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案例下

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案例下

第三讲教师如何撰写教育案例(下)
一、教育案例主题的提炼
1、教育案例主题的提炼要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教育实
践,随意提炼主题。

2、教师悼念到的案例素材,仅仅是教育情境,需要针对某
个现象或某个情况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

3、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提炼出重要的、深刻的、
有指导意义的主题。

二、教育案例主题提炼的原则
1、主题紧扣案例: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确定主题。

2、主题具有新意:确定主题的角度要新颖,主题往往是既在意料之外,双在情理之中。

3、符合教育规律: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

4、具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中某些带有货币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能局限于个别情境及特殊问题,选择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只要能以小见大。

三、教育案例的撰写
1、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1)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
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

案例则以
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2)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

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
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
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

2、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1)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

(2)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重在反思。

3、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1)教育实录是有讲必录,从一上课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
(或活动)的全程记录。

(2)而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记录教育教学的一个或几个片段,案例事件的记述必须有
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而课堂实录却没有这一规
定。

案例:探索学生的心灵
当代的中学生,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且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
出来。

老师如果仅仅采取简单方法去处理、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的,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医”。

如果我们能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用“心药”去医治的话,效果一定不错,以下是我较成功的几个案例及反思。

你很有个性,要表扬
在一天上午七年级16班的一堂体育课上,按照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完毕向我报告人数。

这时我发现发现队列中有一位同学在和身边的同学讲话,当时我并没有提出来,当我站在全班队列前面开始讲话的时候,又发现这位同学和另外一个同学讲小话,天气很炎热,终于我按捺不住自己,大声地对那位同学说:“陈康(化名)同学请你不要和别的同学讲话,再讲话就请你站出来!”这时,窒息似乎凝固了,也许同学们被我的大声训斥吓住了,队列中没有一个同学讲话,很安静,正在当我为自己的“威严”洋洋得意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老师,没有找他讲话,是他找我讲话的!”说完后,陈康风一般跑出了队列,坐在离队列100多米的草地上,我和同学们被他这突然的举动给惊呆了,不过很快我冷静地对同学们说:“没事,陈康过几分钟就会回来的。

“然后我继续上课,但是出乎我意料的是下课铃响了,蒸康居然还坐在草地上,这让我多少有些吃惊和不安。

下午放学后我把陈康同学叫到办公室,我对他说:“今天,
体育课上你很有个性,我要表扬你,现在没事了,你可以回家了。

”第二天,上学,我又把陈康同学叫到办公室,我对他说:“一个人有个性是对,但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你认为你的个性对其他的同学有影响吗?”这位同学听了以后,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点评:
这件事当时在班上起了不小的风波,说什么的都有,很多同学都有不同的看法。

一位同学的日记这样写道:“方毅,(化名,同班同学)说:“你们邱老师真好,陈康上课那样子不表扬他有个性,要是换了我,早就被老师骂死了”。

为什么要采取表扬的方式呢?我是这样反思的:首先,因为表扬能立竿见影,不然,若是一顿批评,恐怕他不会接受,那就不好办了,其次,表扬能让他兴奋起来,从而配合老师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不然,如果马上就公开批评他,会让他心理产生抵触情绪,这样对他良好习惯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从这里可以说明一点,欲批评先表扬,不失为解除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相关主题