∙莲花∙我的答案:D18“我哒哒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一句诗的作者是()。
∙A、郑愁予∙∙B、余光中∙∙C、舒婷∙∙D、冰心∙我的答案:A19“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拟()而作。
∙A、∙《上山采蘼芜》∙∙∙B、∙《江南曲》∙∙C、∙《江南》∙∙∙D、∙《暮秋独游曲江》∙∙我的答案:C20“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这一观点出自下列哪一本论著?()∙A、《人间词话》∙∙B、《诗品》∙∙C、《典论·论文》∙∙D、《文赋》∙我的答案:B21《木兰花慢》的体制是什么?()∙A、小令∙∙B、乐府诗∙∙C、长调∙∙D、中调∙我的答案:C22中国语言文字有何特质?()∙A、独体单音∙∙B、单音四声∙∙C、破音字∙∙D、以上都对∙我的答案:D23《东轩笔记》的作者是哪一位?()∙A、释惠洪∙∙B、王安国∙∙C、吕惠卿∙∙D、魏泰∙我的答案:D24“众芳芜秽,美人迟暮”出自()。
∙A、《人间词话》∙∙B、《诗经》∙∙C、《文赋》∙∙D、《离骚》∙我的答案:D25由物及心指的是下列哪一种诗歌表现手法?()∙A、赋∙∙B、比∙∙C、气∙∙D、兴∙我的答案:D26“上不似诗,下不类曲”出自()。
∙A、王国维∙∙B、谭献跋∙∙C、王水照∙∙D、李笠翁∙我的答案:D27张惠言认为,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表达的是什么?()山川河海∙∙B、怨别∙∙C、闺中思妇∙∙D、朝廷党争∙我的答案:D28以下哪一位被司马迁描述为“其志洁,故其称物芳”?()∙A、汉武帝∙∙B、司马相如∙∙C、屈原∙∙D、太史公∙我的答案:C29《摊破浣溪沙》实为《浣溪沙》之别体,关于它的上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二十一个字∙B、四句两平韵∙∙C、四句三仄韵∙∙D、四句三平韵∙我的答案:D30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中主指的是()。
∙A、李煜∙∙B、李昪∙∙C、李璟∙∙D、李寿∙我的答案:C31杜甫的《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A、赋∙比∙∙C、兴∙∙D、喻∙我的答案:A32姚斯《接受美学》认为,读诗应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不包括()。
∙A、美感的感知性阅读∙∙B、反思的说明性阅读∙∙C、历史性的阅读∙∙D、创新的批判性阅读∙我的答案:D33王国维的思想受到哪些哲学家的影响?∙A、黑格尔、康德∙∙B、黑格尔、叔本华∙C、黑格尔∙∙D、叔本华、康德∙我的答案:D34“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一句出自()。
∙A、李白∙∙B、屈原∙∙C、杜甫∙∙D、苏轼∙我的答案:C35“东文学社”对主办人是谁?()∙A、王国维∙∙B、田岗佐代治∙汪廉年∙∙D、罗振玉∙我的答案:D36“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这是谁的观点?()∙A、李清照∙∙B、曹丕∙∙C、欧阳修∙∙D、苏轼∙我的答案:D37《词选序》由谁所作?()∙A、王鹏运∙∙B、王水照∙∙C、张惠言∙D、王国维∙我的答案:C38“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中的“张公”指的是谁?()∙A、张载∙∙B、张协∙∙C、张华∙∙D、张良∙我的答案:C39李商隐《九日》中“空教楚客咏江离”一句,与下列哪一位文人相关?()∙A、李白∙∙B、司马相如∙∙C、屈原∙项羽∙我的答案:C40元好问的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引用了谁的典故?()∙A、李清照∙∙B、李商隐∙∙C、冯延巳∙∙D、温庭筠∙我的答案:B41曹丕在《与吴质书》中为谁美志不遂而叹息?()∙A、屈原∙∙B、王粲∙∙C、应玚∙∙D、李煜∙我的答案:C42“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出自()。
∙A、《人间词话》∙∙B、《礼记》∙∙C、《文选》∙∙D、《文赋》∙我的答案:D43下列哪一本著作中有“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之说?()∙A、《冷斋夜话》∙∙B、《东轩笔记》∙∙C、《人间词话》∙∙D、《典论·论文》∙我的答案:C44“弄妆梳洗迟”的“弄”是什么意思?()∙A、玩耍∙∙B、搅扰∙∙C、炫耀∙∙D、赏弄、观赏∙我的答案:D45“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之句出自下列哪一本书?()∙A、《冷斋夜话》∙∙B、《蕙风词话》∙∙C、《文赋》∙∙D、《红楼梦》∙我的答案:D46“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出自()。
