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新能源热管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热管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新能源热管理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1
核心 观点
热管理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蓝海。这是随着新能源整车增 长而增长的增量市场,且价值量将近传统热管理的3倍。 电池热管理蕴藏新产品,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水泵和压缩 机采用电动化、换热器采用液冷技术路线是新应用趋势。 热管理迎来变革机遇,竞争格局有待分配。传统热管理的国 际巨头法雷奥、电装、马勒、翰昂等,积极发力新能源。 前瞻布局的国内供应商跃跃欲试。热管理零部件供应商相继 推出主打产品,并切入整车供货体系。 我们看好新能源热管理行业国内零部件厂商的崛起,有望借 助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弯道超车。重点关注:银轮股份、中 鼎股份、西泵股份、奥特佳、松芝股份、三花智控等。
2
3
4
投资建议
1
国标新增热管理,行业变革已至
国标中的热管理——从忽视到重视
由电动车辆分标委组织制定的三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于1月25日发布,包括 《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安全要 求》,新增了对热失控与热扩散重要性的说明以及测试标准。 热失控:电池单体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的电池自温升速率急剧变化的过热、起火、爆炸现象。 热扩散:电池包或系统内由电池单体热失控引发的其余电池单体接连发生温度上升的现象。 热管理直接影响电动车动力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充放电次数等。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系统组成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组成 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
空调系统 传统燃油车 热管理 制热系统 发动机冷却 新能源汽车 热管理
空调系统 制热系统 发动机冷却
PHEV 混合动力汽车
11
传动系统冷却 电池热管理
电池加热 电热冷却
传动系统冷却
电机电控冷却 其他设备冷却
纯电动汽车
资料来源:太平洋证券整理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同示意图 特斯拉电池发热自燃
资料来源:新能源电动车网,太平洋证券整理
资料来源:太平洋证券整理
新能源热管理=传统热管理+三电热管理
传统燃油车热管理包括空调系统的热管理和发动机等其它发热设备的冷却,热管理在传统 燃油车上的应用已非常成熟。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包括空调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和其它电子设备的热管理,插电式混合 动力汽车热管理还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的冷却。其中,纯电动汽车的空调制热无法利用发 动机余热,可以使用PTC加热、热泵空调等方法。
0.5% 0.0%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Q1
汽车总销量(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
资料来源:乘联会,太平洋证券整理
资料来源:乘联会,太平洋证券整理
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复合增速约40%
2015年至今,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总计77万辆,同比 增长53%。 2018年1-4月,累计销量22万辆,同比增长151%,全年预计可实现108万辆,同比增长 40%。 预计未来三年,新能源汽车依然会保持40%左右的高增长,2020年销量有望突破200万。
2015-2018年新能源汽车月销量(万辆)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3.0% 2.5% 2.0% 1.5% 1.0% 1.29% 1.79% 1.96%
2.66%
500
0
31.64 2015年
50.14 2016年
76.81 2017年
14.09 2018年Q1
动力电池热管理结构示意图 新能源汽车电池水冷板
资料来源:《汽车科技》,太平洋证券整理
资料来源:汽车电子设计,太平洋证券整理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价值量比传统提升近3倍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较传统汽车新增冷却板、电池冷却器、电子水泵、电子膨胀阀、 PTC加热器或热泵系统等,核心产品价值量从2230元提升至6410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是一个随着新能源整车增长而增长的增量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 率提升以及产品性能升级,热管理系统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和价值巨大。预计2020年我国新 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热管理市场达到128亿。
传统热管理和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液冷)核心组件及价格对比
传统热管理核心组件 散热器 蒸发器 冷凝器 油冷器 水泵 空调压缩机 中冷器 其他 合计 估算价格 450元 180元 100元 300元 100元 500元 200元 400元 2230元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核心组件 电池冷却器 蒸发器 冷凝器 热泵系统 电子水泵 电动压缩机 电子膨胀阀 其他 合计 估算价格 600元 720元 200元 1500元 840元 1500元 500元 550元 6410元
资料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第一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车网、太平洋证券整理
新能源汽车渗透加速,热管理行业受益明显
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总数为288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7万辆,占比为 2.66%,相比15年1.29%的占比,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增加了1.37百分点。 随着政策红利释放,新能源汽车未来产销量会持续上升。我们预测,到2020年,汽车产销 量将会超过3000万辆,而新能源的渗透率将会达到6.67%,到2025年目标渗透率为 20%,未来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将带动热管理系统行业发生巨变。
资料来源:太平洋证券整理
电池热管理是新能源热管理的关键
由于电池工作中产生的热量累积,会造成各处温度不均匀从而影响电池单体的一致性。从 而降低电池充放电循环效率,影响电池的功率和能量发挥。电池热管理可以使电池组发挥 最佳的性能和寿命,将电池包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需要考虑电池、电机等的散热以及电池在低温环境加热,还需要考 虑与空调、乘员舱等的耦合。混动车还需要考虑排气系统等的辐射热影响。
2015-2018年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万辆)
180000.00 350% 160000.00 140000.00 200 300% 250% 200% 100 150% 100% 50% 0 201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2016 2017 2018 资料来源:乘联会,太平洋证券整理 2016 2017 2018E 2019E 同比增速 2020E 新能源汽车销量 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