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
完全腹腔镜 1. 胃周淋巴结的清扫和消化 道的游离:腹腔镜下 2. 标本的取出:绕脐小切口
3. 消化道的重建:腹腔镜下
4. 优点:更微创,牵拉张力 及手术视野更有优势,尤 其是在肥胖患者 5. 缺点:手术难度大、费用 高
完全腹腔镜下消化道重建的方式
远端胃切除 1. Billroth-I 吻合(三角吻合) 2. Billroth-II 吻合
5.关闭共同开口 (如操作困难,可考虑手工缝合)
6.完成后状态 (食管空肠顺向蠕动)
FETE
1.切断食管后打孔
2.切断小肠后吻合
3.关闭共同开口 (可同时去除空肠残断,但一般 不容易只用一个钉仓同时去除两 个残断)
4.吻合后状态 (食管空肠逆蠕动)
Overlap视频
谢谢!
5. 完成一个别样的三角吻合
B-II + Braun 6. G-J下方空肠-空肠吻合(J-J)
B-II + Braun 7.关闭J-J共同开口
Roux-en-Y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距离的,这句话对 Braun来说也是一样。想要彻底解决 返流的问题,切断输入袢是最直接彻 底的选择,于是就有了胃肠Roux-enY(R-Y)。图示如下
B-II + Braun 8.完成后状态
Roux-en-Y 6.在做J-J前先断输入袢
Roux-en-Y 7.选择合适长度的无功能袢完成J-J
Roux-en-Y Uncut 挑剔的人们又发现存在R-Y淤滞综合征:输 入袢切断后,小肠蠕动波也断了。于是就 有了“不切断R-Y”(R-Y Uncut)——阻断而 不切断。
完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途径选择
腹腔镜辅助 1. 胃周淋巴结的清扫和消化 道的游离:腹腔镜下 2. 标本的取出:上腹部小切 口 3. 消化道的重建:上腹部小 切口 4. 优点:降低手术难度,缩 短手术时间,节省手术费 用 5. 缺点:辅助切口较大、肥 胖患者及全胃手术重建视 野较差
说明
• • 体位:采用仰卧人字位,头侧略高10~15度如图1; 站位:术者位于病人左侧,助手位于病人右侧,扶镜手位于病人双腿之间,
如图2;
• • Trocar口设置常规采用U型分布的5孔法,如图3、图4; 食管空肠吻合:完成区域淋巴结清扫后,拟进行消化道重建,具体方式分三 种分述如下
远端胃切除Billroth-I 吻合(三角吻合)
既然保留了部分胃,就要最好
地发挥其功能!
Roux-en-Y Uncut 8 完成后状态 (一个改良的B-II,一个偷懒的R-Y)
B-II + Braun视频
图解:全胃切除Overlap & FETE重建
Overlap
1.切断食管后残端打孔
2.切断空肠
3.空肠打孔 (注意预留吻合器的长度)
4.吻合
1. 十二指肠顺时针旋转后切断
2. 切除远端胃大部
3. 残胃打孔
4. 十二指肠打孔
5. 钉砧咬合面进入残胃后向十二指肠牵引
6. 吻合残胃及十二指肠后壁
7. 通过共同开口检查吻合情况
8. 关闭共同开口
改良三角吻合 2013 年福建协和医院的黄昌明教授对 其进行了改良,去除了十二指肠残端 (改良了步骤 8、9),图示如下:
①无braun吻合 ②braun吻合
全胃切除 1. 食管空肠侧-侧吻合
①顺蠕动(overlap) ②逆蠕动(FETE)
2. 食管空肠端-侧吻(OrVil)
3. Roux-en-Y 吻合
红色字体为重点介绍术式
腹壁戳卡的位置及体位
图1 患者人字位、头高脚低
图2 站位
图3 Trocar位置示意图
图4 Trocar位置
Roux-en-Y 8.完成后状态
Roux-en-Y Uncut 6.一个两边不一样长短的J-J Braun吻合
Roux-en-Y Uncut 7.阻断G-J和J-J间的输入袢
我们要努力做的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让病 人活着(根治性是前提)也要
让他们活得好——拥有理想的
近期生存质量(微创、快速恢 复)和远期生存质量(功能)。
9. 完成后状态
改良 8 :关闭共同开口的同时去除十二指肠残端
改良 9 :完成后状态
三角吻合视频
图解:三角吻合以外的远端胃重建方式
Billroth-II
1.切断十二指肠(和B-I是不同的)
2.断胃(和B-I也是不同的)
3.胃肠侧-侧吻合(G-J)
4.关闭共同开口
B-II + Braun 众所周知,B-II有许多缺点,其中最显著 的就是“返流”,甚至被认为是残胃癌 的罪魁祸首。于是就诞生了Braun吻合— —目的是让输入袢的消化液“抄近路” 进入输出袢.图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