∙A、苏轼∙∙B、吴思道∙∙C、王国维∙∙D、李清照∙我的答案:D4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
∙A、《论语》∙∙B、《诗品》∙∙C、《诗经》∙∙D、《昭明文选》∙我的答案:C48“详味词意,殆亦碧山黍离之悲也!”,端木埰的这句话与下列哪一位文人相关?()∙A、柳永∙∙B、辛弃疾∙∙C、王沂孙∙∙D、周邦彦∙我的答案:C49关于柳永的词,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形式上由小令开拓出长调∙∙B、内容上由伤春转变为悲秋∙∙C、写出小令之中的幽微婉约的好词∙∙D、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我的答案:D50“生而愿为之有家,良人者,所以望以终身者也”之句描述的对象是()。
∙A、男子∙∙B、父辈∙∙C、女子∙∙D、成年男女∙我的答案:C二、判断题1文学作品中所造的意境不一定合乎自然。
()我的答案:×2“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出自冯延巳。
()我的答案:√3《水龙吟》创作于苏轼官运正盛之时。
()我的答案:×4温庭筠的《菩萨蛮》中只有一首是描写美女追求爱情的。
()我的答案:×5长调作为诗调体式之一,字数大概为六十字以上。
我的答案:×6中国古代乐府诗中的“莲”通“怜”字,怜爱之意。
()我的答案:√7“向晚幽林独自寻”之句,为了押韵特用“寻”字而不用“行”字。
()我的答案:×8“菡萏”经常在中国诗歌中,指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花。
()我的答案:×9“花落春犹在”这句诗出自鲁迅。
()我的答案:×10“伶伦吹裂孤生竹,却为知音不得听”一句出自李商隐的《钧天》。
()我的答案:√11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兴”是由心及物。
()我的答案:×12王国维认为五代、北宋的词有一定的境界,堪称独绝。
()我的答案:√13《拟采莲曲》仿乐府诗而作。
()我的答案:√14每一个牌调的平仄声调都是一样的。
()我的答案:×15在中国传统中,“斜阳”是朝廷衰败的象征。
()我的答案:√16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体现了婉约低回的审美特征。
()我的答案:×17词能够为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
()我的答案:√18“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这句的修辞手法是用典。
()我的答案:√19普通话中一声和三声都是平声。
()我的答案:×20旧诗仅指传统的五七言绝句。
()我的答案:×21《花间集》中的作品都是由男性写作的。
()我的答案:√22敦煌曲子词里就已经出现长调。
()我的答案:√23“望帝春心托杜鹃”中的“托”是入声字。
()我的答案:√24李清照认为苏轼的《水调歌头》堪称词之鼻祖。
()我的答案:×25“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之句出自《阿房宫赋》。
()我的答案:×26《花间集》与南唐词的写作风格完全相同。
()我的答案:×27王国维认为词有了境界,格调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的答案:√28王国维认为南唐后主的词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我的答案:×29民间宴乐曲调的流行促进小词的发展。
()我的答案:√30《浣溪沙》是唐代教坊名曲()。
我的答案:×31周济是临桂词派的继承人。
()我的答案:×32《南吕·一枝花》是词牌名。
()我的答案:×33“历尽艰辛愁句在,老来思咏中兴篇”中的“兴”指的是赋比兴的修辞手法。
()我的答案:√34清朝各词派中数临桂词派影响最大,时间最久。
()我的答案:×35最初“词”的概念是指配合乐曲的演唱的歌词。
()我的答案:√36“为政必先放郑声”的“放”指的是放纵。
()我的答案:×37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观念保守的妇女注定是思妇的命运。
()我的答案:√38阅读过程中的“创造性背离”是新批评流派提出的文学批评理论。
()我的答案:×39叔本华赞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我的答案:×40《水龙吟》是豪放词的代表之作。
()我的答案:√41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阅读中的作用,认为作品的生命是读者的阅读活动赋予的。
()我的答案:√42《硕人》是《诗经》豳风中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