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卷(B)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学号姓名学院年级专业一、名词解释(每个2.5分,共10分)1.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2.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 Theorem):4.有效保护率(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二、请在下列正确说法后的括号内划“√”,错误说法后的括号内划“×”(每小题1分,共20分)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场零和博弈。
()斯密绝对优势模型的贸易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相对优势模型的贸易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
()如果一国中某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否定了H—O贸易模型的正确性。
()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按照定义,小国的经济增长不会导致其贸易条件发生变化。
()一国生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自给自足,进而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行大量的产业间贸易。
()10.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意味着,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变化而变化。
()11. 进口大国限制进口和出口大国鼓励出口,都有利于进口国家改善贸易条件。
()12. 进口关税是通过提高进口成本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进口配额则是通过控制国内供给让商品涨价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
()13.罗勃津斯基定理(Rybczyski Theorem)既适用于贸易大国,又适用于贸易小国。
()14. 大国的进口替代型增长会改善其贸易条件,而出口扩张型增长会恶化其贸易条件。
()15. 国际产品贸易和国际要素流动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一面,也存在着相互替代的一面。
()16. 即使不考虑需求因素,在成本递增条件下,各国的专业化分工也不可能是完全的。
()17. 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18. 所有国际贸易政策在本质上都是保护性的。
()19. 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既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类型,也取决于技术进步发生国作为一个贸易国的大小。
()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通过放松H—O贸易模型的假设得到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重商主义认为,是财富的唯一代表。
2.在斯密模型和李嘉图模型中,是唯一的要素投入。
3.针对斯密绝对优势贸易模型的缺陷,李嘉图在其的著作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贸易模型。
4.机会成本不变情况下的生产可能型曲线为直线,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原点的曲线,规模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原点的曲线。
5.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曲线也就是其消费可能性曲线,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消费可能性曲线是曲线。
6.国际要素流动的结果是提高一国要素的收益,降低要素的收益。
7.国际贸易的利益包括来自于的利益和来自于的利益。
8.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函数为Dc = 2000-0.02P,汽车的供给函数为Sc=1200+0.02P。
若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那么,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为,进口为。
9.假设两种产品多个国家的情况,4个国家生产1单位大米和小麦的劳动投入量如下表:美国法国中国泰国大米4 10 18 16小麦1 4 6 12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则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出口大米进口小麦,若国际市场均衡的大米相对价格为2.8,和出口小麦进口大米10.某国出口新鲜水果300万美元,同时进口新鲜水果150万美元,则该国新鲜水果行业内贸易指数是。
11.假设A、B两国生产技术相同且在短期内不变:生产一单位衣服需要的资本为2,需要的劳动为6;生产一单位食品需要的资本为4,需要的劳动为4。
A国拥有320单位劳动和200单位资本;B国拥有240单位劳动和160单位资本。
则国为资本充裕的国家,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模式为。
四、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D.不可度量。
2.下列贸易理论模型中,( )放弃了完全竞争的商品市场假设。
A.绝对优势贸易模型;B.比较优势贸易模型;C.H—O贸易模型;D. 规模经济贸易模型。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新产品阶段,新产品实际是()型产品。
劳动密集B.资本密集C.技能密集D.科技知识密集4.国际贸易中大国与小国的区别,是根据()。
A.GDP的值B.人口和地域的大小C.该国的贸易额D.该国在某种产品的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5.欧共体对冻牛肉首先征收20%一般进口税,然后根据每周进口价格与欧共体内部价格变动情况征收变动不定的()A. 差价税B. 差别税C. 特惠税D. 最惠国税6.某国规定2005年从中国进口鞋不得超过2万双,这属于()。
A. 全球配额B. 关税配额C. 国别配额D.“自动”出口配额7.无论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均能起到保护作用的是()。
A. 从价税B. 混合税C. 从量税D. 选择税8. 歧视性政府采购是指政府().A. 优先购买发达国家产品B. 有限购买国外优质产品C. 优先购买本国产品D. 优先采购名牌产品9. 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200亿美元,这一年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A. 16.6%B. 20%C. 36.6%D. 3.33%10. ()削弱了进口部门的比较劣势。
A.出口替代型增长B. 进口替代型增长C.出口扩张型增长D. 进口扩张型增长五、多选(每题2分,共10分,多选漏选均不得分)1. 下列哪些条件可以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A.技术B. 资源禀赋C. 规模经济D. 产品生命周期E. 收入偏好2. 某国1992年贸易规模为:出口380亿美元,进口312亿美元,这一年该国贸易状况为()A. 顺差68亿美元B. 净出口68亿美元C. 入超68亿美元D. 净进口68亿美元E. 对外贸易额692亿美元3. 坎姆(Kemp)模型的假设条件有哪些?()A. 外部规模经济B. 两个国家两种产品C. 生产规模报酬不变D. 生产要素禀赋相同E. 生产技术和需求偏好相同4.下列关于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说法错误的是()。
A.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大于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时,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就大于其名义保护率B.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小于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时,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就小于其名义保护率C.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大于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时,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就小于其名义保护率D.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小于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时,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就大于其名义保护率5. 一般来说,生产者或出口国进行持续性倾销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A.出口厂商在本国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B.国内外市场的有效隔离;C.国外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国内;D.国外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国内。
六、分析与计算(30分)1.设越南(V国)和马来西亚(M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供给曲线分别为:请计算: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2分)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
(2分)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益或损失。
(4分)2.设中国是汽车进口的小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 - 0.02 P Sc = 1200 + 0.03 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试计算: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
(4)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
(2)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4)A、B两国对商品X的供求曲线相同,为:SA=SB=150+20P,DA=DB=200-20P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DC=100-20P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
(3分)如果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情况。
(3分)如果A国单独对C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A、B、C三国的福利变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4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贸易条件: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X)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PM)的比率。
2.贫困化增长:大国出口扩张型增长如果使贸易条件恶化,且增长后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利益损失超过增长本身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出现国民福利因为增长反而下降的情形。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在H—O理论的基本假设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
具体说来,国际贸易会使贸易各国的同质劳动(即有相同水平的训练、技能、和生产力的劳动)获得等量的工资。
同样地,国际贸易会使各国的同质资本(即具有同等风险和生产力的资本)获得均等收益。
3、有效保护率:一个行业的有效保护率被定义为:一个国家的整体保护措施使该行业每单位产出增加值提高的百分率。
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三、填空题1.金银(贵金属)2.劳动3.《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4.凹向;凸向5.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条件(或国际价格)6.丰富;稀缺7.交换;分工8.1400;4009.泰国;美国;中国10. 66.67%11.B国;衣服;A出口服装进口食品,B出口食品进口服装四、单选1.A 2.D 3.D 4.D 5.A6.C 7.B 8.C 9.C 10.B五、多选1. ABCDE2. ABE3.ABDE4. CD5.ABD六、计算1. 思路:自给自足时V国大米价格为0.8,产量为0.7,M国大米价格为1.4,产量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